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特发性膜性肾病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疗效较好,脾肾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健脾补肾是其基本治法。笔者以李东垣脾胃论及其阴火学说指导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形成了较为系统诊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思路与方案,今归结为如下几点:(1)健脾为先,补益脾肾畅气机,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半夏泻心汤、逍遥散等方加减;(2)升阳除湿,甘温健脾散阴火,常用升阳益胃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健脾祛湿和络方等方剂加减;(3)祛风和络,固御肌表断诱因,益气祛风固表常用生黄芪、白术、苏叶、防风、荆芥、连翘等药;风邪客肾络者常用防己、穿山龙、蝉蜕、地龙、荷叶等药;(4)治病求本,因人而异调体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参数与直肠癌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直肠普通腺癌29例(普通组)和黏液性腺癌12例(黏液组),术前行常规MR及10个b值(0、10、20、50、100、200、400、800、1 200、2 000 s/mm2)IVIM序列扫描,比较2组肿瘤实质区标准扩散系数(ADC)、真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参数诊断效能。结果普通组标准ADC、D、f值均明显低于黏液性腺癌(P < 0.01)。普通组不同病理分级病人间标准ADC、D、D*、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标准ADC、D、f值鉴别诊断普通腺癌和黏液性腺癌的阈值、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98×10-3 mm2/s、88.3%、55.7%、0.748,0.81×10-3mm2/s、91.7%、72.9%、0.814,43.00%、75.0%、72.9%、0.758。结论IVIM参数能定量反映不同组织学类型直肠癌细胞密集度及灌注特征,其中以D值诊断与鉴别价值最佳,有助于术前预测和治疗方案制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比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椎板切除融合术(LCF)和椎板成形术(LP)后颈椎矢状位形态改变情况,比较三者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颈椎矢状位的矫形效果及对矫形效果的维持能力。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MCSM患者188例,其中47例采用ACDF治疗(ACDF组)、72例采用LCF治疗(LCF组),69例采用LP治疗(LP组)。根据术前颈椎前凸角(CL,C2-7 Cobb角)将患者分为后凸型(CL < 0°)、平直型(0°≤CL < 10°)、前凸型(10°≤CL < 20°)和过度前凸型(CL≥20°)。根据术前和术后CL计算不同术式的前凸改变量(末次随访CL-术前CL)、前凸矫正量(术后1周CL-术前CL)和前凸丢失量(术后1周CL-末次随访CL)。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3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DF组前凸改变量、前凸矫正量大于LCF组和L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CDF可增加后凸型、平直型和前凸型患者的CL,随访中虽有部分丢失,但至末次随访时矫形效果维持良好;过度前凸型患者术后CL轻微增加,但随访时逐渐减小,过度前凸缓解。LCF可增加后凸型、平直型患者的CL,随访中前凸丢失量少于ACDF,但末次随访时矫形效果仍不如ACDF。LP术后各型患者CL均降低,但随访过程中前凸丢失量小于ACDF和LCF。结论 ACDF矫形能力较强,可用于治疗各种颈椎曲度类型MCSM患者,LCF适用于后凸型、平直型MCSM患者,LP可用于治疗CL > 10°的MCSM患者。MCSM手术方式的选择除常规考虑脊髓压迫位置、手术节段等,还应考虑患者颈椎矢状位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COVID-19)肺炎与肿瘤放化疗所致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caused by chemoradiotherapy,IP-CRT)的不同时期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院区2020年1—3月确诊的73例COVID-19感染患者(COVID-19组)及肿瘤院区2019年12月—2020年3月收治的44例IP-CRT(IP-CRT组)的动态胸部CT资料,评估内容包括:病灶分布、范围、形态、密度、主要征象及伴随征象。结果:①初次阳性胸部CT检查分析显示,两组均以多发、双肺、多肺段受累、多形态共存及磨玻璃密度为主,且均可见条索影、细网格影、"铺路石"征、支气管改变及胸膜增厚(P0.05);COVID-19肺炎病灶主要分布于胸膜下周边区域,可伴"晕/反晕"征及血管改变,"空洞/空泡"征、胸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在IP-CRT更常见(P0.05)。②临床进展期COVID-19肺炎主要表现为小片状影融合成大片状、伴实变病灶、"铺路石"征;IP-CRT发生的部位和表现形式多样。③临床恢复期分析显示COVID-19肺炎可形成"树上挂网"征,随时间后延纤维化条索影可吸收;IP-CRT所致的纤维化条索影多永久存在,伴随胸腔积液量减少、淋巴结大小恢复(P0.05)。结论:胸部CT检查对COVID-19肺炎与IP-CRT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小平  王静  鄢烈祥  史彬  耿丹清 《中药材》2007,30(10):1292-1295
目的:探讨苦参碱纳米细胞的制备和优化工艺。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振荡法,并用可视化方法优化纳米细胞制备工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多糖的包封率,用激光粒度仪考察纳米细胞粒径分布,用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形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核壳结构。结果:苦参碱纳米细胞外观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在300 nm左右,黄芪多糖包封率在90%以上,最佳制备工艺重现性良好。结论:可视化优化方法能有效的对苦参碱纳米细胞制备工艺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iT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RCC)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类少见肿瘤的认识,以增加鉴别诊断思路。