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将36例糖尿病Ⅱ型患者分为西药组和针刺组,分别予降糖药物和针刺治疗.治疗前患者血糖、HbA1,各项心脏植物神经功能试验均异常.治疗1个月西药组血糖及HbA1显著下降,而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针刺组血糖HbA1无显著变化,但乏氏指数、立卧位心率差、30/15R-R期间比值、异常项目数均显著改善.说明针刺可以改善心脏植物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麦门冬汤是清润肺胃、降逆下气的代表方剂。通过临床应用发现干燥综合征、萎缩性胆囊炎、慢性尿路感染等疾病凡病机属津液不足而致皮毛官窍失润者可用之滋养肺胃以润表,胆气不舒者可用之濡养胆汁以利胆,膀胱燥热者可用之养阴利水以涤热,加减用之能取得良好疗效,并举验案数例为证。  相似文献   
3.
细菌硝酸盐还原中的关键酶影响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酸盐的还原是细菌氮代谢中最重要的生化反应之一.随着对细菌耐药机制的不断探索,氮代谢过程尤其是某些代谢酶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得以揭示.作为硝酸盐还原过程中的关键代谢酶,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与亚硝酸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NiR)不仅催化着细菌体内硝酸盐的一系列还原反应,还从多方面影响了细菌的耐药性.本文综述了NR/NiR与细菌耐药性之间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新药物靶标的发现及提出新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慢性肾炎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缬沙坦治疗。两组均治疗180d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随访270d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Scr、24h pro、BUN及CRP相比于对照组降低,且GF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慢性肾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肾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检测疟原虫的方法。方法 针对疟原虫属保守18S小亚基核糖体RNA (18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筛选确定最佳引物对组合并建立疟原虫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体系。通过该RAA体系检测疟原虫标准质粒、4种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P.f )、间日疟原虫( P. vivax, P.v)、三日疟原虫( P. malaria, P.m)、卵形疟原虫( P. ovale, Po)]病原体以及其他6种输血传播寄生虫(婴儿利士曼原虫、杜氏利士曼原虫、刚地弓形虫、溶组织阿米巴虫、犬吉氏巴贝西虫、田鼠巴贝虫),以评估该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筛选出一组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对,整个RAA体系使用最佳引物对在37 ℃,20 min即可完成扩增,对标准质粒的检测下限为10-2 copies/μL,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为102 copies/μL,三日疟原虫为10 copies/μL。RAA检测体系未与其他输血传播寄生虫产生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应用RAA方法检测外籍学生献血者标本,结果与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和特异的疟原虫RAA检测方法,将会给血液筛查和一些基层偏远医院的临床检测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硫酸镁加博利康尼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二组,二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25%硫酸镁0.2ml/kg静滴,并雾化吸入博利康尼(2ml/5mg),剂量为每次0.25~0.5ml,加生理盐水配成2ml经空气压缩泵吸入。对照组仅给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观察组在硫酸镁静滴过程中,严密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8.1%),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6.92,P<0.01)。观察组发热、咳嗽、喘憋及肺部罗音消失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及非常显著性意义。观察组硫酸镁静滴后无1例患儿出现心率、呼吸改变及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与博利康尼联合治疗小儿毛支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rHSA)Pichia pastori表达系统中,研究了高密度培养时细胞生长、改变碳源和诱导表达时溶氧的变化和调控规律,溶氧与细胞生长和重组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发酵前期的细胞生长阶段,细胞需氧降低表明碳源甘油的消耗,根据溶氧水平适时流加碳源甘油;改变碳源前,应停止流加甘油碳源,并以溶氧指标判断甘油是否消耗完全;重组蛋白诱导时流加甲醇的速度应缓慢增大,并保持细胞一定的需氧水平。高密度培养时通过流加底物速度、搅拌转速、通气量和富氧培养来关联控制发酵液溶氧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科学实验研究,更加深入地探索中医学的真谛,将其精华进一步发掘、阐明、光大;把其不足进一步充实、完善、提高;既从中医学的研究中接受启迪,又回过来赋予中医学以新的内容,使祖国医学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出更加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RhD阴性孕妇产前意外抗体筛查情况。方法:对2013—2017年江苏省血液中心RhD阴性孕妇血液标本进行RhD确认试验;同步采用盐水介质法及抗人球蛋白法对血清中意外抗体进行筛查;并分析抗体特异性,同时测定效价。结果:430位孕妇中,RhD确认试验21位为阳性,409位为阴性。总计435次筛查中(含5例再次妊娠者),意外抗体筛查阳性共28例(6.44%,28/435),其中18例抗D(效价2~256),1例抗C(效价8),2例抗CD(效价2),1例抗M(效价8),2例抗Lea(效价2),另有4例含低效价IgM型冷抗体,特异性不明。每位孕妇意外抗体检测频次不一,初次检测时机以及间隔期不尽相同。只检测1次的共269例,检测2~6次的分别为108、40、8、8及1例,最高1例检测频次为10次;每频次IgG型意外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72(10/269)、3.70(4/108)、5.00(2/40)、0.00(0/8)、50.00(4/8)、0.00(0/1)、100.00(1/1);检测频次与抗体阳性率并不完全呈正相关。结论:RhD阴性孕妇存在一定比例的意外抗体,规范产前抗体筛查流程有助于保障孕妇输血安全及早期干预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