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肽临床结果间的可比性和符合程度,并试图找到不受方法学影响,能反映其在OGTT中动态变化规律的通用参数。方法:选择40名进行C-肽释放试验的患者,同时应用3种不同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检测同一个体在OGTT中各时间点的血清C-肽的浓度,并分别计算服糖后各时间点浓度与其空腹浓度的比值。结果:①血清C-肽测定结果绝对值在任意2种方法间的差异均非常显著(均P〈0.01),且呈高度相关(γ=0.959~0.996)。②服糖后同一时间点的上述比值在任意两方法间均显著相关(均P〈0.01),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血清C-肽的测定结果在不同化学发光法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绝对值差异很大,不能互相通用。而OGTT中,服糖后同一时间点的C-肽浓度与其空腹浓度的比值在不同检测方法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该比值有望成为不同检测系统间互认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脊柱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8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按中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84例。对照组男39例,女45例;年龄30~65 (53.83±9.17)岁;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37例,Ⅱ级47例。试验组男39例,女45例;年龄30~65(54.08±9.00)岁;ASA分级:Ⅰ级32例,Ⅱ级52例。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前给予穴位贴敷,贴敷剂贴于患者的中脘穴、双侧内关穴上持续6 h;24 h后更换,连续贴敷2 d。试验组贴敷剂的药物处方为姜半夏、生姜及丁香;对照组贴敷剂与试验组药物贴在外观及气味上做到最大程度的一致性,成分为面粉及具有10%试验药物浓度的辅料。经第3方采用R3.6.1 Rstudio软件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24~48 h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和恶心呕吐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术前、术后24和48 h的SF-12简易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恶心呕吐程度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48 h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恶心呕吐程度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和48 h的SF-12简易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故障 1 试剂探针漏液。在探针的运行路线上有明显的痕迹。出现漏液后 ,测定重复性明显不好。测定定值血清有时会出现明显偏离。检修 首先观察是那个探针漏液。仔细检查管道有无破损。如果管道完好 ,然后检查相应的注射器 ( PUMP)及电磁阀。一般仪器都配有备用电磁阀 ,如果怀疑电磁阀有问题 ,取下旧的换上备用的 ,如果确定有问题换上新的就不漏液了。如果继续漏液 ,应仔细检查注射器 ,首先观察注射器内有无气泡或空气。正常情况下应是充满水。如果有气泡或未充满水 ,应松开注射器固定螺丝 ,轻轻调整注射器的位置 ,使注射器铁心和管壁保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临床测定结果在几种化学发光检测系统间的可比性和符合程度,并试图找到不受方法学影响,能够反映其动态变化规律的通用参数。方法选择40例做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患者(均未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同时应用三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同一个体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各时间点血清胰岛素的浓度,并分别计算服糖后各时间点浓度与其空腹浓度的比值(简称比值)。结果 (1)血清胰岛素测定结果在任意两系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高度相关(r=0.914~0.993,均P=0.000)。(2)服糖后同一时间点胰岛素的上述比值在任意两系统间均显著相关(r=0.622~0.993,均为P〈0.05),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胰岛素测定结果在不同检测系统间差异很大,虽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不能互相通用。而在OGTT中,同一个体服糖后于同一时间点胰岛素浓度与其空腹浓度的比值在不同检测系统间的差异似乎并不显著,有望成为不同检测系统间互认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洋葱伯克霍尔德氏复合体的分类学、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流行病学、药物敏感性特性、体外消毒剂对其的杀灭作用及临床和环境菌株的异同点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北京地区健康绝经期前女性不同年龄阶段血清I 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 P1NP)和I 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 β?CTX)水平的分布趋势差异并初 步建立两者的参考区间。方法 以北京地区健康绝经期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符合入 组标准的272 名30 ~54 岁女性血清P1NP 和β?CTX 水平进行检测。以5 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30 ~34 岁,35 ~39 岁,40 ~ 44 岁,45 ~49 岁,50 ~54 岁;运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和Kolmogorov?Smirnov Z 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两者的组间分布趋势 差异,确定参考人群的特异年龄段,并应用非参数方法建立参考区间。结果 272 名入组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39?? 51 ±5?? 85) 岁,总体P1NP 与β?CTX 水平呈非正态分布。35 ~39 岁与40 ~44 岁的血清P1NP 与β?CTX 水平分布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 05);进一步将30 ~34 岁及45 ~49 岁水平分别与35 ~44 岁水平的分布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因此将35 ~44 岁年龄段的健康绝经期前女性作为参考人群,由此所建立的血清P1NP 参考区间为: 17?? 