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诊应用骨盆外固定架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及早期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例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患者急诊应用外固定架固定,X线辅助下于髂嵴两层皮质骨板之间穿针,闭合复位固定骨盆环,视情况不追求一期复位效果.结果 2例因多发损伤死亡,另外14例复苏后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减轻.10例外固定持续至骨折愈合拆除,其中3例于术后3~10 d予以二期复位及外固定架调整;4例进一步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结论 外固定架可以作为早期复苏措施的一部分,快速有效地稳定骨盆环,便于合并伤的诊查处理,急诊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出现漏诊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结果和漏诊原因。结果 漏诊病例与入院时未重视髋部损伤及X线片未明确显示骨折有关,但经正确治疗后效果满意。结论 提高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损伤的注意并行相应的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可避免股骨颈骨折的漏诊,出现漏诊后如果采取正确及时的治疗仍可得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成年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模拟临床对羊的颈椎间盘髓核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于术后即刻、2周及4周分别处死3只羊,另取3只新鲜绵羊颈椎标本作为完整对照组。标本放置于XWW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颈椎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颈椎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等生物力学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颈椎间盘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绵羊颈椎稳定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不同程度后部结构切除在术后不同时间脊柱稳定性的变化,分析机体对腰椎稳定性修复的动态表现.[方法]通过绵羊动物实验制备不同的腰椎后部结构损伤模型,分别为单纯椎板切除组、椎板切除并单侧下关节突全切除组及椎板切除并双侧下关节突全切除组,经过0、6、12、24、36周的术后修复,对腰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计算并比较屈伸活动的中性区、屈曲(伸)展活动的最大刚度及中性区刚度、侧弯(扭)转活动的各向刚度等生物力学指标,评价腰椎在结构损伤后稳定性的表现.[结果]去除后部结构会对腰椎被动性稳定系统造成破坏,主要表现在屈伸和扭转四个自由度上,屈曲稳定性受损程度与手术损伤程度有关;6周后,受到破坏的腰椎稳定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在12周时各力学指标可以达到完整标本的水平;在24周及36周的恢复时间内各力学指标均超过完整标本的水平.[结论]腰椎后部结构受损后机械稳定性即刻有所下降,随时间逐渐恢复,甚至超过完整腰椎标本.损伤程度的加重使术后恢复速度减慢,减小损伤程度有利于组织愈合和稳定性恢复,机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修复腰椎机械稳定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1快速成型技术及原理快速成型技术,又叫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简称RP或RPM(Rapid Prototyping/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基于离散或堆积成形原理的新型数字化成型制造技术,直接根据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电子模型,通过材料的精确堆积,快速生产原型或零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后颈椎间盘的病理变化.方法:选用10只成年小尾寒羊,模拟临床对羊的颈椎间盘髓核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术后即刻、2周及4周分别处死羊2只、4只及4只,取颈椎间盘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消融椎间盘的病理变化.结果:术后即刻标本显示髓核内出现椭圆形空洞,空洞边缘未见热损伤,空洞长轴直径1.5~2.3 mm,短轴直径0.4~0.7 mm,邻近消融区域的纤维环和终板无热损伤,2周标本显示其髓核内空洞缩小,长轴直径0.6~1.1 mm,短轴直径0.1~0.3 mm,空洞周围纤维细胞开始增生,4周标本显示空洞被纤维组织填充.结论:颈椎间盘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后髓核组织内无炭化效应,终板、韧带无热损伤反应;消融形成的空洞被髓核和纤维组织修复,手术方式安全.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职能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职能调查,明确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及现场调查法对我国55所有医学教育研究人员的高等院校的相关知情人进行调查。结果: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包括4大方面,其中开展教学的有22所、科研的30所、管理的有34所、编辑出版杂志的有23所。结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机构职能与世界其他国家医学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基本是相符合的,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9.
核酶对人皮肤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TIM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核酶对人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基因表达的特异性抑制作用,以寻找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新方法.方法:应用特异切割TIMP-1的嵌合型核酶基因克隆pU6-Rz182转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 scar derived fibroblasts,HSF),G418筛选稳定表达核酶的细胞克隆,MTT法检测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核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RT-PCR检测核酶对靶基因TIMP-1表达的抑制.结果:在mRN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稳定表达活性核酶Rz182的HSF中TIMP-1的表达被抑制了87.9%,而点突变核酶抑制达36.4%,两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HSF细胞生长进入平台期后,转染核酶基因组与点突变组及对照组相比,活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而点突变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核酶U6Rz182能特异地抑制HSF中TIMP-1的表达,并使HSF的增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联合背侧入路植骨在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性骨折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5年8月~2010年1月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联合背侧入路植骨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性骨折27例。男8例,女19例,年龄55.6岁(50~65岁),按AO分类:A3型12例,C2型10例,C3型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所有病例均采取掌侧入路,局限性显露背侧骨折端并行骨诱导活性材料(金世植骨灵)镶嵌支撑植骨。术后均予以石膏托外固定2周。[结果]27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5个月(12~2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I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术后1年X线片测量:桡骨茎突短缩均≤2 mm;掌倾角10.5°(5°~17°);尺偏角19.5°(15°~26°);关节面塌陷、移位矫正均≤2 mm;1例显示关节间隙变窄。术后功能康复时间8~30周,平均20.5周。术后患侧腕关节运动范围为:掌屈60°(30°~70°);背伸55°(30°~65°);桡偏:17°(10°~20°);尺偏25.5°(20°~30°);前臂旋前65.5°(60°~70°);旋后75.5°(60°~80°)。握力测量平均为健侧的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