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治疗和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良性肿瘤和10例恶性肿瘤均能完整切除,只有3例恶性肿瘤行非完整性切除,其中1例两周内复发于术后28d死亡。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IVP、BUS、CT和MR检查对手术前的准备和受累器官的正确估计非常重要,对复发性肿瘤再次或多次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甚至治愈。  相似文献   
2.
克隆病误诊为阑尾炎分析广西融安县铁路医院钟毓勋桂林市人民医院覃谦,马特关键词克隆病;误诊;阑尾炎克隆病是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最多见于回肠末段,故又称末端回肠炎,也可局限在结肠,或同时累及回肠和结肠,本病在急性期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本文总结我院6...  相似文献   
3.
病史资料;病人,女性,64岁,因反复心慌、出汗、多食、昏迷5年于2006年3月8日入院。病人症状数年来呈进行性加重,昏迷也越来越频繁,至入院时每天昏迷4~5次,发作时有时血糖低至0.9mmol/L。病人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症状:禁食后发生低血糖症状、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进食或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缓解。据病史临床拟诊“胰岛素瘤”,但B超、CT均未发现明显病变;行PET/CT检查示:胰腺钩突见结节样放射性摄取增高影,SUVmax约3.5,CT于相应部位见等密度结节,边缘较模糊。  相似文献   
4.
生长抑素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连续入院的轻型急性胰腺炎病人 14 0例 ,采用摸围棋子的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1)实验组 ,善得定 0 .1mg皮下注射q8h ,连用 5天 ;甲腈咪呱 0 .8g静脉滴注qd ,连用 5天 ;丁胺卡那霉素 0 .6g静脉滴注qd ,连用 5天 ;禁食、胃肠减压、补液。 (2 )对照组 ,不使用善得定 ,其它治疗方法与实验组相同。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治愈 ,没有并发症发生。实验组腹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是 (3 9.72± 2 .0 1)小时及 (8.0 9± 0 .3 0 )天 ,对照组腹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是 (42 .96± 2 .2 2 )小时及 (8.48±0 .3 9)天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使用善得定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方式与疗效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长期随访 10 6例 ,根据结石的部位和分布情况分别选择不同术式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后至随访时间 7~ 99个月 (平均5 8个月 )。残石率 9例 ,长期随访优良率 97.2 %。结论 依据结石原发病灶选择肝叶或肝段切除、解除狭窄和通畅的引流 ,可以减少或降低结石、预防胆管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肝后下腔静脉前右间隙入路行右半肝切除患者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右肝巨大肿瘤患者采用先结扎右肝动脉和右肝门静脉后,再通过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RT)右侧入路逆行解剖结扎肝短静脉(SHVs)和右肝静脉,最后离断肝实质的右半肝切除术。结果:本组患者在分离右半肝动脉、门静脉、肝后下腔静脉和右肝静脉解剖的右半肝切除术中过程顺利。结论:术中并发突发性大出血是右肝巨大肿瘤施行右半肝切除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参与手术的护士,尤其是器械护士则需要娴熟的技术才能紧密配合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覃谦  李洪  王力斌  李君久 《中国医药》2008,3(5):293-294
目的介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3种不同胰-肠吻合法预防胰-肠吻合口瘘的经验。方法我院33例患者采用Child式套入(Ⅰ组)、Child式套入加捆扎法(Ⅱ组)和彭氏捆绑法(Ⅲ组)3种不同的胰-肠吻合方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吻合术。结果3组患者均无胰瘘发生。Ⅰ组1例患者因术后18d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Ⅱ组1例并发吻合口输出袢不完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3周后痊愈,采用保留胃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暂时性胃排空障碍2例;Ⅲ组1例术后因反复发生癫痫而放弃治疗,采用PPPD术并发暂时性胃排空障碍1例。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管选择哪种胰-肠吻合方法,降低胰瘘的发生率主要取决于术者对残胰端的吻合缝合技术,而彭氏捆绑法更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直径≥10 cm)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88年11月~2006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28例原发性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方法、检查手段、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等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肿瘤完全切除率、非完全切除率和未能切除率分别为60.7%(17/28)、21.4%(6/28)和17.9%(5/28).肿瘤完全切除组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64.7%(11/17)和35.3%(6/17).结论 B超、CT、MR以及顺行肾盂和血管造影检查对手术前的准备尤其是受累器官的正确估计有重要意义.而受累器官的联合切除术和再次或多次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1996年6月及1998年8月,我们为2例外伤患儿施行了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术后脾脏存活,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患儿女性,8岁,因“左上腹枪击伤后腹痛3小时”于1996年6月23日入院.诉于3小时前被汽枪弹击伤.后出现腹痛;检查左上腹异物存留而即在全麻下作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胃体前后壁穿透伤,胰体中部穿通,并铅弹存留,行胃修补术及胰体损伤以远胰体尾切除,保留脾脏,术后恢复良好,于16天后出院,2月后复查B超、CT等脾脏大小正常,血象及血小板计数正常.例2,女性,5岁,因“高处坠下致腹痛43小时”于1998年8月14日入院,代…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6岁.在晨起步行约600 m突然出现左下腹部隐痛,约6 h后左下腹部出现肿块并伴随左下肢肿胀,逐渐加重2 d,于2007年3月6日入我院.检查:体温37.5℃,呼吸21次/min,脉搏110次/min,血压90/60 mm Hg.神志清,面色苍白.心律齐,心率112次/min.左下腹部膨隆并触及10 cm×10 cm压痛性肿块、固定、无搏动、边界不清.左下肢肿胀,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