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政治法律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彭中礼 《时代法学》2014,(2):119-120
正法治是人类文明共同智慧的成果,所以当前世界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通过法治来治国理政。但是法治的发展却没有共通性的普遍真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基于其自身特色的法治实现道路。每当我们捧起孟德斯鸠的那本传世名著《论法的精神》之时,其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无不是对特定民族法律特色的概括,当然也是对实现法治不可能存在普遍真理的诠释。孟氏的这一观点又被后人进一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中国法治政府建设伴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这一年里,民生是主流话语,民权是时代强音;公民的权利更多的是感受到法律的温情,而政府的权力则受到更多法律的掣肘。促进民生、公民参与、职能转变、权力约束、危机应对,构成了法治政府建设的主旋律。这些努力和成就,相信可以为中国实现法治政府的梦想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中世纪自然法学的神学正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时期的自然法学家们构建了一个以上帝为核心的基督教神学正义观。这种神学正义观的基本理论框架是:从逻辑渊源上看,正义的逻辑渊源是上帝(神的理性);从现实表达来看,正义是一种正当习惯(自然法);从诉求路径来看,正义强调对上帝权威的信仰。中世纪自然法学正义观把古希腊文明中的法律理念以信仰上帝权威的方式推进到近代,为西方法律信仰的形成奠定了深刻的理念之基。  相似文献   
4.
2003年法治进程的鲜明特点是民众的普遍参与,由下而上,上下互动,最典型的表征就是在民众的呼吁下,政府及时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12〕004年法治建设自上而下,主要在两条路线上推进:对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加强;对公权力制约呈普遍化态势。〔2〕回望2005年,不难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公平价值彰显的年代。2005年的法治进程使公平与正义的法治价值及其地位得以凸现。“正义是一个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3〕公平作为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既是人民的普遍诉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05年的中国法治建设能够回到…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中国法治进程分析及2005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云良  彭中礼 《时代法学》2005,3(1):111-115
20 0 3年法治进程的鲜明特点是民众的普遍参与 ,公民维权运动方兴未艾 ,法治进程由下而上 ,上下互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民众的呼吁下 ,政府及时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① 法治是一种连续性的统治 ,2 0 0 3年人民的诉求和意愿在 2 0 0 4年成为公共政策、制度和法律 ,被写进宪法 ,变成了现实 ,成为中央的调控政策。如果说 2 0 0 3年的法治进程呈现的是自下而上的轨迹 ,那么 2 0 0 4年的突出特点就是自上而下。前后之间呈现出鲜明逻辑递进性。2 0 0 4年自上而下的法治建设 ,主要在两条路线上推进 :对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加强 ;对公权力制约呈普遍…  相似文献   
6.
实现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推进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大政治创新。在目的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国家与公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价值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在方法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人治与法治、自治与管制的关系。重视民众的基本权利,实现公平正义的国家治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司法裁判在适用法律的过程当中,是否以及如何运用习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对含有习惯及其相关词语的裁判文书进行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发现现有司法裁判中,法官们并不拒绝运用习惯。在司法裁判当中,有将习惯作为事实的,也有以习惯来证成事实的,还有将习惯作为行为的规范标准的。同时,在裁判理由当中,习惯的运用广泛存在。在此基础上,反思了习惯的司法认定,习惯为何难以被使用为裁判依据以及习惯运用的法律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8.
权利是近代以来人类对自我表达张扬的最高呼声。但是,权利的过分张扬会导致道德的丧失和美德的沦丧。美国日益严重的权利冲突所表现出来的人际冷漠即为明证。权利是保障个人的基本价值,但是绝对不是封闭物。权利需要分担社会利益,也需要承担公共责任,更需要承担道德责任,实现权利的宽容与互惠。  相似文献   
9.
以法律权利为视角,以社会学实证的研究方法,考察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现实保护以及二者在现实中存在的差距,可以发现,农民工权益在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下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认可,侵犯农民工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保障农民工权益要在全社会形成价值认同,即政府、社会、资方与农民工之间在农民工权益问题上达到一种价值共识,形成广泛认同的价值理解机制.农民工也要走自我发展之路,成为现代社会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0.
法律学说是连接立法与实践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桥梁,也是推动司法与社会互动的知识引擎和理论动力。学者的学术观点是法律学说的直接体现。在我国,存在司法判决引证法学学者观点的现象。实证研究表明,268份样本裁判文书中,有60位法学学者的观点被引证307次。法律学说在裁判文书中发挥着解释法律、论证说理及补充法律漏洞等作用,从而增强法官对法律事实性质或裁判结果判断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提升裁判结果的可接受性。从应然层面来看,法律学说要为司法裁判提供可能的参考答案,为司法裁判提供有效的法律方法以及通过司法裁判总结科学的司法规律。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表明,虽然司法判决可以成为法律学说的“试验田”,但是从主题任务和实践立场两分的角度看,法学与司法的适当分离是法治持续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