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7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对烧创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观察口服谷氨酰胺(Gln)颗粒对烧(创)伤及大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将受试患者分为Gln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Gln组口服或管饲Gln 0.5 g·kg-1·d-1,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甘氨酸,疗程均为7 d.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蛋白代谢、免疫功能、肝和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伤后两组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毒素含量、肠黏膜通透性[尿乳果糖/甘露醇(L/M)]及尿氮排量均明显增高;但Gln组用药7 d后血浆Gln浓度与用药前比较增加38.04%(P<0.01).Gln组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升幅分别为21.19%、51.11%、57.54%.血浆DAO活性、L/M比值、内毒素含量及尿氮排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幅分别为47.26%、52.18%、22.22%、27.78%(P<0.05或0.01).两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在用约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用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和便秘等,2~3 d后自行缓解,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Gln能显著提高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减轻伤后肠黏膜受损程度,并能促进机体蛋白合成,降低蛋白分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腹腔内微量脱落癌细胞或微小癌灶(腹腔微转移)是导致大肠癌术后腹膜播散、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大肠癌患者的预后[1].  相似文献   
3.
白藜芦醇对人胃癌细胞凋亡及其与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药用植物中提取的白黎芦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处理后人胃癌细胞凋亡与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为寻求新的胃癌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于2003年4月~2004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完成.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黎芦醇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白黎芦醇对SGC7901细胞处理后Sur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其凋亡率分别为对照组为0.00%,白黎芦醇组为3.45%.同时白黎芦醇可以使胃癌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白黎芦醇处理细胞后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白藜芦醇可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出现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及下调人胃癌细胞株Surviv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溶脂法检测直肠癌淋巴结分布和转移规律的临床意义,为直肠癌手术根治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溶脂法对60例直肠癌手术标本检测淋巴结及癌转移结节;并与常规法对40例直肠癌手术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溶脂法在60例标本中检出淋巴结2566枚,癌结节56个;常规法在40例标本中检出淋巴结352枚,未检出癌结节;两种方法比较P〈0.0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溶脂法检出5mm以下的淋巴结总数占78.0%,阳性40.1%;5mm及以下的癌结节占59.0%。远端直肠系膜总播散率为13.3%(8/60),播散最远距离达4.5cm。结论 溶脂法是一种精确可靠的淋巴结检出方法,本组检测结果证实直肠癌手术必须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中的相关文献,检索1991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发表的新辅助化疗有关的相关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预设的标准进行筛选。结果共12个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总样本量3296例,新辅助治疗组1649例,对照组1647例,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新辅助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死亡风险优势比OR0.85(95%CI0.73~0.98,P=0.03)。将12个纳入研究按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亚组分析,单用铂剂组显示新辅助化疗并没有降低患者死亡风险,而以铂剂为基础的多药联合新辅助化疗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OR 0.79,95%CI0.0.92,P=0.0004)。结论新辅助化疗,尤其是以铂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腹壁巨大缺损的修复重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加聚丙烯网片修复手术切除致腹壁巨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4年~2004年,采用带蒂大网膜加聚丙烯网片修复12例因腹壁肿瘤切除致腹壁巨大缺损的患者,缺损范围10cm×7cm~25cm×17cm。结果12例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获随访1~5年,无肿瘤复发,无腹壁切口疝、肠粘连、肠梗阻和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带蒂大网膜代替腹膜加聚丙烯网片修复腹壁缺损的方法疗效可靠,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cyclinE、P27、Ki-67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蛋白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64例大肠癌和12例正常大肠黏膜eyclinE、P27、Ki-67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与正常大肠黏膜相比cy-clinE、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27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均P〈0.05)。Duke’s A期cyclinE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uke’s B、C、D期(P〈O.05),无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cyclin E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无关。P27表达下降或缺乏.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其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Ki-67表达与大肠癌部位,Duke’s分期及患者预后无关。绪论eyelinE过表达及P27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会加速细胞周期的转化,并参与大肠癌的发生;eycinE过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形成过程中较早的分子事件。P27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发展及转移,且提示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Syndecan-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yndecan-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58例大肠癌、12例大肠腺瘤和9例正常结肠组织Syndecan-1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Syndecan-1呈阳性-强阳性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则显著减弱甚至缺失。大肠癌组织中Syndecan-1的表达较其在腺癌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的降低(P=0.024,P=0.001)。Syndecan-1在大肠癌不同细胞病理分化程度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低分化者的表达明显弱于高分化及中分化者(P=0.003,P=0.001)。在有远处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Syndecan-1的表达比无转移的大肠癌明显减弱(P=2.23,P=0.03)。Syndecan-1阳性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Syn-decan-1阴性患者(P=0.0046)。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Syndecan-1的表达是判断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Syndecan-1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潜力密切相关,而且是大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周期蛋白E(cyclinE)表达异常在许多肿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分析cyclinE的结构、功能、作用机理及其与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 (pRB)、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cyclin dependentkinasesin hibitors ,CKIs)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说明cyclinE对胃肠道肿瘤的发生机制 ,而且cyclinE与胃肠道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及患者的预后有关 ,cyclinE可能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靶基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评价了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CA72—4在预测胃癌患者腹膜转移中的价值。放射免疫法测定了30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A72—4水平。在不同浆膜受侵面积组间,受侵面积10cm2~20cm2组与受侵面积大于20cm2组间冲洗液CA72-4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肉眼可见的腹膜转移灶的患者组与未伴有该转移灶的患者组间CA72—4均值具显著性差异(P<0.05);在胃壁受侵不同深度组间,浆膜层受侵组与肌层受侵组间CA72—4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腹腔冲洗液CA72—4测定可靠地反映了腹膜受侵状态,对于预测胃癌腹膜转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