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2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谱测定了石棉红花岗石和芝麻白花岗石的成分和光谱、根据石棉红岗石和芝麻白花岗石的X射线衍射谱,用计算机检索它们的组成,对计算机检索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石棉红花岗石的红色是由于它含有Fe的红色矿物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乳糖为致孔剂,采用50%乙醇湿法制备了油茶皂苷缓释片.经智能溶出仪与UV测定,油茶皂苷缓释片B的缓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活性艳蓝稀土染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活性艳蓝和稀土为原料,制备了活性艳蓝稀土染料,并研究了稀土离子的种类、稀土盐的种类以及稀一等对染料性能的影响。用目视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染料的上色率和固色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沉积法在镍合金表面制备钼镍镀层。研究钼镍镀层的硬度、磨损质量和摩擦系数、热膨胀等性能。分别用发射光谱法、能谱法、扫描电镜法和X衍射法等对钼镍镀层进行表征。在镍合金表面镀上一层钼镍镀层,可使其的硬度和耐磨性大幅度提高并减小磨擦系数,钼镍镀层的硬度为518 HV,比镍合金的硬度(300 HV)提高了72.67%;钼镍镀层的磨损质量是镍合金的磨损质量的1/1.94;镍合金和钼镍镀层的磨擦系数分别为0.640和0.559。镍合金的物理热膨胀曲线在100~120℃温度范围和570~640℃范围形成了2个峰,镍合金+钼镍镀层的物理热膨胀曲线在570~640℃范围形成了1个峰。在570~640℃范围可明显改善其热膨胀,镍合金+钼镍镀层的物理热膨胀曲线在570~640℃范围形成的峰远比镍合金的物理热膨胀曲线在570~640℃范围形成的峰小,可能是因为钼进入到镍的晶格中,抑制了镍在570~640℃范围发生晶格转变(bcc→fcc)所致。镍合金+钼镍镀层的物理热膨胀曲线在595~625℃范围形成的小峰,可能是由于MoNi_4和MoNi由半晶型结构转变为晶型结构所致。  相似文献   
5.
革质红菇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革质红菇中的氨基酸、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革质红菇中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为26.53%。而且含有Zn、Fe、Si、Cu、Mn、Ni、Cr等7种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28.17%、3.90%、10.21%、8.45%、48.73%。  相似文献   
6.
以活性翠蓝和氧化镨为原料,制备了活性翠蓝镨染料。用该染料对真丝绸进行了染色,分别测定了活性翠蓝、活性翠蓝镨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以及染色后真丝绸的红外光谱。在200~800 nm 范围内, 活性翠蓝有4个吸收峰,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259.00 nm,在可见光范围内活性翠蓝有2个吸收峰,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661.50 nm;活性翠蓝镨有3个吸收峰,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264.00 nm,在可见光范围内只有1个吸收峰, 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为618.00 nm。活性翠蓝与镨离子是以配位键相结合,活性翠蓝镨在保持活性翠蓝的上染基团的基础上增加了与真丝绸结合的基团。  相似文献   
7.
印度红花岗石与芝麻白花岗石的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X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印度红花岗石和芝麻白花岗石的组成,测定了它们的X射线谱及红外光谱。印度红花岗中的Fe、Ca和Al、Ti、K、S、P、Mg、Mn的含量分别高于和低于芝麻白花岗石中的Al、Ti、K、S、P、Mg、Mn、Fe、Ca。印度红花岗石的红色是由于它们含有Fe的有色矿物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以La_2O_3,Zr(NO_3)_4和甘氨酸为原料,采用燃烧法合成La_2Zr_2O_7粉。分别用发射光谱法(ICPAES)、能谱法(EDAX)、X衍射法(XRD)、红外光谱法(IR)和热重-差热法(TG-DTA)等对La_2Zr_2O_7粉进行表征。分别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La_2Zr_2O_7粉的X衍射谱和红外光谱的影响。La_2Zr_2O_7粉的ICP-AES和EDAX分析结果表明,用燃烧法可合成出La_2Zr_2O_7粉。不同温度热处理后La_2Zr_2O_7粉的XRD分析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600℃时,出现一个衍射峰,且衍射峰较宽,该结构为半晶型结构;提高热处理温度,衍射峰逐渐尖锐,峰形变窄,衍射峰逐渐增多;热处理温度在750~800℃范围,可得到烧绿石结构的La_2Zr_2O_7粉。在650~750℃热处理后La_2Zr_2O_7粉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与XRD分析结果相同,热处理温度为750℃时,可得到烧绿石结构的La_2Zr_2O_7粉。La_2Zr_2O_7粉的TG-DTG分析结果表明,在120~1 600℃范围,La_2Zr_2O_7粉的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用 XRD、TG/ DSC/ DTG和 TEM等对 Nd和 Sb掺杂 Sn O2 纳米导电粉体的性能进行了研究。XRD测量结果表明 ,Sb掺杂 Sn O2 为替代型掺杂 ,Nd3 与 Sn4 和 O2 -结合形成 Nd2 Sn2 O7。TG/ DSC/ DTA结果表明 ,75 0℃以前前驱体已失去全部水分 ,并完全转化为氧化物。 TEM测定结果表明 ,该粉体的粒径大约为 2 0— 30 nm。用四探针法测定该粉体的电阻率为 0 .35Ω· cm。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La,Ce,Nd,Sm,Eu,Gd,Dy微粒和纳米金,分别用La,Ce,Nd,Sm,Eu,Gd,Dy微粒替代部分的纳米金,研究了La-Au,Ce-Au,Nd-Au,Sm-Au,Eu-Au,Gd-Au,Dy-Au微粒分别对银染效果的影响及其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与纳米金相比,La-Au,Ce-Au,Nd-Au,Sm-Au,Eu-Au,Gd-Au,Dy-Au微粒可延长银染后的斑点持续的时间,其中Nd-Au微粒的效果最好,斑点持续的时间为30 min,是纳米金的2.7倍;可大幅度加深斑点的颜色,其中Nd-Au,Sm-Au微粒的效果最好,用Nd微粒替代部分的纳米金,纳米金用量降低了80%,但还能提高银染法的灵敏度。在200~800 nm范围,La,Ce,Nd,Sm,Eu,Gd,Dy微粒和纳米金溶液的UV-Vis吸收光谱只有一个吸收峰,λmax分别为275,277,276,276,278,277,278和521 nm;La-Au,Ce-Au,Nd-Au,Sm-Au,Eu-Au,Gd-Au,Dy-Au微粒混合液的UV-Vis吸收光谱有两个吸收峰,λmax(RE)λmax(Au)分别为276和522 nm,276和522 nm,276和523 nm,276和523 nm,276和522 nm,276和522 nm,276和523 nm,纳米金和La微粒的吸收峰的波长发生了红移,Ce,Eu,Gd,Dy微粒的吸收峰的波长发生了蓝移,Nd,Sm微粒的吸收峰的波长不变,纳米金与稀土微粒可能有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