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高碳酸血症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LIRI)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2~3月龄,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游离左侧肺门,不予其他处理;IR组:采用左肺原位缺血45min,再灌注180min建立大鼠左肺IR模型;L、M、H组:通过调节RR,使P_(ET)CO_2分别达到46~55mmHg(L组)、56~65mmHg(M组)、66~75mmHg(H组),预处理5 min,然后同IR组处理建立大鼠左肺IR模型。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180min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8和IL-10浓度;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标本,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TP)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W/D)、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TNF-α蛋白阳性细胞面积。结果与S组比较,IR、L、M、H组血清IL-8浓度、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W/D、MDA含量,以及TNF-α蛋白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L、M、H组血清IL-8浓度、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W/D、MDA含量,以及TNF-α蛋白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L组比较,H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IR组血清IL-10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通过改变呼吸模式造成高碳酸血症预处理,可以抑制大鼠LIRI后氧自由基爆发和促炎细胞因子生成,降低早期炎症反应水平,减少炎性渗出,对减轻LIRI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在P_(ET)CO_2 46~75mmHg内,随着P_(ET)CO_2升高,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微创栓塞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将80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术中适当降低血压(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MAP下降30%),对照组使MAP维持在睡眠状态时的范围。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6个时点的MAP、心率、Sp 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呼末二氧化碳值(PETCO2)。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清醒时间、出血量、脑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在术前、麻醉诱导、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BIS、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介入栓塞时MAP、心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血管痉挛和动脉瘤破裂概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控制性降压可以减少术中血管痉挛的几率,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烧伤整形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喉罩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全麻下行烧伤切痂植皮术或烧伤后瘢痕整形术患者,随机分成喉罩置入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每组40例.记录麻醉诱导后(T1)、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1 min(T2)、术毕停止输注麻醉药物后5 min(T3)及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即刻(T4)各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T2、T3、T4时间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2组使用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的总量;并在术后3d随访记录发生咽痛、声音嘶哑的例数.结果:L组在T2、T3、T4时间点SBP、DBP、HR与T1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在T2、T3、T4时间点SBP、DBP、HR比T1点明显升高(P<0.05);SpO2、PETCO2值组内各时间点及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使用瑞芬太尼、维库溴铵的总量L组少于T组(P<0.05);术后咽痛、声音嘶哑发生例数L组少于T组(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喉罩通气可维持良好通气功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能减少肌肉松弛药及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脑电频谱指数(BIS)为参考,探讨不同温度体外循环(CPB)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丙泊酚的合适剂量。方法选择6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根据术中最低鼻咽温分为2组:浅低温组(32℃,n=30)和中低温组(28℃,n=30)。术中调整丙泊酚剂量,保持BIS值处于40~60。分别于转机前(T1)、阻断升主动脉前(T2)、阻断升主动脉(T3)、开放升主动脉(T4)和停机后(T5)5个时间点,记录患者BIS值和丙泊酚剂量。结果患者均存活出院。组N患者转机前、停机后丙泊酚剂量分别为(4.6±1.3)mg/kg.hr和(4.3±1.6)mg/kg.hr,组H分别为(4.3±1.3)mg/kg.hr和(4.0±1.5)mg/kg.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转机开始后2组丙泊酚用量均较转机前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N为2.4±1.2 mg/kg.hr,组H为1.2±0.5mg/kg.hr,P<0.01)。T3时间点中低温组较浅低温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1例发生术中知晓现象。结论中低温CPB下行瓣膜置换术时,转机开始后应适量减少丙泊酚剂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N组、T组,每组36例。两组均在术后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帕瑞昔布钠40mg,并使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T组在此基础上行双侧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并置入导管术后间断注射罗哌卡因注射液。比较两组返回SICU即刻(T1)、术后2h(T2)、6h(T3)、12h(T4)、24h(T5)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hPCA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及PCA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2、T3、T4、T5时间点T组静息、运动VAS评分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24h舒芬太尼用量和PCA药液输注量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24hPCA自控按压有效次数少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24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例数及发生率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减轻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降低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对法洛四联症(简称法四)麻醉诱导期缺氧发作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法四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麻醉诱导前分别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5ml/kg(观察组),乳酸钠林格氏液10ml/kg(对照组)。监测进入手术窒后及麻醉诱导后5、10、1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O2)、剩余碱(BE),观察麻醉诱导前后的电解质、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并记录麻醉诱导期使用苯肾上腺素的剂量。结果观察组在全麻诱导后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下降、酸中毒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电解质(Na^+、Cl^-),Hb和Hct在诱导后无显著改变。麻醉诱导期使用苯肾上腺素的剂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能有效地维持法四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右向左分流,预防缺氧发作,提高诱导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要求麻醉诱导迅速,术中麻醉维持充分的镇静和镇痛,术毕停药后清醒迅速而无躁动、呼吸抑制或残余药物作用。七氟醚因血/气分配系数低、无刺激性,且诱导和苏醒迅速、循环平稳、麻醉深度易调控,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