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假体周围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8-06完成的584例初次或翻修全髋关节置换术,17例出现髋臼假体周围骨折,初次手术13例,翻修手术4例.比较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折组与未骨折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FNA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8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对28例患者进行随访4~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89.3%。结论 PFNA具有创伤小、内固定稳定、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类型转子间骨折,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2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中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8.89%)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4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362,P0.01;t=16.5410,P0.01;t=11.2559,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大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均能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但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较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综合分析,选择个体化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探讨早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16例21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Y"形跟骨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选择跟骨外侧改良"L"形皮肤切口,行"Y"形跟骨重建钛板内固定.其中5例7足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术后早期X线片显示21足跟骨骨折都获得了良好复位固定,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6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8足,良10足,可2足,差1足,优良率为85.7%.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使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稳定固定,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的发生与跟骨的局部解剖特点和骨折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温针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辅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年3月至2022 年 3 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98 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将其分为针灸组 (49 例) 和常规组 (49 例), 针灸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镇痛泵联合温针灸镇痛, 常规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镇痛泵镇痛,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血清前列腺素 E2 ( PGE2 ) 及 β-内啡肽(β-EP) 水平、髋关节功能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 6、12、48 h, 针灸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 (t = 4.226、2.511、2.959, P<0.001、P= 0.014、P= 0.004); 术后 3 d, 针灸组患者血清PGE2 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 (t = 8.305, P<0.001)、血清 β-EP 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 (t = 8.808, P<0.001)。术后1、3、6 d, 针灸组患者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常规组 ( t = 3.240、2.363、3.031, P = 0.002、0.020、0.003)。术后 1 周、1 个月及 2 个月, 针灸组患者 Harris 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 ( t = 3.930、3.900、3.604, P均<0.001)。针灸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12%, 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20.41% ( χ2 = 4.346,P= 0.037)。结论 在常规镇痛泵镇痛基础上加用温针灸辅助镇痛可缓解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程度, 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汤联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尺骨干双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60例桡尺骨干双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夹石膏固定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有效缓解率、肿胀有效缓解率、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3、5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有效缓解率、肿胀有效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祛瘀汤联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尺骨干双骨折患者可提高疼痛和肿胀有...  相似文献   
7.
作者自1985年至1996年采用带血管蒂轴形皮(肌)瓣治疗慢性骨髓炎并皮肤溃疡68例,全部病例均在病灶清除吱联溃疡及窦道切除后,1/1000新清尔灭溶液浸泡创面后,用带【血管蒂皮(肌)瓣I期闭合创面,术后5%碳酸氢钠冲洗6~12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经至少2年以上随访,仅有6例复发,本组病例结果表明带血管蒂轴形皮(肌)瓣是治疗慢性骨髓炎井皮肤溃疡的良好方法。本文提示了带血管蒂皮(肌)瓣的优缺点,并对手术后成败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我们2001-02~2004-12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小头骨折的固定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成人肱骨小头移位骨折15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根据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记录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度以及内侧稳定性。同时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术后伤口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无骨折畸形愈合及延迟愈合,未见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1例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术后Broberg-Money评分平均91.0分,优7例,良6例,差2例。14例患者恢复到受伤前日常的活动水平,2例术后出现肘关节僵硬。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避免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