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婴幼儿肛瘘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用软质探针从外口插入,仔细寻找内口,然后沿探针放射状切开瘘管表面皮肤,搔刮瘘管腐败组织,松挂单股橡皮筋,瘘口周围松填络合碘砂条,敷料加压包扎,6 d后可行紧线处理。结果 86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10~20 d。78例随访1 a无1例复发,肛门功能正常。结论婴幼儿肛瘘病程较短,以单纯性、低位、直行肛瘘多见。婴幼儿身体生长迅速,创口愈合较快,手术治疗可减少复发及发展为复杂性肛瘘可能。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5岁。左侧腹股沟部出现可复性、枣样大包块2年,并多次嵌顿,诊断为左侧腹股沟斜疝”,于1987年11月16日,在全麻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取外环处横切口长约2.5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外环可容一示指尖,在其前内侧分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4~16d,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有效。结论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与患者自身体质、精神因素、手术种类/术式、创伤大小和饮食改变有关,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预防,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结果 转移性右侧腹痛、右侧腹痛、腰部局限性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仍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发病24h后易发阑尾穿孔.B超不易发现阑尾异常声像.均行手术治疗,晚期妊娠可同时行剖宫产术.延误手术易致流产、早产.结论 转移性腹痛、右侧腹部、腰部局限性压痛仍是诊断该病最可靠方法.B超仍可做为常规检查项目.治疗应以早期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 1997年~2001年,我们采用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加扩肛术治疗陈旧性肛裂200例,全部一次性治愈,切口愈合时间12~18天,经过半年~3年随访,未见复发,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陈旧性肛裂200例,男76例,女124例,年龄17~65岁,病程半年~18年。肛裂部位:后正中位154例,前正中位40例,前后正中位均有20例,其它4例。并发哨兵痔130例,并发肛乳头肥大76例,并发皮下瘘6例。 1.2 治疗方法;肛裂位于前后正中位者选截石位,其它部位分别选左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骶管麻醉或局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1:3瘘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5~14d,平均7d;均经综合治疗后痊愈,愈合时间8~12d;未行肠造瘘及2次手术。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密操作可预防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正确放置引流管及灌洗引流、有效控制感染并应用生长抑素等,有助于吻合口瘘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湿敷联合硝黄解毒汤坐浴对改良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疼痛及愈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进行改良痔外剥内扎术的9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1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利多卡因湿敷联合硝黄解毒汤坐浴治疗,46例)和对照组(单用硝黄解毒汤坐浴治疗,46例)。比较两组肛门疼痛情况、生活质量、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水肿消失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湿敷联合硝黄解毒汤坐浴可缓解改良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概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1.1一般资料18例中男6例,女12例;年龄65~86岁,中位年龄76.5岁。病程5~128,均为完全性直肠脱垂,长度5~15cm;呈牛角样或圆桶状;站立位时均不能完全还纳,其中3例为脱垂肠管嵌顿;并发便秘4例,腹泻2例,正常排便者12例,便时伴出血者3例。合并高血压者6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3例,慢性肺病3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膜外经腹直肌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的体会。方法对需行乙状结肠单腔永久性造口患者采用腹膜外经腹直肌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I期乳头成形术(腹膜外造口),并与同期行腹膜内造口患者比较。结果经过3~60个月随访,47例腹膜外造口患者,发生造口狭窄1例(2.12%),43例患者有排便感(92.3%),并逐渐形成规律性排便。47例腹膜内造口患者中,发生造口狭窄2例,造口段肠缺血坏死2例,肠脱垂1例,腹内疝1例,造口回缩2例,造口旁疝1例,并发症发生率19.57%,12例患者有排便感(25.53%)。结论腹膜外造口可明显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排便功能恢复好,易于对肠造口管理,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5岁。于4月前发现右下腹有一鸡卵大包块,无任何不适。近3月来,包块逐渐增大并伴持续性隐疼,于1987年2月入院。无发烧、盗汗、恶心和呕吐。饮食及大小便正常。平素无腹疼史。月经史正常。体检:于右下腹可触及一鹅卵大包块,有轻压疼及囊性感,稍活动,边缘不甚清楚,表面光滑。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正常。B超报告:右下腹可探及约8×7×6.5cm的囊性包块。血WBC22000个/mm~3,N90%。诊断性穿刺:抽出淡黄色、微混、粘稠、无臭液体,镜检脓细胞(+++)。于1987年2月3日行剖腹探查术。发现包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