95 ~ 65?? 60 ng/ mL,血 清β?CTX 参考区间为0?? 10 ~ 0?? 49 ng/ mL。结论 北京地区35 ~ 44 岁健康绝经期前女性血清骨转换标志物P1NP 和β?CTX 水平分布趋势相对平稳,受变异因素影响最小,两者在此年龄段人群的测定结果适宜作为建立参考区间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健康绝经期前女性不同年龄阶段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I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水平的分布趋势差异并初步建立两者的参考区间。方法以北京地区健康绝经期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符合入组标准的272名30~54岁女性血清P1NP和β-CTX水平进行检测。以5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50~54岁;运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和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两者的组间分布趋势差异,确定参考人群的特异年龄段,并应用非参数方法建立参考区间。结果 272名入组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39.51±5.85)岁,总体P1NP与β-CTX水平呈非正态分布。35~39岁与40~44岁的血清P1NP与β-CTX水平分布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30~34岁及45~49岁水平分别与35~44岁水平的分布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将35~44岁年龄段的健康绝经期前女性作为参考人群,由此所建立的血清P1NP参考区间为:17.95~65.60 ng/m L,血清β-CTX参考区间为0.10~0.49 ng/m L。结论北京地区35~44岁健康绝经期前女性血清骨转换标志物P1NP和β-CTX水平分布趋势相对平稳,受变异因素影响最小,两者在此年龄段人群的测定结果适宜作为建立参考区间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8.
理想肝细胞材料的选择是生物人工肝研究的核心问题,肝细胞的类型包括同种肝细胞,猪肝细胞,肿瘤来源肝细胞,永生化肝细胞,肝干细胞等,本文对不同类型的肝细胞材料的优点、缺陷及其在生物人工肝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疾病过程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 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Treg)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36例PBC患者(PBC组)及15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 T细胞及CD4~+ CD25~+FoxP3~+Treg水平及不同疗效及临床分期PBC患者治疗前后Treg水平变化。结果 PBC组外周血中CD4~+ CD25~+FoxP3~+Treg水平[(3.61±1.82)%]比健康对照组[(9.80±4.70)%]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PBC患者治疗前Treg水平及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可见PBC患者Treg水平与碱性磷酸酶(r=0.257,P=0.03)、IgM(r=0.241,P=0.045)等生化指标呈正相关;CD4~+ T细胞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2,P=0.033)。Treg水平在不同疗效PBC患者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阶段的PBC患者比较仅在第2阶段可见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 PBC患者疾病早期体内Treg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分期,熊去氧胆酸治疗不影响患者体内Treg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永生化人肝细胞系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永生化人肝细胞系(IHCL),评价其作为制备生物人工肝细胞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对原代培养的人肝细胞转染永生化基因猴病毒40大T抗原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建立IHCL。以噻唑蓝法测定IHCL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周期;裸鼠皮肤和肝脏局部接种观察细胞致瘤性;RT-PCR检测肝细胞相关基因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Cytodex3微载体培养IHCL,分析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细胞密度。将IHCL细胞分别与5例重症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共培养,培养前后检测血清中胆红素和尿素氮水平,评价IHCL的解毒功能。结果所建立的IHCL具有原代肝细胞的形态,并具有较好的增殖能力,细胞已经传代超过80次。IHCL细胞以DNA二倍体整数倍方式增殖,细胞倍增周期为38h。裸鼠接种IHCL部位均未见肿瘤生长。RT-PCR检测显示IHCL细胞表达仅α1-抗胰蛋白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谷胺酰胺合成酶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mRNA;蛋白质印迹分析证实IHCL细胞表达这4种蛋白。IHCL细胞可以在微载体上贴附生长,细胞密度可以达到2.86×10^6个/ml。将IHCL细胞与重症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共培养12、24和48h后,血清中总胆红素由(346±94)μmol/L分别下降至(330±97)、(315±97)和(295±100)μmol/L,直接胆红素由(243±70)μmol/L下降至(218±76)、(198±79)和(184±75)μmol/L,24、48h与共培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氮进行性地升高,由(6.6±0.9)μmol/L分别升高至(9.0±0.9)、(9.9±1.1)和(12.5±1.6)μmol/L,3个时间点与共培养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所建立的IHCL细胞系具有正常人肝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主要的功能特性,具备成为生物人工肝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