方法 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MiT家族易位性RCC患者的CT及MRI影像资料,分析其肿瘤的性别及年龄、病灶大小及形态、假包膜、强化模式、生长方式以及对组织侵犯等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例MiT家族易位性RCC患者中男3例,女8例。患者年龄10~73岁,中位年龄29.0岁。肿瘤最大径范围约3.1~12.6 cm,其中有10例最大径≥4 cm。合并假包膜者10例。肿瘤均为单发且均位于肾髓质,其中肿瘤主体中心位于肾轮廓内者7例。肿瘤为实性成分为主伴坏死囊变者6例,囊性成分为主伴分隔者3例,囊实性肿块,介于两者之间者2例。肿瘤合并出血者7例,钙化者4/8例。肿瘤4例明显强化,6例为中度强化,1例为轻度强化,其中7例快进快退强化,3例快进慢退强化,1例渐进性持续性强化。11例中6例肿瘤侵犯肾被膜,6例侵犯肾集合系统,2例有肾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出现肺转移。结论 MiT家族易位性RCC好发于年轻患者;肿块多相对较大,髓质起源,肿块中心在肾轮廓之内;肿块可为实性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影响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并评价IgA肾病患者预后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经肾活检确诊的452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采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病理指标、中医证候及其要素等,以初始血肌酐(SCr)较基线水平增倍或初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基线降低超过50%,或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期为联合终点事件指标,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IgA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R4.1.1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估模型的预测水平和区分度。结果 根据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 h尿蛋白定量、时间平均尿蛋白定量(TA-UP)、新牛津病理分型T评分、新牛津病理分型C评分、气阴两虚5个因子。根据上述预测因子建立预后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其一致性指数为0.810(95%CI:0.673~0.815,P<0.001)。校正曲线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3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7(95%CI:0.739~0.823),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概率较好。结论 基于中医证候学的IgA肾病列线图模...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高龄患者(年龄≥75岁)短节段腰椎融合手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单/双节段腰椎融合手术的高龄患者,患者均在完成充分的术前评估后接受手术治疗。2019年7月开始对腰椎融合术后的高龄患者进行早期功能康复,即术后当日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开始行规范床上康复锻炼,2d内下床活动,纳入早期康复组。2019年7月之前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术后采用传统康复措施,拔除引流管后开始下床活动,术后进行自主康复锻炼,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比、疾病种类、术前腰腿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合并症、手术史和烟酒史]、手术相关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和结局指标(下床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90d内的并发症情况、再入院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额外的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共纳入188例患者,早期康复组94例,对照组94例。早期康复组患者合并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既往手术史比率较对照组高(46%vs 22%,P<0.01;72%vs 5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腰背痛患者C7倾斜角(C7S)与脊柱矢状面参数、脊柱矢状面平衡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15例腰背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术前、术后脊柱全长X线片上测量脊柱矢状面参数,并引入颈胸组合参数“颈椎前凸角(CL)/C7S”。根据患者术前矢状面平衡状态(矢状面轴向距离,SVA)和胸椎代偿能力(胸椎后凸角,TK)将患者分为3类。类型A,脊柱矢状面平衡(SVA≤5 cm);类型B,脊柱矢状面失平衡,胸椎具有代偿能力(SVA > 5 cm,TK≤40°);类型C,脊柱矢状面失平衡,胸椎失代偿(SVA > 5 cm,TK > 40°)。分析C7S与脊柱矢状面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比较3类患者脊柱矢状面参数的差异。结果 C7S与T1倾斜角(T1S)、TK、CL、颈椎SVA(cSVA)、SVA及患者年龄之间均存在相关性(r = 0.305 ~ 0.802,P<0.05)。C7S的变化与TK的变化有关(r = 0.494,P<0.05),与SVA及CL的变化均无关。相比于类型A,类型B患者的SVA、CL和CL/C7S 更大,TK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VA、C7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类型A,类型C患者的cSVA、SVA、CL、TK、C7S和CL/C7S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类型B,类型C患者的cSVA、C7S、CL和TK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L/C7S和S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C7S评价脊柱矢状面平衡的临界值为0.618。结论 C7S与脊柱矢状面参数之间存在较好相关性。当CL/C7S > 0.618时,脊柱更多处于失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