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8例患者中,14例低危患者行抗凝治疗,24例中危患者行抗凝和系统溶栓或介入治疗(导管捣碎局部溶栓或置管溶栓),10例高危患者行抗凝治疗和介入治疗。低危组14例患者中,治愈12例(85.7%),显效2例(14.3%),总有效率为100%;中危组24例患者中,治愈16例(66.7%),显效8例(33.3%),总有效率为100%;高危组10例患者中,治愈3例,显效2例,好转4例,死亡1例,总有效比例为9/10。治疗期间所有病例均无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本组48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中位数为8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无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无一例再发肺动脉栓塞,无滤器移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诊断明确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首先进行危险分层,再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联合盐酸沙格雷酯与单用贝前列素钠或单用盐酸沙格雷酯在治疗Fontaine(I-IIb)期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328例Fontaine(I-IIb)期AS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64例,对照组164例。实验组采用口服贝前列素钠联合盐酸沙格雷酯治疗,对照组分为单独口服盐酸沙格雷酯(A组)和单独口服贝前列素钠(B组),两组患者均规律用药3个月并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微循环血流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一氧化氮(NO)、血栓调节蛋白(TM)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γ干扰素(γ-IFN)、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下肢循环血流改善踝-肱指数(ABI)、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优于对照组(P<0.05);A组与B组相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联合盐酸沙格雷酯在治疗Fontaine(I-IIb)期ASO患者比单用贝前列素钠或盐酸沙格雷酯更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腹主动脉瘤(AAA)患者行腔内修复术(EVAR)后发生消化系统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4月至2017年1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行EVAR的AAA患者,根据术后1周至3个月是否发生消化系统症状分为发生消化系统症状组和未发生消化系统症状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探讨AAA患者行EVAR术后发生消化系统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独立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患者72例,其中发生消化系统症状组34例,未发生消化系统症状组38例。最终纳入二元logistic模型的指标包括:肠系膜上动脉最大直径/肠系膜下动脉最大直径(SMA/IMA)(OR=0.143,95%CI=0.026~0.790,P=0.026);腹主动脉分支小血管数(OR=0.156,95%CI=0.049~0.500,P=0.002);封闭侧髂内动脉直径(CLA)(OR=9.014,95%CI=2.480~32.755,P=0.001);封闭侧髂内动脉与未封闭侧髂内动脉直径比(CLA/NCLA)(OR=5.361,95%CI=0.356~80.680,P=0.225)。ROC分析提示SMA/IMA(曲线下面积=0.772)、腹主动脉分支小血管数(曲线下面积=0.807)、CLA(曲线下面积=0.863)对于预测EVAR术后发生消化系统症状的准确度较高。Pearson相关性检测显示:SMA/IMA与腹主动脉分支小血管数显著相关(P0.05)。结论 SMA/IMA降低、腹主动脉分支小血管数降低、CLA直径增大是行标准EVAR术后发生消化系统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SMA/IMA与腹主动脉分支小血管数有一定相关性。对于拟行EVAR手术的患者可测量SMA/IMA、CLA直径,根据所得数据评估EVAR术后发生消化系统症状风险,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型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数据及1年期随访资料。按血型分成O型血组和非O型血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1年血栓复发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及Villalta评分,评估血型对DVT预后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PTS的危险因素。结果 非O型血组DVT患者的PTS发生率、Villalta评分和治疗后的静脉通畅度得分均较O型血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型或非O血型(OR=4.337)、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OR=1.116)、合并肿瘤(OR=6.679)、治疗方式(OR=0.230)、血栓清除率(OR=0.900)和血栓复发(OR=97.628)是急性下肢DVT患者1年内发生PT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系统性溶栓治疗股青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7例股青肿患者随机分为置管溶栓组和手术切开取栓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溶栓后1、7、14 d健、患侧肢体膝下10 cm周径差,测定术前及溶栓后1、7、14 d健、患侧足皮温,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前及术后1、7、14 d,两组患者健、患侧肢体周径差、患足皮温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系统性溶栓治疗股青肿,具有创伤小、风险小、术中出血少,能有效避免取栓术中对瓣膜的破坏,降低术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病例中过敏性休克病例,为临床预防和减少过敏性休克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至2012年6 029例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病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过敏性休克多发生于注射治疗后10 min内,门诊注射后观察30 min后离院,可有效避免严重过敏性休克;注射前静推地塞米松可降低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增加疗效;多次注射易发生过敏性休克(发生率约0.83‰),过敏性休克患者血清特异性Ig E均阳性、总免疫球蛋白E(Ig E)均明显增高。结论:平阳霉素多次注射可因变应原累及致敏作用而发生过敏性休克,但其发生率极低且可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VCT)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和影像学随访的8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其中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患者19例(IVCT组),未发生滤器相关IVCT患者67例(对照组).采用单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肺动脉溶栓配合双J管碎栓术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8年8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亚急性肺栓塞患者84例,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凝、溶栓,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及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血浆D-二聚体、氧分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栓塞范围、肺动脉平均压、剩余碱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肺栓塞范围与肺动脉平均压是患者自觉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肺动脉溶栓配合双J管碎栓在治疗亚急性肺栓塞能有效改善肺动脉通畅率和肺动脉高压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ASC)-ⅡC/D级髂动脉闭塞患者采用腔内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管外科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25例TASC-ⅡC/D级髂动脉闭塞(共28条髂动脉,其中TASC-ⅡC级病变19条,TASC-ⅡD级病变9条)患者行腔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条髂动脉闭塞未能开通,开通率为92.86%;其余26条髂动脉均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23±0.18增至术后的0.76±0.19(P0.05)。2例穿刺处血肿,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出现支架内血栓,经置管溶栓后通畅。20例患者24条髂动脉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5.71%。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8个月,其6个月、1年、2年累积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5%、80%、73%。结论 TASC-ⅡC/D级髂动脉闭塞腔内治疗的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F与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 VP22融合表达的DNA疫苗,并研究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 pVAX1-OprF、 pVAX1-VP22、 pVAX1-VP22-OprF、 pVAX1-OprF-VP22.原核表达VP22 的碳端蛋白,以电洗脱的方法得到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VP22蛋白的抗血清,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特异性.最后,以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真核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制备了抗VP22的抗血清,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中得到了表达.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OprF与 HSV-1VP22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这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