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10%硝酸银溶液、20%高锰酸钾溶液和10%氯化钠溶液治疗新生儿脐肉芽肿的效果和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将81例新生儿脐肉芽肿病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相同的综合治疗和护理,硝酸银组28例用棉签蘸10%硝酸银溶液灼烧肉芽肿,每次10~20秒,两天1次;高锰酸钾组28例用棉签蘸20%高锰酸钾溶液灼烧肉芽肿,每次10~20秒,两天1次;氯化钠组25例用10%氯化钠溶液棉球湿敷脐部,每次约10~15分钟,两天1次,直至痊愈。结果:3组患儿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0%氯化钠溶液治疗时操作时间较长,患儿家长等候时间长。结论:10%硝酸银溶液和20%高锰酸钾溶液治疗新生儿肉芽肿治愈时间与10%氯化钠溶液比较差异不大,但操作时间短,较为方便,更易于被门诊患儿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 ,第二胎第一产 ,胎龄 39周 ,出生体重 330 0 g,生后发现小儿背侧皮肤上至枕部 ,下至腰部 ,左至腋前线 ,右至腋前线与乳头连线 1 /2处为暗黑色斑 ,边界清楚 ,不规则 ,略高于正常皮面 ,表面粗糙有黑毛 ,伴散在大小不等硬结 ,硬结表面少许脱屑。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散在分布大小不一类似损害 ,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患儿母 36岁 ,1 989年人工流产一次。本次妊娠 3个月“流感”一次 ,发热 39℃ ,服中药三天后好转停药。孕期查甲胎蛋白正常 ,至孕足月因“高龄初产、臀位”行剖宫产。胎盘外观及病理未见异常。出院后随访 ,现小儿生后1 1个月 ,…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脑血流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颅内出血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也是早产儿智力障碍及脑瘫的主要原因之一。颅内出血与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关系密切。当脑血流波动超出其自动调节范围时,可导致脑室管膜下生发层基质毛细血管破裂,造成颅内出血。早产儿脑血流自动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的围生期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2005-2009年我院分娩的新生儿资料,回顾性分析GBS败血症患儿的围生期因素、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 GBS败血症7例,均为早发型感染,检出率为0.113‰.早产儿1例,生后即反应低下、呻吟、呼吸困难;实验室检查:WBC2.6×109/L,N 0.76,CRP 55 mg/L,需呼吸机治疗.足月儿6例,于生后48 h内发病,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精神反应差、青紫、发热、肌张力异常等,其中1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者出现惊厥;实验室检查:WBC 1.9~24.9×109/L,N 0.38~0.88,CRP 17~>160 mg/L,1例需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呼吸.7例均合并肺炎,青霉素联合头孢吡肟或美罗培南治疗有效.结论 我国存在新生儿GBS败血症散发病例,病情严重.应重视围生期高危因素和早期临床表现.尽早行病原学检测,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脑血流及与颅内出血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早产儿脑血流(CBF)特点、影响因素及与颅内出血(PVH.IVH)的关系,探讨预测、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使用Logic 400超声诊断仪对胎龄28~35周早产儿分别于生后24h内、1、2、3、5、7d检查脑血流及颅内出血情况。结果大脑中动脉(MCA)脑血流参数显著高于大脑前动脉(ACA)及基底动脉(BA)。早产儿脑血流速度(CBFVs)随胎龄、日龄增加而增加,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无明显变化。随着平均动脉压增加,舒张期末最高血流速度(Vmin)增加,RI下降。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发展与脑血流参数间无显著关系,出生24h后频谱形态异常改变提示颅内出血发生或发展。机械通气可导致早产儿脑血流频谱改变,从而使颅内出血发生或加重。结论早产儿MCA脑血流参数显著高于ACA及BA,常规监测早产儿脑血流参数不能预测颅内出血,但出生24h后频谱变化.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紫杉类联合铂类化疗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进行研究,均接受紫杉类+铂类方案化疗。分析66例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EA、Cyfra21-1、SCC水平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6例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结果如下:完全缓解(CR)为0例,部分缓解(PR)为22例,肿瘤稳定(SD)为29例,肿瘤进展(PD)为15例,总有效率(ORR)为33.33%(22/66),疾病控制率(DCR)为77.27%(51/66)。疾病控制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yfra21-1水平相比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6例患者毒副反应大部分为Ⅰ-Ⅱ级,除脱发外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9/66),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4/66)。结论:紫杉类联合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一定临床疗效,其可使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水平下调且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颅内出血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也是早产儿智力障碍及脑瘫的主要原因之一.颅内出血与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第二胎第一产,胎龄39周,出生体重3300g,生后发现小儿背侧皮肤上至枕部,下至腰部,左至腋前线,右至腋前线与乳头连线1/2处为暗黑色斑,边界清楚,不规则,略高于正常皮面,表面粗糙有黑毛,伴散在大小不等硬结,硬结表面少许脱屑.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散在分布大小不一类似损害,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根据本院儿科研究生教学情况,对分子生物学实验及临床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经验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建立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常见念珠菌的多通道分子信标荧光聚合酶链反应(MQ-PCR)检测体系,实现新生儿IFI病原体的早期检出,并探讨患儿不同部位念珠菌检出率的差异。 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34例临床诊断为脓毒败血症并疑似IFI新生儿的血液、深部痰液和咽拭子标本;常规行血培养及微生物鉴定,并应用MQ-PCR体系对3类标本进行念珠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念珠菌阳性检出率和检测时长。 结果本研究MQ-PCR体系检测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检出下限均为50 FU/ml,线性检测范围为5 × 101~1 × 105 CFU/ml,且MQ-PCR体系所检出细菌与其他14种常见致病性细菌或DNA序列同源性较高的真菌无交叉反应。9例(9/34、26.5%)患儿经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确定为IFI;此9例IFI患儿同一血液样本、自身不同部位(深部痰液、咽拭子)样本行MQ-PCR均检出念珠菌阳性,且检出菌种与血培养完全一致。比较血标本两种方法念珠菌阳性检出率:血培养法为26.5%(9/34),MQ-PCR为32.4%(1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5、P = 0.5)。血培养法念珠菌阳性检出率(26.5%)和相应的自身不同部位标本MQ-PCR法念珠菌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其中咽拭子、深部痰液和血标本中念珠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2%(14/34)、32.4%(11/34)和32.4%(11/34)。MQ-PCR检测血液、深部痰液和咽拭子标本时长分别为3.5(3.2,3.9)h、3.1(2.9,3.2)h和2.7(2.5,2.9)h,较血培养时长[94.0(78,105.8)h]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2.7、P = 0.008,Z =-2.5、P = 0.013,Z =-2.7、P = 0.008)。 结论对IFI新生儿多部位标本应用MQ-PCR检测念珠菌,较血培养具备高符合率及快速检出的优点,利于新生儿念珠菌定植及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