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分析PEEK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对相邻节段椎间盘内压力(Intradiscal pressure,IDP)的影响。[方法]取10具适当长度新鲜的羊脊柱标本(L_3~L_6),对每具标本依次行不同方式内固定处理,依据处理方式分为以下5个实验组:未处理组(Intact组)、钛棒单节段融合组(TS组)、PEEK棒单节段融合组(PS组)、PEEK棒双节段杂交组(PD组)和钛棒双节段融合组(TD组)。每个标本通过MTS多自由度脊柱运动模拟测试系统完成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扭转6个方向的完整动作。轴向压力为50 N,扭矩大小为:3 N.m。运用针孔式压力传感器测试每个方向运动状态下的椎间盘压力值。[结果]TS组及PS组的上位邻近节段IDP值高于Intact组(P0.05);PS组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压力值明显低于TS组(P005);PD组过渡阶段椎间盘压力值明显低于TS组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压力值(P0.05);PD组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压力值明显低于TD组(P0.05)。[结论]与坚强固定相比,应用PEEK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可显著降低相邻节段椎间盘内压力,这可能是降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使用混合型与生物型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异位骨化(H0)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04年1月~2010年1月行初次单侧人工THA患者,从中配对选取76对,配对的参数为年龄、性别、体重.A组患者行混合型人工THA,B组患者行生物型人工THA.HO诊断依据术后3个月和12个月的髋关节前后位X线片,按Brooker分级记录.结果 A组发生HO的例数为21例,总发生率27.63%,B组发生HO例数为30例,总发生率为39.4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混合型与生物型人工THA术后HO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聚醚醚酮棒(PEEK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对比分析分别采用PEEK棒内固定(P组,13例)及传统钛棒固定(T组,15例)后路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两组患者的资料,通过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以及末次随访时椎间融合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P组术前JOA评分10.53±1.90,术后为24.1±1.93,手术前后JOA评分改善率为(73.7±9.33)%;T组术前JOA评分为9.33±1.95,术后为23.7±1.83,手术前后JOA评分改善率为(73.3±9.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1)。植骨融合情况:P组9例为1级,4例为2级;T组15例中5例为1级,7例为2级,3例为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PEEK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坚强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相比,短期可取得相同的疗效。PEEK棒组的骨融合率要高于传统钛棒组。PEEK棒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长期临床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背景 椎间盘退变是一系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始动因素,既往研究多集中于腰椎间盘退变的流行病学及影像学研究方面,而关于严重腰腿痛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需手术干预的研究少见,其椎间盘退变分布规律并不明确,而责任间隙(手术节段)退变分布情况鲜有报道。目的 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椎间盘退变及责任间隙分布规律。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行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和腰椎矢状位MRI检查并确诊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03例,分析腰椎间盘退变及责任间隙分布特点〔包括腰椎失稳、Modic改变、高信号区域(HIZ)、许莫结节(SN)〕;椎间盘退变分级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Ⅰ、Ⅱ级为正常椎间盘,Ⅲ、Ⅳ、Ⅴ级为退变椎间盘(其中Ⅳ级、Ⅴ级为严重退变);多间隙椎间盘退变采用自定义W分级标准,即两个及以上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 503例患者共2 515个腰椎间盘,退变率为74.08%(1 863/2 515),严重退变率36.46%(917/2 515)。上腰椎椎间盘(L1~2、L2~3)退变率为56.96%(573/1 006),严重退变率为34.55%(198/573);下腰椎椎间盘(L3~4、L4~5、L5~S1)退变率为85.49%(1 290/1 509),严重退变率为55.74%(719/1 290)。下腰椎椎间盘退变率、严重退变率均高于上腰椎(P<0.05)。≥40岁女性腰椎间盘退变率高于男性(P<0.05)。<40岁男性腰椎失稳发生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odic改变、HIZ、SN发生率两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女性腰椎失稳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而Modic改变、HIZ、SN发生率两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男性Modic改变、HIZ与女性腰椎失稳、HIZ、SN与<40岁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失稳、Modic改变、SN和HIZ腰椎退变节段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节段单间隙381例,两间隙102例,三间隙14例,四间隙4例,五间隙2例;责任间隙椎间盘退变率为99.01%(498/503),严重退变率为62.82%(316/503)。结论 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率较高,且女性较高,下腰椎椎间盘高于上腰椎椎间盘,女性腰椎失稳、Modic改变发生率均高于男性,SN发生率低于男性,40岁是男性Modic改变及HIZ发生的转折点,也是女性腰椎失稳、HIZ、SN发生的转折点。