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1 病历介绍 患,男,59岁。因腹痛、腹胀、呕吐、无排便排气5d腹痛加重2d入院。既往6个月前曾因患门静脉高压症、脾亢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术中发现门静脉壁厚,考虑门静脉炎。本次住院后第2天,患胃肠减压液呈咖啡色样胃液,解褐色大便,最约200ml。查体:血压120/65mmHg,贫血貌,腹部中度膨隆,无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可见横行手术瘢痕长约20cm,全腹压痛,无明显肌紧张,左中外侧腹部可触及胀大的肠袢,肠呜青消失,腹水征阳性,腹穿抽出虹性渗液。腹平片示:左中卜腹可见数个密度减低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切口直视下切除扩张乳管治疗乳头溢液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01年10月~2005年8月在环乳晕小切口美兰标记直视下切除扩张乳管治疗的3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中病理证实31例为良性病变(主要是导管内乳头状瘤、乳房囊性增生病),行扩张乳管及周围少许乳腺组织切除,1例诊为乳腺导管内癌行保乳手术.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 应用美兰标记切除扩张乳管治于疗乳头溢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许从志  郑良孝 《腹部外科》2006,19(6):375-375
病人:男性,43岁。因腹痛11d伴皮肤黄染并加重8d入院。体检:T37.8℃。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腹肌软,未扪及包块。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区叩击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s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2×109/L,N0.73,L0.27。谷丙转氨酶334U/L,谷草转氨酶146U/L,CA19-9128.5KU/L,CEA(-)。影像学检查:CT提示胆总管下段结石并胆总管上段扩张,胆囊结石。入院诊断: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在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切开取石乳头成形术。术中发现胆总管明显增粗,直径约2cm。纵行切开胆总管,发现其下段有泥沙样胆汁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8月至2007年8月治疗的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癌病例.结果 15例患者中术前确诊4例,第2次手术患者9例,术中怀疑癌变而快速冰冻病理证实2例.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临床诊断困难,病理诊断是减少误诊率与再手术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火针疗法治疗腱鞘囊肿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火针疗法治疗腱鞘囊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至2004年6月治疗的87例腱鞘囊肿病例。结果 全部病例得到随诊,平均随诊期8个月,优良率92.65%。结论 火针疗法是治疗腱鞘囊肿的简单、安全、痛苦小、复发率低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4年9月至2006年11月间因腹部手术后而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的结果。2002年10月以前,以传统方法治疗共29例,作对照组;2002年10月以后,采用皮下置管持续负压吸引的治疗方法,共29例,作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切口内置管负压吸引疗法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间断缝合和切口连续真皮层缝合方法对皮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缝合后皮瓣愈合情况。结果:切口连续真皮层缝合法较间断缝合法出现皮瓣坏死率低(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口采用连续真皮层缝合方法有利于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6岁,因发现双下肢膝周肿物20年,伴胀痛不适2个月到本院就诊。有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家族史。查体,双侧股骨远端,胫腓骨近端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骨性肿物,直径2.5-8.5cm,边界清楚,固定,压痛(-)双膝关节屈伸活动良好,无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0月至2002年11月间收治的12例结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12例中发生误诊的有9例,误诊率为75.0%;X线钡剂灌肠检查的误诊率为66.7%;内镜及病理检查的误诊率为57.0%。结论误诊的原因与本病认识不足,发病率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X线钡剂灌肠及结肠镜征象与结肠癌或溃疡性结肠炎酷似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