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规血管路径通畅是经静脉永久起搏器植入的重要条件。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上腔静脉的狭窄或闭塞会增加起搏器植入难度。本文介绍1例尿毒症左上肢血管造瘘患者,因起搏系统感染行导线移除术后双侧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闭塞或严重狭窄,成功完成经肝静脉永久希氏束起搏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心脏淋巴瘤(PCL)极为罕见, 仅占心脏肿瘤的1%~2%,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DLBCL多发于右心房, 其次为右心室。临床表现包括心力衰竭、心包积液、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心律失常, 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该文报道1例经静脉右心房肿瘤活检确诊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 根据病理分型, 指导靶向化疗后病情完全缓解,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49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管理,对134例患者(观察组)实施绿色通道及管理.结果 观察组从就诊至导管室的时间及入导管室至手术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绿色通道的实施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49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管理,对134例患者(观察组)实施绿色通道及管理。结果观察组从就诊至导管室的时间及入导管室至手术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绿色通道的实施为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张蕾  翟颖  陆剑嵘  毛莉娟  刘琪  王昆 《安徽医药》2018,22(7):1408-1412
目的 探讨保护动机理论运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对患者生理指标和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主要为建立保护动机干预小组、集中健康教育、组织病友交流会、个性化干预和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及自我管理行为,并统计两组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SBP、DBP、FBG、HbA1C、LDL-C、TC和TG水平分别为(128.25 ±6.24) mmHg、(74.22 ±4.51)mm-Hg、(6.23±1.32) mmol · L-1、(5.47±1.24)%、(3.02 ±0.44) mmol· L-1、(4.62±0.57) mmol·L-1、(1.85±0.36) mmol·L-1,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DL-C水平为(1.62±0.45) mmol·L-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情绪管理和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分别为(32.16 ±2.74)分、(42.25±3.55)分、(15.39±1.39)分及(85.44 ±5.4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6个月后用药依从性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增强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行微循环阻力指数( 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 IMR)检测的护理。方法对本院2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IMR检测后的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8例患者行IMR测定,其中16例患者的IMR值<32 U,12例患者的IMR值>32 U,术后发生急性左心衰3例,恶性心律失常2例。结论整个手术过程要求护士能够正确掌握IMR的测量方法,微循环扩张药物的配制,通过有效的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具有安置电极方法简单、电极尖端易于固定的优点,但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引起心室激动顺序异常,双心室收缩和舒张的同步性丧失,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1].近来临床多项回顾性研究证实,右室心尖部起搏改变了心室激动顺序,并因此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心功能和增加房性心律失常.随着心室起搏比例的增加,因心力衰竭住院及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性均增加,显示右室心尖部起搏的非生理性弊端[2~3].随着起搏技术的发展,从最早的单纯为保证最慢心率到目前日趋接近生理性的起搏.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接近房室水平,位于左右心室之间,此处起搏可使心室激动顺序接近生理状态,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4].从而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  相似文献   
9.
自1952年心脏起搏技术用于临床以来,国内外均取得飞快发展.因希氏束起搏下电激动沿正常传导系统下传,更接近生理性心室起搏而拥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1].头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腋静脉为常用的起搏电极植入途径.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血管通路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因动静脉瘘反复穿刺造成的血栓及血管狭窄[2],其中常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旋磨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处理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常用方法,但部分患者术后发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梗死(PMI),本研究将探索冠状动脉旋磨患者术后发生PMI的预测因子.方法 接受冠状动脉旋磨及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98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MI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血液学检查、心脏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