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9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研究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和TNF-α,观察胰、肝、肺、肾的病理变化及胰腺细胞培养液中淀粉酶和PLA2变化。结果:在坏死性胰腺炎和水肿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中,IL-1β、IL-6、IL-2和TNF-α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水肿性和坏死性胰腺炎的胰组织中4种细胞日子都高于正常胰腺组(P<0.01),但两者之间未见明显差别:水肿性胰腺炎分离培养的胰腺细胞上清液中测出IL-6和TNF-α都高于正常胰腺组。结论:急性胰腺炎症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发病机理,其在体内放大作用造成胰腺本身在内的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而且细胞因子的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阑尾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钢  蔡端 《上海医学》2002,25(7):440-441
对我院自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月间误诊、漏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探讨急性阑尾炎误诊和漏诊的原因 ,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月间 ,我院初诊为急性阑尾炎并手术治疗的患者共 90 6例。其中误诊 42例 ,漏诊 16例 ,共 5 8例 ,男 2 1例 ,女 37例 ,年龄 14~ 79岁 ,平均 46 .5岁。临床症状 :腹痛 5 8例 ,恶心、呕吐 16例 ,发热 2 7例 ,腹胀 2 0例 ,合并妊娠 1例。体征 :右下腹压痛 5 8例 ,反跳痛 38例。起病至就诊时间为 2h~ 5d。血常规 :白细胞 >10× 10 9/L46例 ,血红…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回顾性地比较肝细胞肝癌患者在肝切除术前行肝动脉置管化学栓塞术(TAE)和不行栓塞术的治疗效果,用以评估术前TAE的确切作用。 [材料和方法]1.分组:1980.1到1987.12,作者共为138例肝细胞肝癌(HCC)作了肝切除术,其中107例术前不作TAE,另31例术前已在其他医院作过TAE。从这些患者作TAE前的影象学检查和肝功能俭查估计,在作TAE前癌肿均能切除。患者在行TAE后分别被随访7~1245天(130±34天),由于AFP再度升高、肿瘤增大或患者要求而进行了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雌激素受体 (ER)实际表达率 ,为临床使用新一代抗ER药物 (toremifene ,TOR)治疗胃癌提供临床病理依据。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 349例胃癌标本进行ER的检测 ,其中 2 99例用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complex)法 ,5 0例用葡聚糖聚合物技术二步法进行检测。在检测ER的同时也检测 p5 3及PCNA的表达。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ER阳性率分别为 2 .3% (7/ 2 99)及 0 % (0 / 5 0 ) ,p5 3阳性率 37.1% (111/ 2 99)及 4 6 %(2 3/ 5 0 ) ,PCNA 94 .3% (2 82 / 2 99)及 96 % (48/ 5 0 )。结论 胃癌细胞可表达ER但实际表达率很低 ,而且存在质和量的变化。tamoxifen (TAM )及TOR的抗胃癌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局部消融治疗已用于肝肿瘤的处理,其中冷冻消融所产生的冷冻休克,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变异,是潜在致死性并发症,由于消融肝组织中全身性释出坏死分解产物的结果。作者研究电解肝消融的SIRS危机,测定其中血循炎症细胞因子值,以及其中炎性标记物和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7.
乙基叔丁醚对动物局部和全身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君  蔡端 《上海医学》1997,20(5):270-270
为了主人乙基叔丁醚(ETBE)的毒性作用,探讨它的灌注溶解治疗胆固醇结石的可能性。我们做了该药物的动物毒性实验,对比ETBE和MTBE(甲基叔丁醚)对动物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毒性作用。局部毒性实验是对大白兔胆囊进行灌注后,病理观察组织变化。全身毒性实验是通过对小鼠腹腔注射药物的半致死量作对比。结果发现,ETBE对兔的胆囊、胆部属这和十二指肠的损害较MTBE组动物轻。ETBE摇篮腔注射半致死量LD50)  相似文献   
8.
自1882年施行第一例剖腹胆囊切除术以来,一百多年过去了,胆囊切除术已施行达百万余例。1989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逐见推广应用,在某些医院更以取代老的手术方法。为了客观地对比两种方法,作者取洛杉矾 Cedars-Sinai 医学中心于1982~1988年施行的1200例剖腹胆囊切除术作为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对象。在1200次胆囊切除术中,220例(18.3%)需行胆道探查。全组病人平均年龄56.4岁(3~96岁),女性与男性之比为1.5:1,其中38%病人系60~80岁。手术指征主要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极少数病例为创伤和肿瘤。(一)并发症率:共56例,其中胆道并发症40例次,计残余结石10例次、伤口感染或裂开9例次、胆瘘7例次、胰腺炎4例次、大量出血4例次、  相似文献   
9.
由于不知急症手术治疗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何种方法为佳,作者将法国22家外科中心于1978-1988年收治的202例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0.
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红素含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端  张延龄 《上海医学》1989,12(12):709-712
为了探讨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红素共同沉淀成石的规律,本文对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红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胆红素的参数为:总胆红素量(TB)、直接胆红素量(CB)、游离胆红素量(UCB)和游离胆红素百分比(UCB%);而观察胆固醇系的参数为:胆固醇量(Ch)、磷脂量(PL)、总胆盐量(BS)及成石指数(LI)。结果在组间对照研究中发现致石胆汁(70例)中UCB%和LI呈明显负相关,而非致石胆汁(8例)中无此现象。在同组对照研究申发现,当致石胆汁逆转为非致石胆汁后,UCB%和LI间原存的负相关关系随之消失。作者提出“空格占位“论对此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