责任间隙椎间盘大部分发生退变,且严重退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后上升性截瘫脊髓MRI改变与发生机制的相关性。方法综合回顾分析我们所诊治的3例以及文献报道的14例患者,共17例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17例患者于伤后5h~1年不同时间段行28例次MRI。伤后2周以内主要表现为脊髓弥漫性的肿胀;2~4周可见脊髓肿胀逐渐消退;4周以后表现为脊髓萎缩变细。病变主要发生在脊髓中央区,为T2WI信号异常高信号。结论 MRI的临床应用为观察上升性截瘫发生后的脊髓形态信号变化提供了可能,支持了静脉栓塞学说在脊髓损伤后上升性截瘫发病中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种病因致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症状、实验室结果、影像学变化,分析并总结临床诊断流程,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2017年7月至2008年2月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科椎体压缩骨折病例368例,男116例,女262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骨质疏松组215例(A组)、脊柱转移瘤组119例(B组)、多发性骨髓瘤组44例(C组)。临床特点观察指标: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下肢神经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实验室检查观察指标:血红蛋白、血沉、白球比、肿瘤标记谱。影像学观察指标:脊柱椎体形态学特点,MRI中病椎信号,椎弓根及附件,椎体内线性高信号,软组织肿块,椎体后缘表现。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比较。结果骨质疏松组平均年龄较大(t_(AB)=-3.581,P=0.023;t_(AC)=-3.979,P=0.011)、女性多见(χ_(AB)~2=38.369,P=0.000;χ_(AC~2=69.295,P=0.000)、低体重指数(Z_(AB)=-4.011,P=0.015;Z_(AC)=-7.454,P=0.000)、VAS评分低(Z_(AB)=-2.375,P=0.045;Z_(AC)=-2.463,P=0.047);转移瘤组常伴下肢神经症状(χ_(AB)~2=120.297,P=0.000;χ_(BC)~2=35.108,P=0.000);转移瘤组肿瘤标记谱阳性率较高(χ_(AB)~2=122.738,P=0.000;χ_(BC)~2=30.032,P=0.000);骨髓瘤组血沉、白球比倒置、血色素三项均异常阳性率较高(χ_(AC)~2=124.213,P=0.000;χ_(BC)~2=81.941,P=0.000);椎体楔形改变常见于骨质疏松组(χ_(AB)~2=87.765,P=0.000;χ_(AC)~2=58.607,P=0.000);椎体双凹形改变常见于骨质疏松组及骨髓瘤组(χ_(AB)~2=12.309,P=0.000;χ_(BC)~2=14.677,P=0.000);椎体扁平型改变常见于转移瘤组及骨髓瘤组(χ_(AB)~2=177.179,P=0.000;χ_(AC)~2=80.349,P=0.000);骨质疏松组与骨髓瘤组病椎MRI多表现为T_1低信号、T_2高信号(χ_(AB)~2=62.127,P=0.000;χ_(BC)~2=25.329,P=0.000);椎弓根受累多见于转移瘤组(χ_(AB)~2=173.577,P=0.000;χ_(BC)~2=38.564,P=0.000);病椎周围软组织肿块多见于转移瘤组(χ_(AB)~2=317.126,P=0.000;χ_(AC)~2=233.000,P=0.000);椎体内线性高信号多见于骨质疏松组(χ_(AB)~2=317.126,P=0.000;χ_(AC)~2=233.000,P=0.000);椎体后缘膨隆多见于转移瘤组(χ_(AB)~2=174.031,P=0.000;χ_(BC)~2=58.704,P=0.000)。结论骨质疏松、脊柱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致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对于诊断不明患者应进一步行ECT、PET-CT、骨髓穿刺、椎体病灶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是一种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是指由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腰椎中央椎管、侧隐窝或椎间孔狭窄,进而引起腰椎神经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臀部或下肢疼痛、神经源性跛行、伴/不伴腰痛症状的综合征[1]。  相似文献   
8.
9.
刘磊  于秀淳  黄伟敏  陈宇  李新勃 《骨科》2018,9(6):438-444
目的 观察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病人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情况及分布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3例行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的术前临床资料,其中男240例(47.71%),女263例(52.29%);年龄为20~84岁,平均48.8岁。腰椎间盘突出症352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91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60例。通过术前X线片评估腰椎稳定性;基于术前MRI,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评价腰椎间盘退变程度,记录Modic改变、高信号区域及许莫氏结节的发生情况。结果 503例中仅5例为单节段退变,12例为跳跃节段退变,余486例均为多节段退变。共1 863个(1 863/2 515,74.08%)腰椎间盘发生退变,5个节段椎间盘(L1~2、L2~3、L3~4、L4~5、L5~S1)均退变的病人比例为39.56%(199例)。不稳定节段数为127个,Modic改变为188个,高信号区域为241个,许莫氏结节节段数为161个。30岁以下男性病人腰椎间盘退变率较女性高;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病人椎间盘退变率增加,退变程度加重。腰椎不稳、Modic改变、高信号区和许莫氏结节均与椎间盘退变存在明显相关性(P均<0.05)。某一腰椎节段(L3~4、L4~5、L5~S1)椎间盘发生Pfirrmann Ⅳ、Ⅴ级退变时,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Pfirrmann Ⅲ+Ⅳ+Ⅴ级)比例均超过了80%,且严重退变(Pfirrmann Ⅳ+Ⅴ级)比例也较高,超过60%。结论 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广泛存在,在临床工作中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是指腰椎椎间盘退变后继发小关节退变、椎管和神经根管容积变化以及脊柱失稳所致的腰椎侧凸,以腰背痛、神经根性疼痛或是神经源性跛行等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