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自体LAK细胞和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治疗20例晚期肾癌患者。自患者周围血分离到的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经rIL-2短期培养,其NK、LAK活性明显增强并于第5、7天达高峰。当这些LAK细胞与rIL-2过继回输给同一患者后,病人周围血NK、LAK活性明显增加(P<0.0l),NK比率、IL-2受体表达明显增加(P<0.05),提示对肾癌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组病人获部分缓解(PR)l例,轻度缓解(MR)3例,平均缓解期5个月。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病人能耐受,表明LAK/rIL-2疗法是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晚期肾癌的免疫治疗胡增轩,张秀芹,沈家立(外科学教研室山东省泰山荣军康复医院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晚期肾癌对传统治疗方法无满意疗效。免疫治疗为改善肾癌的预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l简史肾癌的免疫治疗受启发于肾癌转移灶的自发消退。文献报道晚期肾...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12例肾癌组织标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抗瘤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自12例肾癌标本中10例成功地分离到TIL,经4周培养平均扩增85.92倍,表型分析以T淋巴细胞为主,随培养时间延长T4比率逐渐减少,T8比率逐渐增加,培养后TIL抗瘤活性显著增强但对自体肿瘤细胞特异杀伤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初步结果表明TIL治疗肾癌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12例肾癌组织标本肿瘤浸淋巴细胞(TIL)的抗瘤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自12例肾癌标本中10例成功地分离到TIL,经4周培养平均扩增85.92倍,表型分析以T淋巴细胞为主,随培养时间延长T4比率逐渐减少。T8比率逐渐增加,培养后TIL抗瘤活性显著增强但对自体肿瘤细胞特异杀伤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初步结果表明TIL治疗肾癌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