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胆囊癌组织中脾酪氨酸激酶(Syk)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胆囊癌组织、10例正常胆囊组织及1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Syk蛋白。结果 10例正常胆囊组织、8例慢性胆囊炎组织及18例胆囊癌组织中Syk蛋白阳性表达。Syk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前两者相比P均〈0.05。Syk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而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胆囊癌组织中Syk蛋白表达下调,且其与胆囊癌的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模型血浆和肾组织内皮素(endothelin,ET)含量变化对肾功能的影响以及应用ET受体拮抗剂PD142893后的变化。方法:假手术组、OJ组及OJ+药物组共32只Wistar大鼠分别于术后5、10、15和20d(每组n=8)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肾匀浆的ET含量,同时测定血清TBIL、肌酐清除率,对肾脏行光镜下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在OJ组和OJ+药物组中血清TBIL含量、血浆和肾组织匀浆中ET含量随梗阻时间延长而明显增加;OJ组在术后5d即表现为肌酐清除率下降,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加重并伴有肾脏病理形态的进行性改变,而OJ+药物组对比OJ组相应的改变出现的较晚;在非药物治疗组中,肌酐清除率与血浆和肾组织匀浆中ET含量呈负相关。结论:OJ时的高胆红素血症是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胆色素对肾脏有直接的毒性作用;OJ引起血浆和肾组织中ET的病理性升高,由其介导的多种生物学效应是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肽类非选择性ET受体拮抗剂PD142893对OJ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胆囊癌的生物学治疗探索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内皮抑素、bFGF及CD34在61例胆囊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胆囊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CD34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它们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内皮抑素在正常胆囊组织及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00%(4/10)及77.05%(4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组织中,内皮抑素的表达强度与其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及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bFGF在正常胆囊组织和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00%(2/10)及67.21%(4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组织中,bFGF的表达强度与其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及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胆囊癌组织中MVD为(76.66±20.15)个/HP,明显高于正常胆囊组织的(29.53±5.03)个/HP(P<0.01).胆囊癌组织中,临床分期Ⅲ~Ⅴ期的MVD为(80.53±17.98)个/HP,明显高于Ⅰ+Ⅱ期的(46.79±5.38)个/HP(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的MVD为(94.60±7.28)个/HP,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8.12±9.24)个/HP(P<0.01);MVD在组织学分级G1[(60.59±14.71)个/HP3、G2[(83.08±15.30)个/HP3及G3E(96.53±6.92)个/HP]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与患者性别及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无关(P>0.05).胆囊癌组织中内皮抑素的表达与MVD有关(P<0.01),bFGF的表达亦与MVD有关(P<0.01).结论 内皮抑素、bFGF及CD34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不同程度的作用.它们的检测可给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恶性程度的判定和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男 ,4 3岁。因腹部刀刺伤 1小时入当地医院行急诊剖腹检查。术中见腹腔内有不凝血约 10 0 0 ml,横结肠中部有一长约 3cm的贯穿伤 ,腹膜后有一边界不清的血肿 ,单纯行肠破裂修补术。术后第 7天 ,患者突觉腹痛剧烈 ,面色苍白 ,血压下降至 85/ 77mm Hg。腹部出现腹膜刺  相似文献   
5.
采用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治疗肝癌患者,总结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在肝癌手术切除中的临床经验.所有患者术中均无Glisson蒂内管道损伤及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所有患者顺利出院.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作为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一种方法,可提高肝癌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Oddi括约肌狭窄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ddi括约肌狭窄是一种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SOD) [1] ,主要因 Oddi括约肌结构异常所致。胆结石通过十二指肠乳头、手术操作致 Vater壶腹损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继发 Oddi括约肌慢性炎症及纤维化均可导致 Oddi括约肌狭窄。为提高其诊治水平 ,现对 1 5例 Oddi括约肌狭窄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7.
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1].目前常采用套入式胰肠吻合术,其中胰肠端侧套入式吻合优于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2].采用胰肠端侧吻合加外层Prolene线连续缝合的PD 31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是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但不包括胰腺、肾脏、肾上腺及大血管的肿瘤[1]。该病解剖部位特殊,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因此临床诊断困难。本文对106例PRT的诊断与治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0岁。1年前无意发现右大腿外侧皮下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无疼痛及任何不适感。3个月后发现肿物逐渐增大、而来院检查。局部查体见右大腿外侧中部皮下有一3cm×3cm×3cm大小的肿物.皮肤颜色无改变,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与皮肤粘连。诊断为皮脂腺囊肿.局麻下行肿物单纯切除。见肿物有完整包膜,切开包膜内有较脆的坏死物。病理报告:皮肤汗腺癌。术后8个月病人感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形状变细.无稀便及脓血便、体重有听减轻、来院复查。直肠指诊:距肛门约2cm。的直肠后壁,可扪及一边界清、表面光滑的巨大肿块.质硬。直肠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2月选取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经皮经肝球囊扩张取石组(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alloon dilation,PTBD)30例、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组(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30例.PTBD组经皮经肝穿刺置入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后行球囊取石,EST组按常规操作.两组术后均常规引流3d.结果 PTBD组及EST组分别有28例(93%)及29例(97%)成功取净结石,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3%及17%.数据采用x2检验.60例无死亡病例.随访2年,EST组胆管结石复发率及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高于PTBD组(x2=6.41,P<0.05).结论 PTBD取石具有与EST取石相近的成功率,且可保留乳头括约肌功能,PTBD可以作为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措施,尤其是对不适于EST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