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肺栓塞时心肌血流灌注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肺栓塞(APE)后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心脏肌钙蛋白T(cTnT)与肌红蛋白(Mb)含量变化,探讨心肌血流灌注在急性肺栓塞继发心肌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介入方法经导管注入自体血栓选择性栓塞肺动脉,建立不同栓塞面积的急性肺栓塞动物模型。监测栓前、栓后5、30min,1、2h冠状动脉血流量变化及栓后4h血清cTnT与Mb含量。结果急性肺栓塞后血清cTnT与Mb含量升高。急性肺栓塞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下降,肺血管栓塞后15~30min降至最低值,30min后趋于平稳。右冠血流量下降程度与肺栓塞面积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及血清心肌结构蛋白含量升高为急性肺栓塞继发心肌缺血改变提供了直接证据。急性心肌缺血严重影响急性肺栓塞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保肝宁对HSC中NF-kB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保肝宁对肝星状细胞内 NF- k B活性的影响。方法 :给正常wistar大鼠灌胃保肝宁煎剂 7d,制备含药血清 ,将 1 0 %的药物血清培养基加入体外培养的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作用不同的时间 ,细胞增殖检测采用 SRB法 ,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采用 ELISA法 ,NF- k B、Ik B含量采用 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 :复方保肝宁可显著抑制 HSC的增值、降低 Ik B的磷酸化及NF- k B的表达 ,明显降低 HSC分泌 IL- 6的水平 ( P<0 .0 1 )。结论 :中药复方保肝宁对体外培养 HSC内 NF- k B、Ik B表达有抑制作用 ,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一直是世界医学的难题.本研究选择用双倍剂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阻滞剂(ARB)治疗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失败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观察其临床效果. 方法 本试验为开放性自身对照临床研究.19例入选病人,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已排除继发性肾损害的可能.患者中病程最短为7个月,最长达24个月,均属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者.肾脏病理情况:微小病变型肾炎3例,系膜增生型肾炎3例,IgA肾病2例,膜性肾病4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4例.治疗方法 :11例使用缬沙坦(80mg/片),8例使用氯沙坦(50mg/片),从每日1片开始,2周后剂量增至每日2片目标剂量,自达到目标剂量起临床观察3个月.观察指标:用药前及用药后每2周检测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清钾、钠、氯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常规观察并记录患者水肿情况和右上肢血压;全程进行不良反应监测.按尿蛋白减少的量和降低的幅度作为疗效的评定标准:完全缓解:经治疗后尿蛋白阴转,定量检查<0.2g/d;显著缓解:治疗后尿蛋白定量≤1g/d,或虽>1g/d,但比治疗前减少≥50%;部分缓解:治疗后尿蛋白定量≤3g/d,或虽>3g/d,但比治疗前减少≥50%;无效:治疗后尿蛋白无明显改善.统计数据分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方法 血清蛋白水平:ARB治疗前患者血清白蛋白检测值为16.35~31.84克,平均26.96±4.72克;观察期结束时血清白蛋白值为24.71~38.82克,平均31.75±3.57克,治疗前后均值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尿蛋白定量:治疗前检测值为3.53~7.82克,平均4.65±1.03克;缬沙坦或氯沙坦治疗后3个月检测值为1.75~5.49克,平均2.84±1.76克,治疗前后均值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疗效情况:所有病例中无1例完全缓解,显著缓解5例(26.3%),部分缓解11例(57.9%);无效3例(15.8%),将前三项视为治疗有效,则有效率为84.2%. 仅1例出现短期低血压症状.结论 对于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使用双倍剂量ARB治疗可减少尿蛋白排泄量,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 TET)对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细胞侵袭潜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OSCC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药物处理)、低剂量组(10μmol/L TET)、中剂量组(20μmol/L TET)、高剂量组(30μmol/L TET)。采用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测定各组细胞的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对OSCC细胞分别转染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及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模拟物及抑制剂,均连续转染24 h。采用RT-qPCR检测正常口腔上皮细胞、OSCC细胞以及转染HIF-1α、PD-1、PD-L1模拟物及抑制剂OSCC细胞中HIF-1α、PD-1、PD-L1 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  相似文献   
5.
脐动脉血pH值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pH值评价新生儿窒息及预测窒息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06年1月—2008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健康产妇552例。监测其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分析脐动脉血pH值与生后1 min Apgar评分的关系,分别对脐动脉血pH值及1 min Apgar评分对于预测新生儿窒息并发症进行真实性的评价。结果1 min 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pH值相关(χ2=278.13,P<0.05)。脐动脉血pH值对于预测窒息并发症较Apgar评分有更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pH值异常发生比例与HIE程度有关,随HIE程度的提高而增加(χ2=4.437,P<0.05)。结论脐动脉血pH值能客观评价新生儿出生时的状况,对监测新生儿预后、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窒息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脑炎高压氧治疗前后血清NSE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的变化,旨在评价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方法6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被随机平均分为两组:高压氧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4d进行NSE测定,另有10名健康儿作为正常儿组。也进行NSE测定。NSE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前NSE水平:高压氧组:(19.20±4.62)μg/L;常规治疗组:(19.25±4.23)μg/L;正常儿组:(7.45±2.18)μg/L。治疗后NSE水平:高压氧组:(7.51±2.02)μg/L;常规治疗组:(9.32±2.05)μg/L;正常儿组:(7.28±2.04)μg/L。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前NSE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病毒性脑炎患儿NSE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压氧组下降得更为显著;高压氧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前两者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可更有效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血NSE水平,促使受损脑细胞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7.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焱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14-115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09年6月笔者对临床诊断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40例(48髋)患者分别进行X线平片、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示0期26髋,X线表现正常;Ⅰ期8髋;Ⅱ期14髋,诊断阳性率为45.8%(22/48)。MRI诊断,0期2髋,Ⅰ期26髋,Ⅱ期20髋患者,诊断阳性率为95.8%。结论:MRI是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敏感、特异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在可疑Ⅰ、Ⅱ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时,若X线、CT均匀阴性时,应进行MRI扫描检查,即可早期发现,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9.
保肝宁对HSC—T6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保肝宁对HSC-T6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保肝宁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引进HSC-T6细胞株并传代培养。用复方保肝宁给正常大鼠灌胃,制备药物血清,温育培养细胞。用吖啶橙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结果正常大鼠血清培养组HSC-T6细胞核DNA为黄色或黄绿色均匀荧光,自身凋亡率为(9.67±0.57)%,复方保肝宁药物血清一倍、两倍剂量组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致密浓染的黄绿色染色,甚或见黄绿色碎片,凋亡率分别为(22.73±0.78)%,(23.97±2.5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外培养的HSC具有一定程度的自身凋亡发生,复方保肝宁的促肝星状细胞凋亡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何美霞  谭焱 《现代医院》2007,7(10):27-2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空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尿白蛋白及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UAER值分为正常UAER组(UAER<30mg/d为A组)、早期DN组(30mg/d≤UAER<300mg/d为B组)、临床DN组(UAER≥300mg/d为C组),以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Hcy、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A、B、C组糖尿病病人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不同UAER值糖尿病病人间的血浆Hcy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Hcy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2型DN患者高Hcy血症与尿白蛋白呈正相关,并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控制尿微量白蛋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可通过调节血Hcy水平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起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