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瘢痕疙瘩是瘢痕中最顽固的一类,在我国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若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非常高,所以对较局限的瘢痕疙瘩仍以瘢痕内药物注射为主。目前,国内临床最常用的药物有曲安奈德混悬液、得保松注射液(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但这类药物都属于激素类药物,注射后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2.
上睑眼轮匝肌肌皮瓣在修复瘢痕性下睑外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上睑眼轮匝肌肌皮瓣修复轻中度下睑外翻的方法。方法:在完成上睑皮肤松弛矫正的同时,将上睑睑板表面剥离并形成上睑眼轮匝肌肌皮瓣,转移至下睑外翻患处,2周后断蒂,上睑形成重睑。结果:17例患者实施该手术后上睑形态流畅,下睑外翻基本矫正,外观满意,随访3~6个月,无下睑外翻复发。结论:应用上睑眼轮匝肌肌皮瓣修复轻重度下睑外翻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骨组织工程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组织工程学修复骨缺损近年来发展迅速,本评说针成骨细胞的来在质材料和细胞2环境等三个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爆炸冲击波对颈部大血管的损伤机制,为临床救治头颈部爆炸伤患者、预防并减少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炸药球置于家兔颈部不同距离处引爆,模拟头颈部爆炸伤。家兔颈部皮肤表面及血管深面放置压力传感器用以记录冲击波压力变化;用光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颈部大血管损伤情况。结果爆炸后,家兔颈部软组织受到冲击波的直接作用而损伤,大血管壁也受到冲击波的间接作用而损伤:内皮变性、脱落,中膜断裂,血细胞进入中膜层等,为爆炸伤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颈部大血管内在不同时刻发现血栓形成,颈总动脉内以血小板聚集而成的微血栓为主,而颈外静脉可发生血栓堵塞管腔现象。结论颈部爆炸伤时,冲击波致伤颈部大血管,颈外静脉损伤易于形成血栓,甚至堵塞管腔;颈动脉损伤形成微血栓,并可能继发假性动脉瘤。为临床救治爆炸伤伤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头颈癌瘤手术有呼吸道阻塞的危险,尤其当切除范围包括下颌、舌、口底联合颈部解剖时,而切除下颌前部、口底、舌后部时危险性更大,气管切开被认为是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首选方法,但伴随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最常见,尤其对于那些因患口腔部癌症而体弱的患者不利。在本回顾性研究中,作者报道了未常规应用气管切开的51名头颈部癌症患者的处理情况。 病例 挑选1992年~1994年间51名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患者,他们经过颈清扫术,切除肿瘤并修复,所有双侧颈清扫术者均包括在内。所有患者经过标准的术前检查,同样的麻醉及手术,术后均有至少24h的1对1护理。术后若需要可行肺部理疗,行口腔内手术及修复的患者鼻饲饮食。 结果 在本研究中没有因使用皮瓣修复而出现气道阻塞的情况。3名行气管切开术,其中2名痰液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东方人耳部瘢痕疙瘩综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瘢痕疙瘩,直接缝合或转移皮瓣修复,于手术切除后早期(24 h内)联合X线或电子线局部放射治疗,每日1次,共3~5次,7 d拆线后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治疗,每2周1次,视切口愈合情况逐渐减量停药.结果 共治疗48例,除由于各种原凶失访12例外,36例随访1~3年,其中治愈30例(83.3%),显效4例(11.1%),总有效率94.4%.结论 手术切除病损,联合早期局部放射治疗及拆线时局部定期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是综合治疗耳部瘢痕疙瘩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口内入路或口内外联合入路行下颌角肥大截骨矫治术,是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因切口在口内,手术视野狭隘,一旦出现大出血难以找到损伤血管进行针对性有效止血,若止血不及时甚至可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后果;此外,如因止血不彻底所导致的术后血肿,还易引发感染。  相似文献   
8.
头颈部神经鞘瘤多发于脑神经,且多位于颈部等软组织内.笔者诊治1例来源于腭神经的上颌骨内神经鞘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家兔下颌骨延长术后新生骨回缩情况 ,确定牵张器的拆除时机。方法 :成年家兔 16只 ,体重 2 .4~ 2 .6kg ,随机等分为 4组 ,每组 4只 ;行双侧下颌骨骨切开术 ,采用内置式牵张器对双侧下颌骨同时进行牵引。延迟期 :7d ;牵张期 :10d ;牵引速率 0 .5mm/次 ,2次 /d ;保持期分别为 2周、4周、8周、12周。保持期后行第二次手术取出牵张器 ,并同时植入钛钉为参照 ,判断下颌骨改建后新成骨有无缩短 ,观察期为 8周。结果 :保持期为 2周、4周组的实验动物新生骨在 8周后明显回缩 ,分别为 2 .1± 1.2mm、1.4± 1.3mm ;而保持期 8周、12周组 ,8周后新生骨未见明显回缩。结论 :兔下颌骨牵张延长术后 ,牵张器应在保持期 8周拆除 ;拆除过早 ,新生骨区产生明显回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稳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其分子机制,并结合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深入探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的稳心汤中药物潜在相关靶点,与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药物数据库(DrugBank)、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中筛选得到的冠心病心绞痛靶点取交集,并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图。根据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稳心汤关键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平台对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稳心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过程中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心脏炎症及纤维化情况,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富集分析结果。结果:共获取稳心汤与冠心病心绞痛交集靶点173个,包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等,KE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