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19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换届暨2004年年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马特 《中国法学》2005,(1):185-188
<正> 2004年8月16-17日,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换届暨2004年年会”。参加会议代表共计150余人。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并围绕当前立法重点,以物权法为主要议题,广泛讨  相似文献   
2.
在纽约,16岁或稍大些触犯了法律的年轻人和成年人同等对待并被关在成年人的监狱中。每年都有超过一千个十六到十八岁的青少年在服完一年或不到一年的刑罚后从赖克斯岛离开。然而,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刚刚开始关注这一群体,他们了解到:从监狱出去后,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在三年内又会回到刑事审判体系中——这对于他们自己、家庭、社区、和纽约市来说都是个巨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际警察局长协会整体安全勤务国际(Total Security Service Interational)负责反恐怖主义训练的执行官杰夫·比蒂(Jeff Beatty)提供的数据,在能够对美国平民和设施发动袭击的大约400个国际恐怖主义组织中,大约有200个是国内恐怖主义组织。统计数字显示,恐怖主义袭击的成功率为三分之二。发生在亚特兰大坠胎诊所和奥林匹克公园的两次恐怖主义活动还表现出其战术的娴熟达到很高的水平,两次爆炸都以“两阶段袭击”为特点,并且都使用了二次引爆装置。扣押人质的手段已经过时,因为政府已经学会了如何对付这种威胁。五年前五角大楼授权编写的《2000年的恐怖》对美国国内恐怖主义和民兵之类  相似文献   
4.
该案饶有趣味的是,同一份遗嘱竟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引起两种截然相反的法律后果。围绕着一份似是而非的法律文本,一宗可观的遗产,上演了一幕古代版的豪门恩怨,从中我们不得不佩服立遗嘱人的精明老道和审判官员的人情练达。作为解释对象的该文本,其写作是一种策略,一种高明的叙述策略。立嘱人故意以模棱两可、可能产生两种相反解释的文字立下遗嘱,将其真实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自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儿子年少,系非嫡出,其继承遗产的合法性并不稳固,一个懵懂幼童非但不足以驾驭庞大的家族财富,而且自我保护尚力有不逮,难免有祸起萧墙之虞。为了…  相似文献   
5.
侵犯隐私权的构成及类型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私权是现代社会新兴的一项人格权利,在实践中极易遭受侵害。本文讨论了侵犯隐私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分析了其构成要件,并在此基础上,对侵犯隐私权行为进行了类型化归纳和整理,对我国目前隐私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检讨。  相似文献   
6.
隐私权制度中的权利冲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特 《法学论坛》2006,21(1):24-27
现代社会,隐私权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基于隐私权概念的不确定性和法律的局限性,隐私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不可避免。解决的方式有立法和司法两种。其中司法中的利益衡量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类型化研究来看,隐私权与表达自由的冲突主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而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则主要通过立法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7.
王利明  马特  冯恺 《法学家》2003,22(1):44-51
2002年是中国社会继往开来的一年,也是中国民法学界承前启后、气象峥嵘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胜利召开,"到二零一零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为既定目标,作为市民社会基本法的民法典无疑倍受瞩目.随着立法进程的深入,以民法典为中心,就若干重大理论焦点,短兵相接,论战迭出,……  相似文献   
8.
无隐私即无自由——现代情景下的个人隐私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特 《法学杂志》2007,28(5):21-24
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奢侈品.隐私权从无到有,隐私权话语的背后到底蕴藏着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科学技术、大众传媒、公共权力、消费主义文化使现代社会的个人隐私濒于死亡.隐私权旨在合理划分公共领域与私人生活,保障私生活自由.隐私权的实质是私生活的自由权.  相似文献   
9.
民法中"人"的再发现--评王利明先生著《人格权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特 《法学论坛》2006,21(3):142-144
现代社会,人格权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目前的学术著作对其阐释相对于财产法领域存在不足。王教授的《人格权法研究》一书通过对人格权制度的设计和理论探索,揭示了从传统民法到现代民法中关于“人”主体预设的转向,从而使民法回归到“人法”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隐私语义考据及法律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特 《求索》2008,(5):131-133
隐私概念为舶来品,传统观点将隐私误解为阴私,不利于隐私权的保护。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小国寡民式的农业社会结构和田园生活方式已不复存在,进而人们的隐私意识也不断强化。然而,对于隐私的理解,人们存在分歧和偏差。“隐私”话语的背后到底蕴藏着现代人怎样的焦虑和诉求?隐私权的调整对象、规范模式、保护范围如何界定?对这些问题正本清源,是法学理论必须要做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