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55年Afzelius首次报道海胆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越来越多地用于对卵母细胞和胚胎内各种细胞器的观察。透明带是围绕在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特殊的胞外基质,具有多种功能;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不同时期的卵母细胞和胚胎中,线粒体的分布和活性不同;细胞连接是细胞之间相互联系的通道,不同时期的胚胎细胞之间连接不同。胚胎的超微结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高热、冷冻会损伤胚胎的超微结构,培养环境不同,胚胎的超微结构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胎儿猝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有关胎儿猝死 (suddenintrauterinefetaldeath)国内尚无公认的统一的定义 ,有关报道大多把胎儿猝死的概念限定为孕 35周后 ,在院常规产科检查及住院分娩 ,胎儿死亡时间明确且自然突然死亡者[1] ;国外对胎儿猝死孕周和内容尚未见明确的定义 ,多归为死胎和死产 (stillbirth)一类 ,而不明原因的胎儿猝死的报道较多。Froen等[2 ] 将不明原因的胎儿猝死 (suddenintrauterineunexplaineddeath ,SIUD)定义为 :指产前胎死宫内 (antepartumfetaldeath ,APFD) ,尸体解剖不能解释死因 ,约占死胎的 2 0 %~ 30 %。胎儿猝死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  相似文献   
3.
共培养是模拟早期胚胎在体内发育环境,延长体外发育时间,提高囊胚获得率的方法.因其可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率,特别是提高反复种植失败(IF)者的妊娠率.尽管有不少争议,近年仍有较多与共培养有关的研究.对共培养系统的改进、应用、作用机制的探讨作介绍.  相似文献   
4.
转化生长因子β与早期妊娠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中胎儿和母体间存在着复杂的免疫调控关系,蜕膜及绒毛作为母体、胎儿间的直接接触面,是发生免疫反应的重要部位。多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具有营养细胞、内分泌、调控滋养层细胞侵入、免疫抑制、防止胚胎被母体排斥等多种功能,在维持正常妊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失调,可能导致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分泌早期子宫内膜共培养体系对早期鼠胚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一细胞期鼠胚与子宫内膜(A冻融、B传代)共培养以及单一培养液培养(C组)。72h后对桑椹期鼠胚用TUNNEL法进行凋亡检测。结果共培养组鼠胚的凋亡率明显低于单一培养组,且不受内膜细胞传代及冻融的影响;共培养组优质胚胎数均高于对照组,而共培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共培养人分泌早期子宫内膜能减少早期鼠胚的凋亡,提高胚胎体外发育的质量,延长体外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6.
杜雪  曹云霞  朱颍  李娟  张媛媛  谢鑫 《安徽医药》2013,17(12):2084-2086
目的 探讨胚胎移植日血清雌激素下降幅度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34例因输卵管因素不孕接受控制性超排卵的IVF-ET新鲜周期,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和胚胎移植(ET)日分别测定血清雌激素(E2)水平,根据ET日E2水平下降幅度分为A、B、C、D、E、F组:A组,E2下降幅度<30%;B组,E2下降幅度30%~40%;C组E2下降幅度40%~50%;D组E2下降幅度50%~60%,E组E2下降幅度60%~70%,F组E2下降幅度≥70%,比较各组间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移植率差异.结果 ET日E2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当下降幅度≥40%时,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IVF新鲜周期中,ET日血清E2下降幅度可预测妊娠结局,推测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能损害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并影响妊娠率,黄体期适当补充雌激素可能有利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不同发育天数囊胚冻融移植后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发育天数冻融囊胚移植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 176例行冻融囊胚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周期135例,比较第5日单囊胚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组、双囊胚移植(double embryo transfer,DET)组与第6日SET组和DET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同是优质囊胚级别的条件下,第5日DET组的生化妊娠率(56.91%)、临床妊娠率(53.25%)以及多胎妊娠率(1.20%)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第5日DET组与SET组的胚胎着床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第6日DET组和SET组(P0.05);同级别以及PGD周期中第5日和第6日SET组相比较,第5日组的生化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均显著高于第6日组(P0.05)。结论在同是优质囊胚的条件下,第5日SET、DET及经PGD诊断的SET妊娠结局均优于第6日。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SOCS)3是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家族中的一员,是对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的蛋白分子,且可被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产生,主要参与负调控白细胞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红细胞生成素等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可调控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正常妊娠的维持与T细胞调节有关,因此,可以认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与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异常及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该文就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因子3对早期妊娠结局的影响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对促进母婴分离初产妇正常泌乳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母婴分离的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收治的产妇纳入对照组,2021年收治的产妇纳入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母婴喂养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依从性和认知程度、初次泌乳时间和平均泌乳量、产褥期并发症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依从性显著提高,认知程度(包括采乳知识、技能、舒适度)评分均明显增加,初次泌乳时间提前,平均泌乳量增加,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护理质量满意度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对促进母婴分离初产妇正常泌乳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改善母乳喂养观念,提升泌乳认知,降低产褥期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与遗传重组的情况.方法 对7名汉族正常人(对照组)和7例汉族无精子症患者,包括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OA)和5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进行睾丸组织精母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联会复合体蛋白3(synaptonemal complex protein 3,SCP3)抗体标记联会复合体,DNA修复蛋白(human mutL homologl,MLHl)抗体定位遗传重组位点.结果 OA组和NOA组偶线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分析粗线期精母细胞MLH1位点数目及分布情况,发现NOA组患者中每个细胞MLH1位点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常染色体上无MLH1位点的染色体数目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含有至少1条染色体臂上无MLH1位点的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增高.分析粗线期精母细胞中SCP3形态时发现,NOA患者中SCP3不完全联会的粗线期精母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无精子症患者减数分裂过程有延迟现象;NOA患者精母细胞遗传重组MLH1位点的数目和分布出现异常,染色体联会不完全现象增加,这些异常事件可能与NOA患者精子发生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