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切除大鼠85%肝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大鼠 85 %肝切除致急性肝功衰竭模型。方法 通过单纯结扎法和双重结扎法切除大鼠肝左叶、中叶和右上叶 ,建立急性肝衰模型。观察肝功改变和术后 12h生存率。结果  12h生存率结扎法是 4 / 5 (2 6 7% ) ,双重结扎法为 14/ 15 (93 3% )。肝衰组肝功改变显著 (与对照组相比P <0 0 5 )。结论 术中失血是单纯结扎法造成大鼠死亡原因 ,双重结扎法可以减少术中出血 ,提高了大鼠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8岁。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伴腹胀,一周左右症状自行缓解,但仍有反复,无恶心及呕吐。4日前疼痛再次加重,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于2009年9月8日入我院。体检:体温36.5℃,脉搏82次/min,血压145/102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18次/min。心肺正常,腹平软,未触及肿块,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肝功、肾功未见异常,CA19-9为3.85 U/ml。彩超示胰腺回声欠均匀,胰管偏宽,左上腹囊性占位。CT示胆囊炎,胰尾部占位。  相似文献   
3.
辅助肝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性肝脏移植 (auxilarylivertransplantation ,ALT)系指在保留患者肝脏或部分肝脏的情况下 ,将供体肝异位或原位植入受体内 ,以使肝功能衰竭病人得到临时的支持 ,或使原肝缺失的代谢、解毒功能得到代偿。早在 195 6年Good -rich等就提出了紧急异位辅助性肝移植为急性肝功衰竭提供过渡支持作用的设想。Absolon于 196 4年进行首例人的辅助性异位肝移植。在 6 0~ 80年代 ,由于临床效果不满意 ,而渐受冷落。80年代末到 90年代 ,由于辅助性肝移植 (ALT)术式的不断改进 ,新的免疫药物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门静脉动脉化异位辅助肝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和肝动脉血供对移植肝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切除85%肝脏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n=20),异位辅助肝移植门静脉动脉化加肝动脉血供建立;B组(n=20),异位辅助肝移植门静脉动脉化;C组(n=10),为对照组。观察肝衰组和移植组大鼠生存情况、肝功能变化、残肝和移植肝病理结构改变以及肝动脉血供对移植肝早期功能影响。结果 A组和B组大鼠2周生存率分别是85.7%和64.3%,C组大鼠48h存活率为0。移植肝再灌注后,A组胆汁分泌率比B组明显增高(P<0.05),术后2周内,A组血清ALT、GGT、Tbil值显著降低(与B组比较,P<0.05)。移植术后14天,A组和B组残肝细胞都明显增生,肝功能恢复正常,而移植肝开始萎缩,肝细胞变性,汇管区有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辅助肝移植门静脉动脉化为急性肝功能衰竭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作用,使原肝再生,肝功能恢复正常,而移植肝逐渐萎缩丧失功能。在大鼠辅助肝移植中,肝动脉血供有助于改善移植肝早期功能,防止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36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结果,探讨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991—2006年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普外科采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产生的原因。结果 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36例.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5例(3.7%),切口内出血2例(1.5%),甲状旁腺损伤3例(2-2%),喉上神经损伤1例(0.7%)。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适麻醉方式,运用综合无血手术野操作,能够预防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Glisson蒂横断式原位肝切除在肝细胞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由同一医疗组手术治疗的71例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Glisson蒂横断式原位肝切除37例,常规肝切除术34例.结果 两组病人均无肝性脑病出现,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年内死亡率及术后腹腔出血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isson组术中出血量(325.7±32.60) ml,顽固性腹水2例,胆汁漏1例,肿瘤切缘阳性1例术后第3天及第7天ALT、ALB、TBIL及术后住院日(10.95±0.3592)d均优于传统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isson蒂横断式原位肝切除术较常规肝门阻断式肝切除出血量少,更容易确定肝切除界面,术后肝功能恢复快,胆汁漏及切缘肿瘤阳性率低,可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而未明显延长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丹参对移植脾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套管法建立大鼠脾移植模型。分别用丹参加乳酸林格液、WMO-1号液、丹参加WMO-1号液灌注保存移植脾;保存2h后重建移植脾血供:再灌注3h后切取移植脾。比较三组移植脾的阳性凋亡细胞数、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免疫阳性微血管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值和丙二酰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丹参加WMO-1号液灌注保存组移植脾的阳性凋亡细胞数、ICAM-1免疫阳性微血管数、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活力值显著增高(P〈0.01)。结论:丹参通过抗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降低ICAM-1表达等机制对移植脾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近5年收治的127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plug mesh定型产品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全部病例治愈,平均手术时间40min,平均住院4.6d,随诊6~24个月,仅1例复发(复发率0.8%)。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完全符合生理解剖的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及适应证宽等优点,适用于老年患者,尤其II型以上疝。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8岁,因“腹胀不适伴便秘40余年”于2011年3月1日入院。该患者于4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不适.  相似文献   
10.
套管法大鼠异位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一种简单方法建立大鼠异位脾移植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Wistar大鼠 60只 ,健康雄性 ,随机平均分成供体组和受体组。切取供脾时 ,保留腹腔干和门静脉。游离并保留受体大鼠的左肾血管 ,切除左肾。用2 2G聚乙烯管做内置管 ,将供体腹腔干与受体肾动脉连接、固定。用 1 7G聚乙烯管袖套法将供体门静脉与受体肾静脉连接、固定 ,重建移植脾血供。术后观察并评估大鼠生存状况及移植脾形态学变化。结果  30次移植手术全部成功 ,手术时间 55min± 5min。多数大鼠生存良好 ,本组 4例发生并发症死亡 (1例死于血栓 ,2例死于胰腺炎 ,1例死于腹腔感染 )。移植脾术后早期肿胀 ,然后逐渐缩小 ,最后形成包裹脾 ,被受体吸收。光镜下 ,1周内移植脾动脉周围淋巴鞘逐渐增大 ,红髓区细胞数量逐渐增加。至术后 1 4日 ,坏死灶已遍布移植脾。结论 该模型手术时间短 ,不阻断体循环 ,无须血管吻合技术 ,手术成功率高 (1 0 0 % ) ,可用于脾移植相关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