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腹途径腹腔镜在膀胱阴道瘘修补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子宫全切除(n=6,均为开放手术)或宫颈癌根治术后(n=1)致膀胱阴道瘘患者共7例,年龄42~57岁,所有瘘口均位于输尿管嵴以上,瘘口直径0.5~3.5 cm,尿瘘病史3个月~5年余,其中2例既往有1~2次经膀胱修补失败病史。采用经腹腹腔镜下膀胱阴道瘘修补术,直视下放置操作通道,其中5例瘘口较大或复发性膀胱阴道瘘采用大网膜填充膀胱与阴道之间的间隙。术后留置尿管2~3周。结果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0~280 min,出血量50~150 ml,无输血,术后拔除尿管后尿瘘消失。随访6~54个月未出现尿瘘。结论经腹腹腔镜修补高位膀胱阴道瘘微创、有效,尤其是复发性病例,但尚需更多临床资料论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胡桃夹征(NCS)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胡桃夹征致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均采用左肾静脉造影 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术后分别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选择性左肾静脉造影和(或)CT及MRI等检查。结果术后左肾静脉狭窄管腔扩张,血流恢复通畅。术前彩超显示左肾静脉狭窄段内径为1.1~2.9mm,平均(2.1±0.2)mm,术后为4.8~8.0mm,平均(6.5±0.6)mm(t=10.74,P=0.00);术前狭窄段血流速度为44~200cm/s,平均为(108.0±31.6)cm/s,术后22~49cm/s,平均为(33.3±4.15)cm/s(t=4.58,P=0.00),均有统计学意义。除1例患者术后复查仍表现为左精索静脉曲张外,其余患者精索静脉反流消失,5例血尿及2例蛋白尿患者术后1周复查尿常规正常。结论经皮左肾静脉支架置入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近期效果明显,我们认为是目前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首选方法,但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同源异型盒基因EN2 mRNA及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及人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DU145及PC-3细胞,以人前列腺上皮RWPE-1细胞为对照,采用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细胞中的同源异型盒基因EN2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RT-qPCR分析显示,与RWPE-1细胞相比,EN2 mRNA在LNCaP细胞中的表达上调35倍,在DU145及PC-3细胞中的表达上调4.6及4.9倍。Western blot分析显示,RWPE-1细胞中未见EN2蛋白表达,LNCaP细胞、DU145细胞及PC-3细胞中EN2蛋白高表达。结论:同源异型盒基因EN2 mRNA及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表达增高,提示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SVC)患者精索静脉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与精子数量和活动率的关系。方法选择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SVC)患者16例做为试验组(n=16),选择正常生育能力患者16例做为对照组(n=16)。采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两组左侧精索静脉及外周静脉血清NO的含量。应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技术监测试验组各项精液指标。结果 1.试验组左侧精索静脉血清NO含量为(120.90±10.60)μmol/L,外周静脉血清NO含量为(84.26±12.65)μmol/L。对照组左侧精索静脉血清内NO含量为(78.33±13.37)μmol/L,外周静脉血清NO含量为(74.17±15.32)μmol/L。试验组左侧精索静脉血清NO含量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左侧精索静脉血清NO水平与精子活动率水平呈负的直线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密度与左侧精索静脉血清NO水平不呈直线相关性。结论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左侧精索静脉血清NO含量增高,并与精子活动率呈负相关,但与精子密度不呈直线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孤立肾结石梗阻致急性肾损伤的病因、急诊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婴幼儿孤立肾结石梗阻性急性肾损伤病例资料。其中肾结石2例,肾结石并输尿管结石5例,输尿管下段结石4例(合并膀胱多发结石1例);阳性结石5例,阴性6例;术前平均血尿素氮(BUN)(21.85±8.88)mmol/L;平均血肌酐(Cr)(276.73±127.52)μmol/L,结石直径(8.64±202.64)mm。结果本组3例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中1例自行排出结石;1例3个月后肾积水加重,予输尿管钬激光碎石及双J管内引流术;1例于保守治疗出院后1个月因再次无尿行急诊开放手术。全组病例中,行急诊开放手术3例;急诊输尿管镜下双J管内引流术6例,其中4例行二期输尿管镜碎石术。全组11例均治愈,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15个月,结石排净率为100%,均肾积水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婴幼儿先天性孤立肾结石梗阻性急性肾损伤,应首选急诊微创手术治疗,及时解除梗阻,恢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开放手术治疗的取石方法。方法对63例复杂性肾结石或并发肾盏中小结石患者采用肾盂、肾后唇切开取石。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取出结石,术中不阻断肾蒂,术后并发尿漏3例,结石残留5例。结论肾盂、肾后唇切开取石具有显露充分,结石取净率高,损伤少等优点,尤其适合于肾内肾盂鹿角状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赖彩永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10):149-151
鹿角状结石的临床治疗至今仍存争议。随着现代泌尿外科技术的进步和完善,鹿角状肾结石的治疗原则逐渐向微创、联合治疗方向发展。本文综述鹿角状肾结石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开放手术治疗的取石方法。方法对63例复杂性肾结石或并发肾盏中小结石患者采用肾盂、肾后唇切开取石。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取出结石,术中不阻断肾蒂,术后并发尿漏3例,结石残留5例。结论肾盂、肾后唇切开取石具有显露充分,结石取净率高,损伤少等优点,尤其适合于肾内肾盂鹿角状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镜碎石术后留置尿管常规石蜡油润滑、10~15ml水囊充盈后发生尿管脱落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接受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15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实验组留置尿管前使用生理盐水润滑,水囊注水7m1;对照1组留置尿管前使用石蜡油润滑,水囊注水10ml;对照2组留置尿管前使用石蜡油润滑,水囊注水15ml。观察并记录上述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发生尿管脱落的现象。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尿管意外脱落。对照组1及对照组2发生尿管意外脱落分别为4例和8例。经统计学分析,三组尿管脱落发生率差别有显著意义(x2=8.67,P=0.013)。结论腔镜手术术中留置尿管使用生理盐水润滑,水囊充盈生理盐水7ml,能有效避免尿管意外脱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