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酶消化法从人皮肤标本获得人成纤维细胞(HFs)及人角质细胞(HKs),传代后亚融合时再用酶分离、收获,置于96孔板孵化3天。加用不同浓度局部抗微生物剂(TAA)再培养2天。以中性红染色、洗涤、固定,洗脱后作光密度测定。对HFs以~3H-TdR掺入法测定,作对应比较。实验中还测定记录培养液的pH值及渗透压值。对照组设培养液不含(测定值为100%)及含微量青霉素、链霉素、二性霉素(PSF)组;高、中渗透压组(培养液中加NaCl至  相似文献   
2.
几种临床常用猪皮性能测定和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3.
纤维连接蛋白调理的人表皮角质细胞粘附、迁移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对人表皮角质细胞(EKC)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有无粘附、迁移作用.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FN,对新鲜EKC及体外培养7~10d的EKC进行粘附、迁移功能测定.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α5β1受体在细胞培养前后的表达.结果(1)新鲜EKC在FN调理下的粘附、迁移值明显低于体外培养7~10d的EKC,粘附值分别为(0.9±0.5)%、(37.26±8.34)%(P<0.01),迁移指数分别为17.5±2.5、48.7±3.2(P<0.01).(2)培养1d的EKC及组织块体外培养后增生的表皮细胞,α5β1受体的表达染色阳性;培养7d的EKC及组织块增生表皮外周边缘染色呈强阳性;新鲜EKC染色阴性或弱阳性.结论(1)新鲜EKC与培养7~10d的EKC生物学功能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EKC生物学功能活跃的阶段(培养7d)和部位(组织块边缘增生的表皮细胞)α5β1受体表达最强.(3)体外培养能有效地诱导和激活EKC的粘附、迁移功能,使生物学功能相对静止的EKC变成了功能活跃的EKC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异种 (猪 )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模型中基底膜重塑的变化规律。 方法 将异种 (猪 )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于大鼠创面 ,分别于移植后 1、2、3、4、8、12、16周留取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透射电镜等方法 ,观察基底膜中层粘连蛋白的变化规律及 12周时基底膜的超微结构 ,同时以单纯薄自体皮移植进行对照。 结果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 ,层粘连蛋白的表达高于单纯薄自体皮移植。 12周时复合移植组基底膜清晰连续 ,半桥粒较多且分布均匀 ;薄自体皮组基底膜致密板模糊、不连续 ,半桥粒减少且分布不均。 结论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 ,基底膜中层粘连蛋白表达增高 ,可能有利于复合皮移植后基底膜的重塑 ,增强表皮和真皮之间的连接 ,进而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5.
用3T3细胞作滋养层3周内可获得自体源性培养上皮细胞皮片,已移植于Ⅲ°烧伤病人。这个技术提供1000或更高倍数的扩展和最终能产生足够数量的上皮细胞去复盖大面积烧伤病人。胶原、软骨素-6-硫酸盐合成垫复以半透性硅膜已被用作皮肤替代物。当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简称成纤)长入而重建此人工真皮后,其表面可用薄层自体皮或培养上皮皮片复盖。这种交联的真皮垫在体外可支持人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可望成为人体皮肤的永久性替代品。双层活性皮肤等同物(BSE),它用上  相似文献   
6.
烧伤,尤其严重烧伤,可伴有颗粒白细胞异常。回顾研究1988年1~3月烧伤27例的99个血涂片。创面常规细菌拭子培养,有临床脓毒症者还作血培养。除血涂片外,还作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白细胞中含颗粒和粉红色胞浆的为后期晚幼或更成熟的颗粒白细胞;含蓝色胞浆同时含有颗粒白细胞样颗粒或大紫红色粗颗粒的为更幼稚的颗粒白细胞,包括髓样改  相似文献   
7.
毫米波治疗小面积Ⅲ度肉芽创面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烧伤和外伤可损害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其受损的免疫功能中首要的部分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它的机理尚不清楚。故探讨了烧伤后可伴有的高浓度白介素6(IL-6)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选用5~8周龄C_(57)B1/6 雄性小鼠,分离获得脾淋巴细胞。ConA或LPS_(O55:B5)作为离体培养的有丝分裂原,在加有激活剂或免疫调节剂等不同条件下,用~3H-TdR渗入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IL-2、IL-6含量,分别应用CTLL-  相似文献   
9.
已证实烧伤后嗜中性白细胞胞内杀菌力受损,杀菌力的降低又与脓毒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研究嗜中性白细胞吞噬溶酶体酸化作用的动力学及酸化程度在热损伤后的改变。 6例(4例男,2例女,年龄13~46岁)火焰或热水致伤病人,伤前健康,TBSA 34~62%,其中Ⅲ°面积11~52%。6名健康志愿者(25~40岁)作对照。病人于入院时、住院第2、5、10、20天、出院时及出院后90天抽周围静脉血,分离获得嗜中性白细胞后以含1%胎牛血清的Hank平衡盐液调节至10~7/ml。乙醇固定的金葡菌用萤光素异硫氰酸盐(FITC)标记、滤过、洗涤后,以pH7.4的Hank平衡盐液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抑制机体应激反应的措施,对严重烧伤后血浆中LPS、前炎症细胞因子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30%TBSA深Ⅱ度烧伤模型的SD大鼠分为烧伤立即复苏组(A)和烧伤立即复苏合剂组(B),于伤后不同时相点取外周血分离血浆检测LPS、IL-1α、IL-6、TNFα、IL-8和IL-2、IFN-γ、IL-4、IL-10含量,另设假烧组作为对照(C)。结果 伤后LPS、IL-1α、IL-4、IL-10水平逐渐升高,IL-6、TNF-α、IL-8、IL-2和IFN-γ水平先升高后下降。A组炎症细胞因子和LPS升高幅度较大,其中IL-1α、IL-6和IL-4等升高时间(6h)较B组(12h)早。结论 及时液体复苏和采取抑制应激的措施,能延缓并减轻严重烧伤后炎症反应的发生,降低Th2细胞因子水平并使烧伤48h后Th1细胞因子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