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数理化   4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期刊登了戴念祖先生《物理与诗歌同行》一文,记述了古代中国诗词如何精彩地描述物理现象。文中引了梁元帝萧绎,诗人词客庾信、韦应物、寇准、沈约、徐陵、岑参等的作品,还配了历代名画,我一面欣赏诗词和画,一面感慨戴先生深厚的文学历史功底。其中淮南王刘安的"高悬大镜,坐见四邻"应当是描写反射镜原理,因找不到合适的画,戴先生提议由我作画,并附了示意图。我画  相似文献   
2.
希尔伯特空间有限区域成像积分算子的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希尔伯特空间中有限区域成像积分算子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研究了非对称核的情形,并用微扰和有限秩方法计算了衍射受限和离焦情况下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相似文献   
3.
<正> 一、引言自从傅里叶光学诞生以来,光学传递函数(OTF)越来越普遍地成为光学系统象质评价的手段。显微物镜的象质评价,严格地讲应当根据部分相干的理论,利用部分相干互强度的普遍的传递理论来加以讨论。然而M.Born和E.Wolf、庄松林和陈祥桢等都曾经指出:当显微镜聚光镜的数值孔径和物镜数值孔径之比m≈1时。已经相当接近于完全非相干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宋菲君 《物理》1991,20(12):721-726
与数字图像识别技术相比,光学特征识别具有高速度、大容量信息处理的特点,因而成为实时识别技术发展的前沿.本文概述了光学特征识别的进展,讨论了 Vander Lugt匹配滤波和Joini变换相关识别方法的物理模型,介绍了利用空间光调制器的光电混合实时相关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半导体光电导的基本物理现象,利用激光束在集成电路器件表面的扫掠,可测出诱导的光电流变化.通过微机信息处理系统可研究器件表面沟道或反型层、P-N结的局部击穿,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随机存贮器的锁位现象,还可进行运算放大器可靠性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逻辑状态的分析等.  相似文献   
6.
范玲  宋菲君 《光学技术》2006,32(3):403-405
提出了微分Haar_Gaussian小波变换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边缘检测,在空域和频域中进行变换,并应用带宽匹配方法和远心测量光学系统,提高了运算速度,通过对实际大景深物体离焦像的边缘测量,得到了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8.
光学系统的测不准关系式和等效带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光学测量系统对准误差的分析入手,研究了直边像弥散的“等效线宽”δ和系统的“等效带宽”B_(eq)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光学系统的测不准关系式,并给出了显微物镜的测量结果.δ和B_(eq).可以作为小像差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近红外影像诊断的物理基础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妇女生活品质、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作为乳腺癌主流诊断技术的钼靶软X射线诊断(mammography)对人体具有射线损伤,而近红外影像诊断(CDI)是无损伤、可反复检查的新诊断技术,但假阳性率偏高,目前受到医学界的质疑.文章从影像诊断的物理基础入手,讨论了癌症病变组织的生长、转移和血管分布异常对于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影响,分析了CDI的优缺点,并从理论上得出了该技术满足影像诊断三要素的结论.文章作者还评述了市场竞争因素对于这一技术发展的影响,最后简单提及物理学在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与高机关报技术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菲君 《物理》2002,31(7):407-408
20 0 0年 12月 ,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三届世界物理学大会的决议[1] 中非常精辟地指出 :“物理学是其他科学和绝大部分技术发展的直接的或不可缺少的基础 ,物理学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全球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该决议并指出 ,2 1世纪是一些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健康和环境等 ,这些领域中的科学成果和技术的进步将与物理学中完善的知识基础密切相关 .2 0世纪后半叶 ,一场起源于物理学进展的新技术革命 ,席卷了整个科技界和工业界 .在这场巨大而深刻的革命中 ,以微电子和光电子为发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