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6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78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52例)和非糖尿病组(126例),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与NMIBC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复发频次、TNM分期、病理高级别高于非糖尿病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糖尿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膀胱灌注均是影响NMIBC患者复发的相关性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糖尿病、肿瘤大小及膀胱灌注是影响NMIBC患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其中膀胱灌注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NMIBC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能比预期更早出现转移且易出现复发, 应严格随访, 早期全膀胱切除术可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52例行手术治疗的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软镜组(22例)及腹腔镜组(30例),通过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摩西钬激光切除术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徐州市肿瘤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1例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摩西钬激光组35例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组(TURBT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要点及易患因素,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2002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大连医科大学3所附属医院13例术后病理诊断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为腰痛、体重下降和贫血貌;13例术前运用CT进行评估,诊断符合率为23.1%。9例尿培养阳性。病程长(≥1年)者易发展为弥漫型。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容易误诊为肾肿瘤或肾结核;CT是XGP术前诊断及术前评估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前列腺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提升诊断符合率,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回顾2006年2月至2014年9月本院12例诊断为前列腺脓肿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总结其诊疗特点及临床疗效.结果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为寒颤、发热及尿路刺激症状;9例尿培养阳性,培养结果以大肠杆菌为主(7/9),穿刺液培养亦以大肠杆菌为主(8/9),其中4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引流术及5例行经尿道前列腺脓肿电切去顶引流术,术后予以抗感染而控制病情;术后随访3个月,其中单纯抗感染治疗复发2例.结论 直肠指诊、PSA、经直肠超声及CT检查有助于尽早诊断前列腺脓肿,CT可准确反应脓肿的大小、位置及分隔情况,可作为诊断前列腺脓肿的常规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或经尿道前列腺脓肿电切去顶引流术可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BT)联合低剂量调强适形放疗(IMRT)及间歇内分泌治疗(IHT)在中晚期前列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2009年9月~2014年3月采用BT联合IMRT及IHT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16例作为联合治疗组;选择同期单纯采用间歇内分泌治疗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16例随访21 ~ 6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PSA、IPSS评分、尿流率及前列腺体积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5年累计生存率为48.3%,高于对照组的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T植入联合低剂量IMRT及IHT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中晚期前列腺癌治疗可选择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气肿性肾盂肾炎(emphysematous pyelonephritis,EPN)是一种由产气细菌引发的急性坏死性感染性肾疾病,以肾实质内或肾周积气为特点,常导致肾实质弥漫性坏死,易引发感染性休克,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1]。为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以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收集了11例EPN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处理措施以及临床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肾功能(DRF)在成人单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手术前后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诊断为成人单侧先天性UPJO患者32例,术前利用肾动态显像测定分肾功能,将患者分为3组( DRF≥40%I组10例,30%≤DRF<40%II组14例,DRF<30%III组8例)。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并与手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术前患肾DRF≥40%(I组),术后患肾功能平均提高(2.18±3.25)%,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463);术前患肾30%≤DRF<40%(II组),术后患肾DRF平均提高(11.37±3.8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DRF<30%(III组)术前术后平均DRF分别为(22.18±2.73)%和(24.35±3.5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DRF能预测UPJO解除梗阻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30%≤DRF<40%患者术后肾功明显改善,DRF≥40%与DRF<30%患者术后肾功能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保留膀胱术后联合髂内动脉介入化疗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 2013年8月徐州市肿瘤医院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辅助全身化疗及髂内动脉介入化疗5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为髂内动脉化疗组(A组19例)和全身化疗组(B组32例),比较两组5年累计生存率、膀胱保留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同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髂动脉化疗组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A、B两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6.5% 和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A组膀胱保留率为78.9%(15/19)高于B组62.5%(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A组患者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相关因素分析显示T2期及单发肿瘤的患者适合于髂内动脉化疗。结论 与GC方案全身化疗相比,保留膀胱术后髂内动脉化疗在保证生存率情况下,具有膀胱保留率高、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合理选择运用;影响髂内动脉化疗预后的主要因素有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肿瘤数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