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功能监测在老年肺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肾功能监测在老年肺心病中的临床意义王靖南,钱桐荪,陈秀玲,吴亚军SIGNIFICANCEOFMONITORINGRENALFUNCTIONINTHEOLDPATIENTSWITHPUL-MONARYHEARTDISEASEWanJing;ian,Qi...  相似文献   
2.
采用火箭电泳法对64例(80例次)肺性病患者进行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测定。合并肺性脑病19例,并与106例健康人及104例其他呼吸疾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正常组、肺性病缓解组、急性发作组、肺性脑病组血浆Fn水平分别为34.27±6.36mg/dl,29.61±4.25ms/dl,15.21±5.20mg/dl,11.82±5.67mg/dl.肺性脑病患者血浆Fn显著降低,并随病情恶化而进一步下降。同时,其含量变化与pH值和PaO2呈正相关,与PaCO2,呈负相关。因此动态观察肺性脑病患者血浆Fn含量可作为判断顶后一项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胸膜间皮瘤14例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健  王靖南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7,17(4):517-517,507
  相似文献   
4.
老年肺心病血液流变性改变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肺心病血液流变性改变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王靖南*白美芝*茅国新*王忠勇*慢性肺心病多伴有血液流变性变化,特别是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其变化尤为显著,且与血气分析有一定相关性。因此我们对89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性和血气分析进行了观察分析。1资...  相似文献   
5.
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特点.方法测定老年肺心病与健康老人、老年冠心病的血流变的各项指标,同时对肺心病患者作血气分析.结果老年肺心病患者的血流变各项指标高于健康老年和老年冠心病患者,差别显著.同时,老年肺心病患者的血流变各项指标与氧分压呈负相关.结论由于肺部感染、缺氧,老年肺心病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明显增高,故应给以综合治疗,即在抗炎吸氧同时给以抗凝治疗方可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报告23例自发性气胸特殊情况的不同临床处理分析:(1)怀疑气胸,病情危重不允许X一检查,通过试验确诊事抽气或行闭式引流;(2)气胸分心分隔及治疗过程中发生双侧气胸,分别对分隔不相通过部分及再发气胸,抽气或行闭式引流术;(3)引流管阻塞及手术切口过大,应更换内径较大引流管有重新缝合切口;(4)支气管纤维镜检查明确为支气管阻塞致肺不张(肺癌2例,支气管内镜结核1例)胸膜粘连,牵拉致创口不易愈合,通过引  相似文献   
7.
8.
陆齐  王靖南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2,22(4):420-420,422
对老年人高血压病65例和健康老年人40例测定其血压和24h尿微量蛋白及尿IgG,计算出其清除率,同时测定常规肾功能,发现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4h尿微量蛋白及尿IgG的排泄率及其清除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并对31例2级高血压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3个月后复查24h尿微量蛋白及尿IgG后,发现该两项清除率和排泄率明显降低。说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常规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定期测定尿微量蛋白和尿IgG,可早期反映肾功能受损情况,而且应用ACEI制剂可降低其损伤性。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84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84例,有效率达69.05%,其中以中央型肺癌及病理学分类中鳞癌的疗效最好。提示,BAI对晚期肺癌及术前,术后肺癌者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为目前较好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 MSOF 162例临床资料分析与年龄、病程、病原菌、酸碱失衡的关系,探索发生诱因及机理,主要是严重感染和缺氧,并提出本病的防治。住院时应定期作各项功能检查及早确诊。治疗首先要纠正缺氧、改善通气功能。积极控制感染时须警惕氨基糖苷类抗生索促发肾衰的危险。对于并发心衰者,为了防止应用利尿剂引起低灌注而促发 MSOF,首选洋地黄制剂,这样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