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各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间64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结果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病因是胆道疾病(29例,占45.3%),基本上首发症状为腹痛,血淀粉酶波动于27~5327U/L,并发肝功能损害24例,肾功能损害22例,治愈58例,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重视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各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韩宏锋  李延伟  薛伟红  范银忠 《医学综述》2006,12(12):F0002-F0002,F0003
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是恶性食管狭窄非常有价值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在缓解梗阻、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较好的作用。放射治疗是中、晚期食管癌尤其是中上段食管鳞癌的主要姑息治疗手段。在临床工作中,部分患者常因癌肿梗阻无法进食造成全身营养不良,以及放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而无法完成预先设定的照射剂量。我们对5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先行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然后带架放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端粒酶活性和腹水VEGF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 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腹水标本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27例),测SAAG、端粒酶活性及腹水VEGF水平,分别计算两组的SAAG均值及VEGF、端粒酶活性、阳性例数、阳性率.结果 恶性腹水组SAAG低于良性腹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恶性腹水VEGF、端粒酶活性高于良性腹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联合检测SAAG和腹水端粒酶活性及VEGF能显著地提高恶性腹水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腔营养管在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E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1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三腔组和常规组,三腔组置入三腔营养管,一腔置于trail’S韧带20cm以下进行肠内营养,一腔置于胃内引流胃液;常规组置普通胃肠营养管进行EN,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结果三腔组1周APACHEII评分、2周BalthzaCT评分及血清清蛋白水平、血淀粉酶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三腔营养管,既能使肠内营养有效,又能让胰腺休息,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VEGF、IL-8在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45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VEGF、IL-8水平,10名正常健康志愿者血浆作为对照。结果恶性肿瘤组化疗前血浆VEGF、IL-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与TNM分期有关,但与肿瘤组织分化类型无明显相关性。化疗后血浆VEGF、IL-8显著下降(P〈0.001)。结论VEGF、IL-8是肿瘤发展和转移的有效生物学指标。化疗后VEGF、IL-8的表达量可能有助于临床判断化疗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特型支架治疗食管入口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8月至2001年1月,我院对6例食管入口狭窄患者进行特型支架置入术,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特型支架对治疗食管入口狭窄有较好的疗效。对象与方法食管入口狭窄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48~62岁,均为高位食管癌,无法手术切除。经放疗后出现食管入口狭窄,狭窄直径0.2~0.4cm,狭窄上缘距门齿约15~17cm(胃镜测量),狭窄长度3~4cm,狭窄并食管气管瘘1例,术前4例完全不能进食,2例可进流质饮食。支架为镍钛记忆合金高弹膜密纹网状支架,呈不规则的类双喇叭形,是我们根据人体食管入口第一狭窄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在胃切除术后溃疡中的疗效。方法将34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14例接受奥美拉唑和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实验组20例在此基础上接受马来酸曲美布汀,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实验组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有利于胃切除术后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经鼻空肠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25例(TPN组),应用肠内营养治疗23例(EN组)。观察两组治疗期间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疾病恢复及并发症出现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1周后,EN组和TPN组c一反应蛋白水平、ApacheU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N组和TPN组治疗第2天和第14天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PN组出现感染7例,腹泻6例,四肢血栓1例。EN组出现感染1例,腹泻1例。结论早期经鼻空肠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安全、可靠、有效,能改善SAP患者营养状况,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艮反应。  相似文献   
9.
热极治疗不同分级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热极在不同内镜征象的消化性溃疡中的疗效。方法参考Forrest分级将30例患者分组,所有患者接受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无效者接受热极治疗。结果Ⅰb级患者联用热极治疗与单用药物喷洒相比,具有较高的止血率和较低的再出血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极治疗对于Ⅰb级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经内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2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宏锋  范银忠  李延伟 《临床荟萃》2005,20(14):803-805
上消化道异物是常见的急诊疾病,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口服某些食物促使异物自然排出,或紧急行外科手术取出异物,存在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患者痛苦大等缺点。随着内镜设备的普及和操作技术的进步,经内镜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逐渐开展起来。我院1999年3月至2004年3月,经内镜诊断、处理上消化道异物216例,其中211例异物成功取出,且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