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数理化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本文是在对屏蔽常数的计算作了改正后的Z标度类氢模型下,计算了NaⅠⅩ的电子碰撞激发的速率系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实验测定短寿命核素半衰期的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方法,并已在实验上测定出26P的半衰期为20+35ms.实验值与理论计算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3.
正电子湮灭     
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自从Dirac1930年从相对论的观点预言正电子存在后[1],1932年 Anderson就在宇苗线的云雾室照片中发现了静止质量为m0,电荷为 e的粒子,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正电子的发现不仅对原子核物理、基木粒子物理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为固体物理、医学、化学等各方面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形成了富有生命力的边缘学科. 1942年 R.Beringer和 C.G.Montgomery将正电子湮灭的γ-γ角关联技术首先应用于Cu和Ph[2].然而正电子湮灭实验盛行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在最近十年.正电子寿命的测定比角关联…  相似文献   
4.
冷中子技术     
一般中子源产生的是快中子.快中子在减速剂中碰撞减速.当能量降到0.025电子伏左右时,中子能量与减速剂分子热运动能量达成热平衡.这时的中子叫做“热中子”.在热中子谱中,一部分中子的能量小于0.005电子伏(波长大于4埃),叫做“冷中子”.当中子能量小于10-4电子伏(波长大于30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实验测定短寿命核素半衰期的一种有效而可行的方法,并已在实验上测定出~(26)P的半衰期为20_(-15)~(+35)ms.实验值与理论计算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