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草药半边旗提取物5F(Ent-11a-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5F)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0、5、10、20、40μg/m L)的5F分别处理3种不同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以及SK-BR-3),用CCK-8法检测5F对不同乳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5F处理后的各乳腺癌细胞株的凋亡率;检测不同浓度的5F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内ROS的水平。结果 5F可抑制MDA-MB-231、MCF-7、SK-BR-3三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抑制效果与5F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经5F作用24 h后,MDA-MB-231细胞、MCF-7细胞及SK-BR-3细胞的凋亡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5F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ROS相对含量均较未处理组降低,且随5F浓度升高ROS水平降低越明显(P<0.05)。结论 5F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其抑制效果与5F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5F能降低细胞内ROS的生成水平,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建立操作空间的解剖平面。方法2012年6—12月45例行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注水针顶住胸骨柄在胸大肌浅筋膜的深面注射膨胀液,经胸骨上间隙进入颈深筋膜浅层后方建立操作空间。结果45例手术操作成功,分离操作空间的时间平均为6.8min(4~12min)。无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无一例术后要求药物止痛;无皮肤灼伤、皮下瘀斑、皮下积液、颈部皮肤麻木;2例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术后2周内治愈。术后颈部皮瓣水肿表现为胸骨上凹消失(38例)或隆起(7例),1个月后均恢复正常,43例随访6~12个月,平均7.3月,诉颈部和胸壁皮肤绷紧感分别有24例和3例,在术后3~6个月内消失。结论在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经胸大肌浅筋膜深面进入颈深筋膜浅层后方的方法建立操作空间简单、快速、暴露好,术后疼痛轻,皮肤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方法:观察5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聚四氟乙烯网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该术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率6.8%。91.4%的患者获得随访,复发率为1.8%。结论:对老年人原发性腹股沟疝和复发疝,用人工网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游离精索新术式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普外三科在择期78例(双侧疝19例)Lichtenstein疝修补术中采用新术式游离精索(游离精索的解剖平面在提睾肌筋膜浅层与腹横筋膜之间),观察有无出血和神经损伤,记录所需时间,随访术后并发症。结果 78例手术中修补斜疝82侧,直疝17侧;游离精索的时间为4~11min,平均6.9min;无一例发生1mL以上的出血;游离过程中损伤髂腹股沟神经1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3例,术后耻骨上区疼痛1例,随访3个月以上无慢性疼痛病例。结论在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采用新术式游离精索的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5.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研究显示解剖暴露喉返神经可降低其损伤概率[1].我们在良性甲状腺疾病的腺叶切除术中,在甲状腺真假被膜间隙内游离腺叶而不刻意解剖喉返神经,未见有神经损伤的情况发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7.
肠内营养对腹部大手术胃排空障碍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腹部大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作用.方法对1992年1月~2000年1月在我院外科行腹部大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A组)采用空肠内营养治疗,11例(B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分别比较两组病人的胃排空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体重减轻量.结果空肠内营养组的胃排空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体重减轻量分别为(11.8±4.3)d,(18.9± 6.1)d,(5.6±0.5)kg,均显著少于肠外营养组((18.2±6.5)d(P<0.05),(26. 4±5.8)d(P<0.05),(7.9±0.5)kg(P<0.01).结论空肠营养能有效地促进胃排空障碍的恢复,预防性的胃造瘘和空肠造瘘对术后可能发生的胃排空障碍的支持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于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合并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甲亢合并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5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甲亢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过敏、血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在抗甲状腺治疗后1个月开始好转,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谷酰转肽酶(GGT)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于治疗后3个月出现下降(P<0.05);甲亢合并慢乙型病毒性肝炎轻度-中度肝损害患者的好转率达到100%(30/30),重度肝损害患者的好转率95.82%(58/61),各组间的转归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中未见因使用抗甲亢药物后病情加重者;而副作用方面,所有入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说明甲亢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甲巯咪唑抗甲状腺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被膜解剖术中,采用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三分段的方法对降低RLN损伤的意义。方法 112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被膜解剖技术施行单侧腺叶切除术,经中间入路,在RLN三分段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剖操作。结果 112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后检查甲状腺后方假被膜完整109例(97.3%),在Berry韧带平面透过甲状腺后方假被膜可见到RLN走行91例(81.2%),无神经裸露病例,术后无1例声音嘶哑,随访3个月无声音改变病例。结论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被膜解剖技术行腺叶切除,术者对RLN三分段的认识有助于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腹股沟疝往往病史长 ,并存各种内科疾病 ,行疝修补术后复发率较高。我院应用聚四氟乙烯网片 (e PTFE)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6 3例 ,具有损伤小、易操作、复发率低和并发症少的特点。  一、临床资料  对象 :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老年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 6 3例 ,均为男性 ,年龄 6 3~ 82岁 ,中位年龄6 9岁 ,病史 3个月至 42年。斜疝 40例 ,直疝 18例 ,骑跨疝5例 ;内环 2~ 3cm者 2 1例 ,大于 3cm者 42例。其中 1次复发者 9例 ,2次者 4例 ,3次者 1例 ,其余为初发疝。 48例(76 2 % )有并存症 ,主要为高血压、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