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数理化   7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心力场作用下多孔介质中强制对流换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离心流化床中空气通过多孔物料层的强制对流换热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得了气流和物料间强制对流换热的准则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气流速度和温度梯度方向一致的条件下,强制对流换热比通常的边界层强制对流换热有所强化,其换热的准则关联式具有 Nu=CRePr的线性形式。从而验证了改变气流方向和热流密度矢量之间夹角可以强化换热的这一强化传热新原理。  相似文献   
2.
竖直波纹板表面凝结过程的强化传热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波纹板壁面与凝结液间的表面张力使液膜减薄的强化凝结传热的机理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了波纹板槽道谷底和波峰两侧液膜传热的综合效果与当量竖直平壁相比较的传热结果,提出了一种可兼顾通流截面和强化效应的双尺度波纹形式,对双尺度波纹、普通波纹板和当量平板进行了凝结传热性能比较实验,表明双尺度波纹板凝结侧传热系数可比普通波纹板增强约40%。  相似文献   
3.
纳米颗粒悬浮液池内泡状沸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纳米颗粒悬浮液在平壁面上池内沸腾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用的纳米粒子为26 nm的铁粉和13 nm的三氧化二铝纳米粉末,基液为去离子水。分别配成体积浓度为0.1%, 1%和2%的悬浮液。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悬浮颗粒对液体沸腾换热过程的影响会随着纳米颗粒性质,颗粒浓度及热流密度大小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果;加入纳米颗粒后, 对基液沸腾换热的影响存在着两个相反的作用机制,它们分别为:纳米颗粒增强了液体内部的热量迁移能力(热物性的影响)和改变了加热面的表面结构特性(加热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单效溴化锂吸收制冷循环受太阳能热源温度较低的限制,需要采用适当的辅助手段.本文对增压辅助型太阳能溴冷机循环流程提出了在冷凝器前加装隔离阀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可降低发生压力,以充分利用低温热源,并可有效回收压缩功.通过计算分析了改进循环的热力系数COP与热源温度和循环溶液质量分数差的关系.给出了在不同的热源温度下对应的最佳发生压力的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5.
液体除湿空调再生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对液体除湿和再生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其中的再生器采用逆流式填料塔,塔体采用不锈钢材质,有效克服了除湿溶液对它们的腐蚀。本实验采用氯化钙作为除湿剂重点研究了再生过程,分析了各种进口参数对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流量和含湿量以及除湿溶液的流量和再生温度对再生过程的传热和传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多孔物料床的池沸腾换热特性及其改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液体浸透多孔物料床的池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到了颗粒直径大小对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据以提出改善沸腾特性的方法。实验表明,具有渗透能力的多孔物料床,既能强化池沸腾换热,又可提高其高限和低限热流密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实验上和理论上研究了液滴和固体表面碰击时的流体动力学特性,测定了液滴在表面上的瞬时扩展半径,利用能量分析法建立了液滴碰击后的扩展模型。由数值解得出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能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8.
认定了沸腾放热的主要矛盾;运用热力学基本理论和统计热力学,得出了理论性的无量纲方程.综合前人的实验数据,获得了水在1-10kg/cm_2压力范围内大空间泡状沸腾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液滴碰击加热壁面时的传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近年来,液滴和壁面碰击时的传热已成为一个受广泛注意的课题。由于涉及到液滴与加热面碰击以后的流体动力学,问题变得十分复杂。Engel,施等研究了下降液滴在壁面上的扩展动力学问题。Wachters,Toda,Nishio研究了运动液滴和加热面之间的传热过程。本文测定了液滴碰击后表面温度的瞬变特性,分析了包括扩展阶段在内的  相似文献   
10.
微通道介电泳颗粒流动中的焦耳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通道中的介电泳颗粒流动是芯片实验室装置的最重要应用之一.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为获得足够的介电泳颗粒控制能力,在高电导率的电解溶液上施加强电场,而这将引起溶液温度的明显升高.本文建立了介电泳颗粒流动中的电场分布和焦耳热效应的理论模型.对介电泳微通道中电解溶液中的电场与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介电泳作用下产生的焦耳热对微通道内温度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