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离和鉴定甲状腺乳头状癌KTC-1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探讨外泌体携带miRNA146b-5p对KTC-1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KTC-1细胞的外泌体,电转miRNA146b-5p和其抑制剂进入外泌体,并与KTC-1细胞共培养。检测KTC-1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的能力。结果:成功分离和鉴定KTC-1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外泌体miRNA146b-5p可进入KTC-1细胞,促进KTC-1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结论:外泌体miRNA146b-5p可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体外侵袭和转移。外泌体miRNA423-5p沉默可能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湿性皮肤再生技术在皮肤擦伤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导湿性皮肤再生技术治疗皮肤擦伤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2005年10月,治疗头面部、躯干和四肢急性皮肤擦伤共353例,其中采用湿润烧伤膏和暴露疗法治疗(新法组)185例,按传统疗法清创治疗(传统组)168例。结果:新法组7天内痊愈116例,占62.7%;14天内痊愈59例,占3713%;总有效率100%。传统组7天内痊愈82例,占48.8%;14天内痊愈58例,占34.5%;另外28例,占16.7%,发生不同程度的创面感染,痂下积脓,需作再次清创,碘伏湿敷或改用MEBO治疗,创面延期愈合,愈后瘢痕增生明显。结论:湿润烧伤膏和暴露疗法治疗皮肤擦伤与传统疗法比较,具有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愈后不留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隶属于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的哮病范畴,多因肺气的宣降失衡,冲逆咽喉而作哮鸣。五味合化,是指“辛、苦、酸、甘、咸”五味中药之间配伍合化出新功用的药性组方理论。辛味“能散”,苦味“能泄”,是中药五味理论的重要组成,且肺苦气上逆,食辛散之,食苦泄之,二味中药也占据了目前治疗哮病用药的大部分,辛宣苦泄的配伍亦是治疗哮病的主要组方思路,目前尚缺乏对辛苦合化治疗哮喘的中医理论和机制的深入分析。辛横行而宣散,苦直行而降泄,而且辛味和苦味的微观分子机制分别与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s)和苦味受体(TAS2Rs)存在着密切的关系。Ca2+信号的调节作用已经在哮喘的过程中被发现,参与哮喘多种症状的发病机制。而定位于细胞膜上的Ca2+通道TRPs,及受体TAS2Rs已经被证实能够直接调节细胞内Ca2+信号,并且在哮喘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辛宣苦泄功效的发挥可能是通过TRPs/TAS2Rs介导的Ca2+信号实现的。通过辛散宣肺,苦泄降肺的理论认识和现代研究,以期从中医理论和现代机制的角度阐释辛宣苦泄配伍治疗哮喘的内在联系。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的辛宣苦泄配伍辨治哮喘具有中医理论基础支撑,及合理的现代研究机制佐证,可能是未来中医药治疗哮喘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1、MUC2在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中联合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UC1、MUC2在20例结直肠腺瘤和60例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结果 1MUC1、MUC2在20例结直肠腺瘤及60例结直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46.7%(P=0.013);100%、58.3%(P=0.000)。2MUC1黏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06),在低分化结直肠癌中表达强,并与浸润深度(P=0.004)、淋巴结转移(P=0.01)、Dukes分期(P=0.033)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3MUC2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无关(P=0.143),而与浸润深度(P=0.016)、淋巴结转移(P=0.002)、Dukes分期(P=0.005)呈负相关,与生存期呈正相关。4MUC1、MUC2联合检测表明:MUC1与MUC2呈负相关,MUC2+MUC1-预后最好、MUC1+MUC2-预后最差。结论 MUC1的上调表达或MUC2的下调表达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对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6.
二级医院连续6年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5-2010年医院59 023例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感染率为3.20%,感染率最高科室是ICU,占7.62%,其次是内科占4.47%、儿科占4.2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1.81%;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38.82%,真菌检出率较高占29.12%;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为86.58%;新生儿、≤3岁的婴幼儿、≥60岁的老年患者或伴有恶性肿瘤、糖尿病及肝硬化等基础疾病,气管插管、留置导尿和动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以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均是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结论 应采取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强化病房环境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侵入性操作、加强组织管理与监控等综合措施,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复方阿胶浆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素英  叶卫东 《中国药师》2007,10(8):810-811
目的:观察复方阿胶浆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按就诊日期的单双数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68只眼和对照组33例64只眼,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观察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51.6%,治疗组有效率89.7%,两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复方阿胶浆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叶卫东  曾新红 《新中医》2007,39(2):86-87
目的:观察体外震波碎石联合尿石通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 11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体外震波碎石后,口服尿石通丸,2周为1疗程,共治1~2疗程。结果:治愈1 054例,有效30例,无效27例,治愈率为94.7%,总有效率为97.6%。结论:体外震波碎石联合尿石通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痛苦小、止痛快、疗效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从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期间对158例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结果输尿管结石碎石成功率为91%,失败率为9%。结论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优点,是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