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数理化   5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英秀  韩军  尚小燕 《应用光学》2006,27(4):336-339
为了准确计算出镀膜过程中每层膜的折射率,介绍了实时监控过程中确定膜层折射率的2种方法:一种是由实测的透射比光谱直接反算出膜层的折射率;另一种是用最小二乘法的优化算法实时拟合折射率。试验结果表明:在线反算适合单点监控,所得折射率误差小于2%。然而在实际镀膜过程中,由于宽带内膜层参数误差较大,一般大于25%。为此,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即在整个宽光谱范围内采集每个波长点的信息,所得结果误差很小,一般都在2%~5%之间,有时可达到10%,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际镀膜时膜厚监控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LiNbO3∶Cr∶Cu晶体吸收特性及非挥发全息存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LiNbO3∶Cr∶Cu晶体的吸收特性,发现LiNbO3∶Cr∶Cu(含0.14 wt.% Cr2O3 和 0.011 wt.% CuO)晶体存在两个明显的吸收峰,中心波长分别位于480 nm和660 nm; 随着Cr的含量逐渐减小,Cu的含量逐渐增大,短波段不存在明显吸收峰,掺Cr的含量越大,中心波长在660 nm处的吸收越大;633 nm红光虽然位于中心波长为660 nm的吸收峰内,但它无助于光折变过程.分别采用390 nm紫外光和488 nm蓝光作为敏化光,514 nm绿光作为记录光的记录方案,实现了非挥发全息记录,掺入适量的Cr( 比如NCr=2.795×1025 m-3,NCr/ NCu=1)有助于全息记录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奇偶相干态的Wehrl熵和Shannon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奇、偶相干态的Wehrl熵和Shannon熵,结果表明,其Wehrl熵随总噪声的增加而增大,并趋向同一个常数。Shannon熵随力学量起伏的减小而减小,且这两种态的Shannon熵均可小于相干态的Shannon熵,但这时并不与压缩效应的出现相对应,因而Shannon熵不能成为压缩存在的判据。  相似文献   
4.
用TEM研究了(NR SBR)/PE共混体系经动、静态硫化后的形态结构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未硫化和静态硫化体系的形态结构与其组成有关,均以含量大的组份为连续相;对动态硫化体系,当(NR=SBR)/PE<70/30时,均以PE为连续相,其性能主要依赖于构成连续相组份的性质。 动态硫化体系的T_g值低于静态体系,随PE组份含量的增加变化不大,而静态硫化体系的T_g值则随PE含量增加向高温方向迁移。用DSC测得动态硫化体系的结晶度比静态体系的大。前者的应力-应变性能也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何亚楠  虞伟 《分析化学》1997,25(1):30-33
建立了邻苯二胺(OPD)-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酶联示差脉冲伏安分析体系并用于测定人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HRP催化H2O2氧化OPD所形成麦催化产物在PH2.0磷酸盐-枸椽酸缓冲溶液中于-0.18V左右产生-灵敏示差脉冲伏安峰,在RF浓度在1.25-20.0U/mL之间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应用此峰检测人血清RF的检测限低至0.28U/mL。该法较相同条件下ELISA以光度测定法的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测定一根长2~3cm人发中硫的间接分光光度法,表观吸光系数为5.1×10~4,络合物组成Ba:CPA-mA为1:2,比耳定律范围为0~20μg硫。硫的检测限为0.025μg/mL,变动系数为2.7%,回收率为91.2~97.2%,且不用掩蔽即可直接进行测定,测定211例人发的结果表明,含硫量范围为(28.5±3.2)×10~3μg/g。  相似文献   
7.
Two acetylene polymers containing cyanobiphenyl-based mesogens,poly { 10-[ ((4'- cyano-4-biphenylyl ) oxy ) carbonyl] - 1 -decyne } (PA8CN ), which has a relativelyfiexible polyalkyne backbone, and poly {[4-(((12-((4'-cyano-4-biphenylyl)oxy)dodecyl)oxy)carbonyl) phenyl]-acetylene} (PB12CN), which has a fairly rigid poly (phenylacetylene )backbone, were synthesized using respectively WCl_6 and [Rh(nbd)Cl]_2 as the catalysts.PA8CN exhibits enantiotropic interdigitated smectic A phase (S_(Ad)) over a temperaturerange as wide as ca. 100℃, whereas PB12CN is non-mesomorphic, demonstrating thatthe backbone rigid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liquid crystallinity of thepolyacetylenes.  相似文献   
8.
以PEG400,1000,6000为成孔剂,合成了一系列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水凝胶,研究了成孔剂分子量和数量对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分子充当成孔剂,不参与反应.PEG分子量越大,投料越多,所得凝胶孔的孔径越大,孔数目越多,在室温时可以容纳更多的水分子,因而溶胀率也越大.凝胶的大孔结构有利于水分子的进出,所以响应速率比普通共聚凝胶快.随着PEG分子量增大,孔数目增多,响应速率相应变快.  相似文献   
9.
An efficient and feasible synthetic approach was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an array of new flavane derivafives from the substituted benzaldehyde with the reduction of chalcones and subsequent cyclization as the key steps. The pur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s were confirmed by the elemental analysis and a combination of its IR, ^1H and ^13C NMR, and mass spectra. These synthetic compounds were tested for xanthine oxidase (XO) inhibitions and antifungal actions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Aspergillus sp. and Trichophyton rubrum. 7-Hydrazinocarbonylmethoxy-4'-methoxyflavane (9)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XO inhibitory with IC50=76.4 μmol/L, and the most potent antifungal compound was 4'-hydrazinocarbonylmethoxyflavane (12) with 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MIC=8 μg/mL against Trichophyton rubrum.  相似文献   
10.
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已成为污染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对国内外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