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癌(HCC)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着重研究对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价值。方法 对54例HCC患者先行MSCT检查,分别观察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肝静脉期肿瘤及其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其中12例行CTA检查,42例应用MIP或MPR观察腹腔动脉的解剖和走行,根据影像表现拟订治疗方案。结果 54 例患者MSCT发现HCC病灶225个,门静脉瘤栓10例,动静脉瘘14例。MSCT对肿瘤数目、门静脉瘤栓显示率与 DSA无显著差异 (P>0.05)。CTA对于显示腹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三维结构优于后前位 DSA,观察与腹主动脉夹角较 DSA更方便。MSCT发现肝动脉起源变异5例,与DSA完全符合。结论 MSCT对于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管路维护微信平台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受PTCD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讲解疾病及管路维护相关知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组建PTCD管路维护平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延续护理。评估出院当日和复诊入院时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活动能力,且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管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应用管路维护微信平台PTCD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原因分析,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多由知识缺乏与操作不当所致(76.9%,90.3%;P<0.05)。结论 借助微信平台对PTCD术后带管出院的患者进行个性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引流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原因及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下捕捞断裂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08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科门诊胸部X线诊断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患者11例,采用DSA下经右侧股静脉途径使用不同规格的抓捕器及导管配合捕捞断裂导管;统计静脉港植入资料分析体内导管断裂原因.结果 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发生率为0.39%,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发生率分别为0.16%、2.32%;7例锁骨下静脉港5例由导管夹闭综合征引起体内导管断裂,占71.43%.11例体内断裂导管均成功经右侧股静脉取出.结论 合理选择静脉港的植入途径,将减少体内导管断裂的发生;DSA下能及时捕捞断裂导管,快速解除断裂导管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介入护理交接单的设计与应用,优化介入护理流程,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介入患者的安全.方法 针对医院回访中心在2011年进行介入治疗的929例住院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分析由于介入流程与交接环节引起的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对其进行汇总研究.遵循实用、有序、规范、简捷、方便记录的原则,将交接相关项目及顺序优化排列,制定介入护理交接单.结果 使用“介入护理交接单”后,有助于护士养成按固定的合理顺序行事习惯,缩短了手术准备时间;对2013年交接单使用后进行介入治疗的950例介入患者的满意度回访结果及与介入有关的影响因素,与使用前2011年的929例住院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术中资料完整性、管路安全性、患者的满意度等均明显提高.结论 介入护理交接单的设计合理,实用性较强,使用后,提升了介入患者交接及转运的安全性,有利于介入手术护士与病房临床护士一体化培训,提高了介入手术室的效率和效益,增加了家属对医院的安全感、信任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SA、CT和经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灌注CT成像对肝转移瘤的血液供应显示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原发病灶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肝转移瘤患者资料,均进行了CT平扫、多期CT增强扫描、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超选择性肝固有动脉DSA检查,其中,56例还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行肠系膜上动脉的门静脉灌注CT成像(P(1TAP)检查,计算转移瘤中心区域、肿瘤边缘、门静脉和正常肝实质的时间-密度曲线(TDC)灰度密度(K值),观察肝转移瘤血液供应来源.DSA图像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定量分析,CT图像用去卷积灌注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DSA表现:肝固有动脉造影TDC显示肿瘤中心K值峰值平均为(67±12)%,肿瘤边缘K值峰值平均为(76±15)%,正常肝实质K值峰值平均为(51±10)%.腹腔动脉造影TDC显示,肿瘤中心及肿瘤边缘K值表现为快速上升,然后为缓慢上升的平台,而正常肝实质则呈现持续缓慢上升的态势.PCTAP扫描表现:肿瘤在30 s的时间内,密度变化几乎呈直线,无增强表现.结论 肝动脉是肝转移瘤的主要血液供应来源,门静脉几乎不参与肝转移瘤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6.
1例脑动脉瘤夹闭术后并发痉挛性脑梗塞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已有大量报告.肝动脉灌注栓塞术(TACE)是中晚期肝癌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之一.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前后VEGF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并与文献进行对照分析,了解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6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治疗。其中肝门部肝癌18例,胆管癌16例,胆囊癌累及胆总管3例,胃癌肝门淋巴结转移16例,胰腺癌8例,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4例。结果20例放置了胆管支架,其中2例因左右肝总管梗阻各放置了2枚金属内支架;15例放置了内外引流管;29例单纯放置外引流管;1例右侧胆管放置支架,左侧放置内外引流管。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为胆管出血2例,其中胆管出血致出血性休克1例;感染4例,2例出现败血症;肝功能损害5例;局限胆汁性腹膜炎并发反应性胸腔积液1例;电解质紊乱1例;引流管部分移位或脱出8例;引流管阻塞2例;支架置入后早期发生再狭窄1例。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正确选择适应证、规范操作技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比剂对肝癌介入患者全血黏度的影响。方法肝癌病人53例,随机分为76%复方泛影葡胺组(30例)和碘普罗胺组(23例),分别做体内、体外实验。体内检查在肝动脉造影前、后分别常规采取空腹血标本送检测全血黏度;体外常规采取空腹血标本分成2份,1份加入按体重比例计算的对比剂;1份对照标本,同时送检测全血黏度。结果体内实验:2种对比剂动脉造影术后全血低中高切黏度指标下降,泛影葡胺组下降明显(P<0.05);体外实验:2种对比剂加入静脉血标本后,全血低中高切黏度指标均下降,复方泛影葡胺对高切血黏度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血液黏度正常、增高的肝癌患者或伴有肝硬化、门静脉瘤栓形成的病人可以安全应用此2种对比剂;对于血液黏度降低或伴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尽量减少对比剂剂量,建议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