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固定手术在肋骨骨折合并外伤性肺不张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本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对收治的4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不张的患者,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37.8岁。42例患者均有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不张,全部患者均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42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5~130min。4例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带管时间2~5d,平均3.5d。术后患者均感骨折处疼痛明显减轻,有效咳嗽恢复,活动及深呼吸均不诱发剧烈胸痛。平均住院日7~15d,复查X线片和CT肺完全复张。结论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急性肺不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冠心病(CAD)患者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对18例有症状、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70岁以上CAD患者经冠脉造影确诊后施行CABG.结果 移植血管共57支,平均每例3.2支,术后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支持治疗4例,无死亡病例.18例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治愈出院.结论 CAD患者行CABG治疗临床效果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周翔辉 《医学信息》2010,23(1):291-292
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与分析了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PB)中的积极作用,及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认为乌司他丁对心脑肺等器官在体外循环中的损伤有着良好的修复作用,体外循环手术早期使用乌司他丁的方法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4.
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宿主移植排斥反应是限制器官移植的一大障碍,其本质上是一种针对异型移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移植排斥反应过程机理复杂,涉及众多细胞因子的参与,白细胞介素(IL)-2、IL-4、干扰素(INF)-γ、IL-10等均在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了解细胞因子与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翔辉  陈德铭 《云南医药》2001,22(5):423-424
例 1:男 ,38岁。从 6米高处跌下 ,右侧头部着地 ,意识障碍入院。入院后急诊行右颞顶枕开颅血肿清除术 ,术后第 1天发现右侧血气胸 ,行右胸腔闭式引流术 ,术后第 4天留置胃管鼻饲全流质饮食 30天 ,拔胃管后进食即出现呛咳、食道造影示造影剂进入右侧气管 ,诊断为外伤性食管气管瘘。患者极度消瘦、全麻插管禁忌 ,故在局麻下行胃造瘘术。术后第 2天开始流质半流质饮食管饲 34天后 ,试饮水无呛咳 ,经口进食亦无呛咳 ,拔胃造瘘管 ,患者食管气管瘘愈合出院。例 2 :男 ,2 4岁。因石块击伤胸部致颈、胸皮下气肿 ,呼吸困难。给予对症处理后 ,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6.
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39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2007年9月-2008年11月采用聚左旋乳酸可吸收骨固定系统(刚子)和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患者3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周翔辉 《云南医药》2010,(4):479-484
自1892年Tutfer成功实施首例开胸肺手术以来,在近百年的历史中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肺疾患的标准方法。常用胸部后外侧切口长约24~30cm,并要切断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这样的切口损伤很大,也损害了肺功能。但1910年瑞典医师Jacobaeus首先在临床上使用膀胱镜来松解胸腔粘连,使肺萎陷以治疗肺结核,开创了使用“胸腔镜”的先河。又经过多年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1999年8月至2008年6月我院共诊治外伤性迟发性心包填塞9例,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3岁,因被钢锥刺入左胸20h入院,体检:P115次/min,BP16/9.87kPa(120/74mmHg),R24次/min,意识清楚.左胸锁关节处见一钢锥刺入胸壁,嵌入左胸,钢锥外露于胸壁部分15cm.钢锥横截面为棱形,其长径约1.5cm.胸部正侧位片示:纵隔影增宽,胸内金属异物贯穿,诊断:左胸部贯穿伤、胸内金属异物滞留、胸内大血管损伤可能。  相似文献   
10.
病人 男,28岁。1998年9月钢缆断裂击中颈部致广泛皮下气肿伴呼吸困难,对症处理后皮下气肿很快吸收。但半月后再发呼吸困难,逐渐加重20天,急诊行第3、4气管软骨处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第1环韧带处气管局限性狭窄,内径约0.3cm。后MIR检查提示颈部气管中下段完全闭锁,如图1,2。控制肺部感染后于1998年11月经气管切开处插管全麻下行气管狭窄处环形切除,气管端端吻合。检查切除标本见气管腔被瘢痕组织完全封闭,术后恢复作者单位:650011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顺利。纤维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