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开化  贺元茂  梁晖  张继荣  赵卫 《贵州医药》2003,27(11):1017-1017
硬膜外粘连是椎管内手术的主要并发症 ,是术后症状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预防硬膜外粘连方法较多 ,然而它们都有不同的缺点。 1 997~ 2 0 0 0年我科收治椎管内手术病人 87例 ,采用玻璃酸钠病人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自 1 998~ 2 0 0 0年以来 ,我科 87例被诊断为单一节段单侧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挟窄病人接受了开窗椎间盘摘出术及椎管成形术 ,其中 ,男 4 8例 ,女 39例 ,年龄 1 7~ 6 2岁 ,平均 4 9 5岁 ,椎间盘摘出 4 1例 ,椎管成形术 4 6例 ,所有病人术前均接受CT或椎管造影或MRI检查 ,术后 75人门诊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大脑运动皮层兴奋性(MCE)理论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PSD﹚的中西医疗效机制,为临床中医脑病的相关机制研究探索一条新研究思路。方法整群2015年5月_2016年6月期间就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门诊以及住院病人66例,随机分为rTMS加氟西汀治疗组和单纯氟西汀治疗作为对照组各33例,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所有病人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肝气郁滞型证候评分以及运动阈值(MT)的变化以及两组间治疗后左侧MT值变化。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PSD病例左侧MT值治疗前均值(63.56±9.99)%,治疗后(47.84±8.75)%;HAMD评分治疗前(25.67±2.83﹚分,治疗后(16.56±4.29﹚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14.72±1.37﹚分,治疗后(6.59±2.24﹚分,3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两组MT值:治疗组(44.52±8.09﹚%;对照组(51.27±8.16﹚%。治疗后两组左侧MT值下降组间近似概率,P<0.01。显示rTMS治疗组MT值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MT值和患者抑郁状态、中医证候积分之间呈同步下降趋势,提示左侧大脑MCE降低与PSD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高频rTMS刺激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C﹚可提高左侧半球MCE,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中医证候,这与中医气机升降和平衡理论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结果:656例患者中总治愈率为98.17%,复发2例。结论: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调压式分流管在脑积水治疗中的优点。方法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18例不同类型脑积水病人。依据病人年龄、病因、影像学检查及腰穿测脑脊液压力作为病人初始开放压力技术后调压的依据。结果术后调压次数2~6次,平均2.3次。术前临床症状在术后均得到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可减少分流过度或不足等并发症,特别适合婴幼儿、老年人、正常压力及特殊类型的脑积水病人。  相似文献   
5.
重叠延伸PCR法在合成人骨保护素N端编码序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获得人骨保护素(OPG)N端D1-D4结构域编码序列。方法:OPGN端D1-D4域仅由2个外显子编码。采用改良方法自人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以此DNA作为模板,PCR分别扩增OPG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3,并使外显子2的3’引物和外显子3的5’引物具有相互重叠的一段序列。以2种PCR产物的混合物作为模板,采用重叠延伸法再次进行PCR,扩增产物克隆于载体pGEM—Teasy进行序列分析。结果:PCR扩增得到N端编码序列,序列分析证实该序列完全正确。结论:重叠延伸PCR法合成人OPGN端编码序列的完成为基因工程研制有生物活性蛋白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指再造的方法 及术后再造指的外观和功能.方法 采用足拇甲瓣、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趾等方式治疗手指缺失65例,其中再造拇指42例、示指12例、拇示指联合再造11例,共76指.结果 65例再造指全部成活,按上肢功能标准评定[1]:再造拇指优62指、良8指、可6指,结论 足趾移植再造是治疗手指缺损较为的理想方法 .可获得相当满意疗效,且供区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出血病人血清sICAM-1、MDA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病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分别测定80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sICAM-1、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脑出血病人血清sICAM-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ICAM-1、MDA在轻、中、重型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72 h内不同发病时间各组sICAM-1、MDA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25 h~48 h组为最高;急性脑出血病人血清sICAM-1、MDA两指标之间呈高度的正相关.结论急性脑出血白细胞黏附、机体氧化应激增强,病人血清sICAM-1、MDA明显升高,二者关系密切,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损伤的病理过程;急性脑出血sICAM-1、MDA水平的高峰期在25 h~48 h;且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病灶体积增加而增高,可作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保留胫后动脉的改良小腿内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改良小腿内侧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皮肤缺损共计46例。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存活,创面均得到很好修复,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改良小腿内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皮肤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并辅以初步生物学验证探讨乌梅含漱液治疗尿毒症口干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从乌梅含漱液中筛选出124 个活性成分,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TTD、 DrugBank 等数据库检索尿毒症口干症的疾病靶点预测。采用Cytoscape 3.8.0 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治疗尿 毒症口干症潜在靶点”网络,将活性成分与预测疾病靶点的二者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借助R 3.6.3 软件的 ggplot2 包及clusterProfiler 将关键靶点进行GO 和KEGG 富集分析。最后以硫酸阿托品诱导5/6 肾切除大鼠制备 尿毒症口干症大鼠模型为研究材料,采用低、高不同剂量乌梅含漱液干预,从大鼠唾液分泌、唾液腺病理组织 学以及关键靶标蛋白表达等多种指标,进行多个层面的验证性实验,验证前期计算机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计算机模拟实验预测结果表明,124 个活性药效分子作用于46 个关键靶点,其中核心靶点为EGFR、 ESR1、TP53、MCM2、NTRK1、XPO1、FN1、CDK2、CUL3、APP,分子对接结果发现活性成分与ESR1、 CDK2 结合性能良好。靶标主要作用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受体活性及生物化学过程调控等多种生物 过程,参与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及其他等20 条信号通路。生物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乌 梅含漱液的干预后,明显增加了尿毒症口干症大鼠的平均唾液流量,减轻了颌下腺组织受损程度,且增加了分 子对接筛选的靶标ESR1 蛋白的表达量。结论乌梅含漱液的药效分子可能作用于ESR1 核心靶标,通过调节 PI3K/Akt 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药效,为进一步开展乌梅含漱液治疗尿毒症口干症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先天性颅内静脉回流异常所致脑积水的应用价值.方法 2例男性患儿行CT、MRI提示脑室系统扩张,MRV及DSA检查发现颅内静脉窦广泛闭塞.腰穿压力显著升高.手术均采用强生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体外可调压分流术治疗.结果 2例患者术中均将分流阀压力设定为200 mmH2O,术后逐步调低,调低至180 mmH2O均出现不同程度低颅压症状,调高后症状缓解,2例患者术后智力及运动功能显著提高,复查CT提示脑室减小.结论 先天性颅内静脉异常回流导致的高颅压性脑积水非常少见,治疗经验甚少.可调压分流显然是治疗颅内静脉回流导致高颅压性脑积水一种最佳治疗方法,对压力调节,需通过较长时间多次调节来逐步达到一个合适的个体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