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0例腹腔镜困难胆囊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困难胆囊切除术中的操作方法。方法:对150例由于胆囊急性炎症、三角粘连等的胆囊病变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转开腹1例,并发症包括胆囊管残端漏1例,胰腺炎2例,胆囊窝积液8例,无胆管损伤,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及技术提高,腹腔镜应用于困难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进展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进展期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进展期结、直肠癌80例随机分成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病人化疗后不良反应,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及3、5年生存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局部复发率及肝脏、腹腔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37.5%。结论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并不增加化疗的毒副反应,而能降低术后的复发率、转移率并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尼群地平微囊的研制及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明胶单凝聚法将尼群地平包成微囊,并对其包囊率、主药含量、稳定性、溶出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包囊率为81.43±2.08m为1.03±0.11,T50为41.90±2.03min,Td为59.7±z.12min,并与尼群地平片的溶出度进行比较,得出其片剂的m为0.95±0.23,T50为14.9±1.3min,Td为21.9±0.98min,将两者进行T检验,P<0.001,有显著差异,表明尼群地平制成微囊后具有缓释,长效和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TCGA数据库早期胃癌RNA-seq数据,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生物学意义。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RNA-seq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筛选出早期胃癌数据,并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在R 3.5.3环境下,加载edgeR包,筛选T_1N_(1-3)M_0期与T_1N_0M_0期胃癌相比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早期合并淋巴结转移组胃癌中发现197个显著上调表达基因和5个显著下调表达基因。上调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作用的细胞增殖相关GO功能因子,和Wn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胃癌信号通路等癌症相关信号通路上。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多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结论:早期胃癌淋巴结结转移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可能通过细胞增殖相关GO功能和Wn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影响早期胃癌的生物学行为;有无淋巴结早期胃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表达水平多与胃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有可能作为胃癌的诊治靶点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肿自发性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病死率甚高。我科自1973年7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28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定呋噻米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以水-甲醇-磷酸盐缓冲液(50∶49∶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5nm。结果呋噻米在0.049~0.292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为1.24%,n=9。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合理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5年间收治的160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治愈145例(90.6%),死亡15例(9.4%),其中14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低钾血症循环骤停。结论:合理把握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江淑萍  庄阳辉 《海峡药学》2013,25(7):148-149
目的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20例肾性糖尿病患者,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灯盏花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静脉滴注,1日1次,疗程2周)。结果本药具有降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作用。以收缩压(SBP)下降较为显著(P<0.01)。治疗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β2-MG均显著下降,P值分别<0.01和0.05。同时具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及降低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H)的作用,但后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注射液具有一定的降压、降脂、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明胶单凝聚法将尼群地平包成微囊,并对其包囊率、主药含量、稳定性、溶出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包囊率为81.43±2.08,m为1.03±0.11,T50为41.90±2.03,Td为59.7±z,12min,并与尼群地平片的溶出度进行比较,得出其片剂的m为0.95±0.23,T50为14.9±1.3min,Td为21.9±0.98min,将两者进行T检验,P〈0.001,有显著差异,表明尼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超与CT综合分析对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61例胆总管疾病患者分别行B超、CT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术后病理对照。结果:胆总管扩张主要由结石引起(72%),其次为炎性狭窄及肿瘤所致。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率B超优于CT,对胰腺肿瘤及胆管癌的诊断率CT优于B超。结论:B超、CT联合应用能提高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