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即假手术组(A组),脓毒症模型组(B组),NAC治疗组(C组)。A组除不结扎盲肠,不刺穿盲肠外,余操作同B组;B组成功后不做任何处理;C组NAC治疗组,盲肠结扎穿孔后大鼠立即经尾静脉给予NAC 150 mg/kg体重。各组大鼠在术后6、12、24 h分次处死,每次10只,取下腔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取肝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血清ALT、AST水平B组、C组二组12 h后明显上升,ALT水平在12 h以后B组显著高于C组[(132.80±12.36)U/L比(87.40±10.22)U/L;(284.60±26.47)U/L比(156.60±13.56)U/L],AST水平24 h B组显著高于C组[(308.60±30.42)U/L比(175.60±17.67)U/L];B组大鼠血中炎性细胞介质水平显著升高,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为165.41±20.14,325.36±42.20,578.40±61.70;白细胞介素(IL)-1β为(128.24±17.21),(298.24±32.02),(302.36±46.26)肝功能与形态出现损伤性变化;C组血中炎性介质水平明显降低,TNF-α为(142.25±18.72)、(232.32±30.24)、(342.20±44.55)ng/L;IL-1β(96.41±16.3)、(164.30±26.18)、(201.47±40.56)ng/L肝功能与形态损伤减轻。结论NAC对大鼠脓毒症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机体炎症介质的释放引起。  相似文献   
2.
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对大鼠供肝冷缺血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已酮可可碱预处理供者及肝脏对供肝冷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按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 4组 :对照组、供者预处理组 (实验 1组 )、供肝预处理组 (实验 2组 )、供者及供肝联合预处理组 (实验 3组 ) ,预处理使用己酮可可碱。各组动物均在供肝冷保存 6h后行原位肝移植 ,门静脉血流恢复后第 30min、3h及 2 4h取门静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的水平。结果 门静脉复流后 30min、3h时血清TNF α水平 ,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 1组及实验 2组 (P <0 .0 5) ;30min及 3h时血清GST水平 ,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 1组及实验 2组 (P <0 .0 5) ;30min及 3h时血清ALT水平 ,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1组及实验 2组 (P <0 .0 5) ;2 4h时前述各指标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 2组 (P <0 .0 5) ;30min时血清AST水平 ,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 1组及实验 2组 (P <0 .0 5)。结论 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对供肝的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小剂量DDP、5-Fu联合力尔凡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1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5-Fu350mg/m^2,慢速滴注共28天,DDP3.5-7.5mg/m^2、每周4次,连续4周。B组:化疗药物同A组,力尔凡20mg静脉滴注,28天。结果 A组27例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8例,总有效率(CR PR)29.63%。B组24例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0例,总有效率58.33%。不良反应低。结论 以小剂量DDP、5-Fu联合力尔凡治疗恶性肿瘤有高效低毒的特点,颇适宜于年老体弱的晚期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自1983年元月至1993年12月用酒精保存同种异体骨治疗骨巨细胞瘤60例,主张对肿瘤较小、骨壁完整者采用肿瘤彻底搔刮,75%酒精灭活,异体骨柴植人。对肿瘤较大、骨壁菲薄或不完整者应行大块植人或半关节置换以保留肢体功能。经2年以上随访引例,治愈率达87%。酒精灭活可杀死残存的肿瘤细胞,使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脱水而凝固。同时彻底刮净异体骨髓,减少术后反应,预防肿瘤复发。它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赵永福 《哈尔滨医药》2014,34(2):124-125
目的 研究并分析口服胺碘酮联合坎地沙坦在治疗转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并维持窦性心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转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方法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25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期间以口服胺碘酮方式进行临床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坎地沙坦联合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以及随访1年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时间内疗效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胺碘酮联合坎地沙坦是治疗转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疗效确切,控制复发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应用RNA干扰技术下调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COL8A1的表达,通过观察癌细胞的体外增殖、侵袭能力,研究调节COL8A1表达对肿瘤细胞药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Western Blot分析干扰前后Hca-F细胞中COL8A1的表达情况.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干扰前后Hca-F细胞的侵袭能力.用MTT法分析干扰前后Hca-F细胞的增殖情况及其对右旋柠烯(D-limonene)的药敏性.结果 Hca-F/RNAi细胞中COL8A1的表达与未给予RNA干扰处理的对照组及RNA干扰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下调;该细胞的增殖及穿过基质胶的侵袭能力下降;同时上调该细胞对D-limonene的药敏性.结论 小鼠肝癌细胞中COL8A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密切相关,可能为肿瘤的化学治疗提供新靶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COL8A1 on the proliferation, invas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murine hepatocarcinoma cell line Hca-F, we used an RNA interference (RNAi) approach to silence COL8A1 expression. Method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OL8A1 in HcaF/siRNA cells were assess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RNAi on Hca-F cell invasion in vitro was demonstrated by ECM invasion assay. The in vitro proliferative ability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COL8A1-deficient cells were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COL8A1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COL8A1/siRNA cells after 30h transfection, compared with both the RNAi control and the Hca-F cells. The reduced COL8A1 expression also attenuated the proliferative, invasive ability, as well as increased drug sensitivity of Hca-F/siRNA cells. Conclusion Our curr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xpression of COL8A1 functionally mediates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invas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and i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therapeutic anti-cancer drugs.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洛铂联合5-FU与亚叶酸钙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未经化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以下方案化疗;洛铂50mg,静脉滴注,2h;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2h,d1~d3;5-FU400mg/m^2,静脉推注,d1~d3;5-FU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22h,d1~d3。每21d重复。完成2个周期后行疗效评价。结果:可评价疗效病例37例,其中CR1例,PR16例,SD15例,PD5例,总有效率为45.9%(17/37)(95%CI为30%~63%),其中初治患者的总体疗效为68.2%(15/22),复治患者中总体疗效为13.3%(2/15);中住疾病进展时间为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下降Ⅲ,Ⅳ度为21.1%,血红蛋白下降Ⅲ,Ⅳ度为10.0%,血小板下降Ⅲ度为3.3%,未发现Ⅳ度反应。结论:该联合方案显示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与其他含铂方案相比,洛铂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