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数理化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基于经典结晶理论讨论了非晶合金的晶化动力学因素和晶化热力学因素对玻璃形成能力(GFA)的影响.分析表明,合金的等温转变(TTT)曲线“鼻尖”温度Tn对应的黏度与晶化阻力因子成正比;重新加热时晶化开始温度Tx对应的黏度与晶化驱动力因子成反比.由此得到了新的GFA参数ω0=(Tg-T0)/(Tx-T0)-(Tg-T0)/(Tn-T0),其中Tg为玻璃转变温度,T0为理想玻璃转变温度.统计结果显示,ω0与临界冷却速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高达09626.进一步分析表明:新提出的ω0参数可以合理地解释过冷熔体的黏度、脆性、液相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Trg、ΔTxγγm、ΔTrgαβδφ等参数与GFA的关系.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黏度 脆性 玻璃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2.
危洪清  龙志林  许福  张平  唐翌 《物理学报》2014,(11):313-321
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对Cu45Zr55-xAlx(x=3,7,12)块体非晶合金熔体在快速冷却为玻璃态过程中原子结构的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以Al为中心的二十面体是合金熔体在液—固转变过程中最稳定的原子团簇结构,可视为该合金系中的基本结构单元;以Al为中心的稳定团簇的数量和在空间中的组成形式决定了该合金微观结构的非均匀性和原子扩散能力的大小,这也是影响合金宏观力学性能和玻璃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