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江宁 《器官移植》2011,2(2):116-120
一、引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具有很高的可塑性。目前认为MSC几乎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如骨髓、肌肉、脂肪、皮肤、外周血、脐带血、胎儿附属物(脐带、胎盘、羊水)、毛囊、牙根、肺、肝、脾等。  相似文献   
2.
3.
甘草泻心汤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草泻心汤煎液能减轻CCl4和扑热息痛所致小白鼠急性肝损伤,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和评价经骶尾部入路的肛门直肠手术 ( Kraske手术 )。方法 :对 Kraske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共 2 2例 ,男 12例 ,女 10例。平均年龄 ( 6 2 .3± 13.8)岁。良性病变 8例 ,恶性肿瘤 14例。手术过程顺利 ,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肛门禁病例。肿瘤患者随访 1~ 5年 ,无死亡病例。结论 :Kraske手术是处理肛门直肠疾病的一种显露良好、创伤合理、并发症相对较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对中低位直肠癌行直肠系膜全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已经成为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之一.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本科对56例中低位直肠癌行TME的同时实施直肠癌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扩大根治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直肠肛门部位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特点,为今后肛肠外科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男男性接触者直肠肛门性传播疾病43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多性伴和不安全性行为是男男性接触者发生直肠肛门部位性传播疾病的直接原因,该病容易误诊、漏诊.结论:要提高对男男性接触者(MSM)直肠肛门性传播疾病的诊治水平,降低专科疾病的漏诊和误诊率.同时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性取向利性生活方式,并对病人进行有关性传播疾病防治的健康宣教,强调男男性接触者之间的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FLT3内部串联重复序列(FLT3-ITD)突变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该类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关系,应用RT—PCR技术检测81名初发儿童AML骨髓标本,FLT3-ITD突变及mdr1基因的表达,并分析患儿骨髓细胞遗传学及免疫表型。结果表明:在AML患儿中FLT3-ITD突变率为9.88%(8/81),均为杂合突变。突变患儿年龄较无此突变者明显偏大,但与性别、细胞免疫分型等无关。突变组就诊时白细胞数及骨髓原始细胞数较无突变组显著升高(P=0.001和P=0.041),且突变组患儿表现为正常染色体居多。突变组患儿预后较差,首次诱导缓解率仅为25.00%,而无突变组为76.71%。RT—PCR法检测mdr1基因显示,27名患儿表达该基因,但在FLT3-ITD阳性的8名患儿中只有3人是同时表达mdr1基因,此结果提示FLT3-ITD发生与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FLT3-ITD突变是儿童AML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类突变,但突变率较成人为低,此类患儿预后差,首次诱导缓解率低,但FLT3-ITD突变与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无相关性,提示耐药调节剂可能对该类患儿无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体外野生苣荬茶对尼古丁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外观颜色、溶液pH值、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野生苣荬茶对尼古丁的影响。结果:苣荬茶水溶液与尼古丁水溶液混合后,外观颜色、溶液pH值、尼古丁含量都发生了变化。结论:野生苣荬茶与尼古丁混合能够降低其含量,可以减轻尼古丁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儿童Ⅳ期神经母细胞瘤生存期短,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该文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Ⅳ期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来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例7岁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供者为患儿母亲,HLA配型半相合,采用氟达拉滨,马法兰为预处理方案,G-CSF动员的外周血和骨髓联合移植。结果植入成功,移植后+10 d中性粒细胞>0.5×109/L,+11 d血小板>20×109/L。移植后+8 d出现Ⅱ度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治疗后缓解。随访210 d健康生存。结论对IV期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以父母为供体的半相合移植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的、有效的挽救性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V期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儿童IV期神经母细胞瘤生存期短,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 该文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V期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来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例7岁IV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供者为患儿母亲,HLA配型半相合,采用氟达拉滨,马法兰为预处理方案,G-CSF动员的外周血和骨髓联合移植。结果植入成功,移植后+10 d中性粒细胞>0.5×109/L,+11 d血小板>20×109/L。移植后+8 d出现II度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治疗后缓解。随访210 d健康生存。结论: 对IV期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以父母为供体的半相合移植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的、有效的挽救性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