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数理化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1.
本文研究了Tl-1223/Ag复合带长样的制各,0.59米的长样统制在中31mm的氧化铝管上,其Jc值最高可达l.10×104A/cm2(77K,OT).在ф9-31mm的管径范围内绕制线圈,曲率半径对Jc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部分熔化法制备Tl-1223超导体的工艺.样品的名义组成为(Tl_(0.5)Pb(0.5))(Sr_(0.8)Ba_(0.2))Ca_2Cu_3O_y。经熔化退火的样品,其磁化电流在77K和1T下大于2×10~4A/cm~2。用熔化—退火的超导粉作原料制得的复Ag带短样,J_c达1.6—1.7×10~4A/cm~2(77K,OT)。采用烧结后的超导粉作原料,在制备复Ag带的工艺中,如用熔化—退火的热处理制度,可以免除单轴压的冷加工工艺,这对长带的制备将带来很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交流磁化率(ACS)技术研究了热处理对掺杂了Pb和Ba的T1Sr2Ca2Cu3Oy(T1-1223)超导体的不可逆线的影响,发现适当的热处理只提高了样品的起始温度7c0。但并不改变其约化不可逆线,同时我们还讨论了样品的磁通钉扎机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部分熔化法制备T1-1223超导体的工艺,样品的名义组成为(Tl0.5Pb0.5)(Sr0.8Ba0.2)2Ca2Cu3Oy,调整样品中Ba的含量,出现了织构的迹象,经烧结一部分熔化—退火的样品,其磁化电流在77K和1T下大于2×104A/cm2,用这样的样品作原料所制备的Tl-1223复Ag带短样,在77K和0T下,Jc达2.1×104A/cm2,超导带横断面的SEM显微观察表明,在1223相中夹杂了BaPbO3和Sr-Ca-Cu-O相.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Tl_(0.5)Pb_(0.5))(Sr_(0.8)Ba_(0.2))_2Ca_2Cu_3O_y超导体的不可逆场H~*(T),并与Y系、Bi系和Tl1212相超导体作了比较。实验表明,在77K下Tl 1223相的不可逆场高达5T。证明了该材料在高温下的磁通钉扎比Bi系超导体和Tl 1212相超导体强得多,并对此作了讨论,由磁滞回线估计的磁化电流密度J_c在77K和2T磁场下大于10~4A/cm~2。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冷加工对Tl-1223/Ag超导带性能的影响,用半熔融法制备(Tl0.5Pb0.5)(Sr0.8Ba0.2)2Ca2Cu3Oy。超导粉,经超导粉灌管(PIT)的方法制成复合丝后,研究冷轧之前退火与否及道次变形量对带材临界电流的影响,并对不同直径的复合丝进行轧制变形,找出载流能力随最终轧制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拉以后不退火直接轧制,采用大的道次变形量均有利于提高临界电流,各种不同直径的复合丝轧制成的超导带,都有一临界电流最高的厚度范围.本文还从超导层的致密化、银层与超导层的变形协调性等方面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8.
在铁掺杂的Tl-1223相中,铁对超导电性有明显的破坏作用,霍尔系数测量、热重分析和穆斯堡尔谱表明占据铜晶位的铁杂质原子不仅直接破坏CuO2面的完整性而使超导转变温度降低,更重要的是铁的掺入诱导了额外氧原子进入晶格,形成了对载流子的强局域束缚作用,致使载流子浓度随铁掺杂量呈线性下降.额外氧导致了与其近邻的铁和铜原子产生了偏离CuO2平面的位移,从而形成新的铁氧配位.针对额外氧缺陷精细结构的讨论,对研究额外氧和阳离子在CuO2平面上的无序排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