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以横纹肌为主要病变的非化脓性炎症性肌病,多累及四肢近端肌群.出现肌组织炎症、变性改变,导致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皮肌炎尚伴有特征性皮疹。作为系统性疾病,PM/DM还常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但是临床上PM/DM肾脏累及的患者少见.现报告1例DM肾损害患者。  相似文献   
2.
分别应用阿法骨化醇 常规药物(观察组)及单纯常规药物(对照组)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补体C3和血尿酸(BUA).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s-CRP、C3、BUA及低密度脂蛋白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s-CRP、C3、总胆固醇和BUA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阿法骨化醇可通过降低老年高血压合并CAS患者的hs-CRP、C3、BUA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水平、补体C3与血压及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血压值的不同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CRP、UA与血压的相关性,对各组患者分别检测血生化指标:血清CRP、UA、补体C3,B超观察颈动脉内膜变化,按B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各组间CRP、UA、C3水平。结果高血压3级患者CRP、UA显著高于高血压1级、2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高血压患者CRP、UA值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异常组CRP、UA、补体C,值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增加,UA、CRP的浓度亦逐渐增高;颈动脉内膜异常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血压、UA、CRP和补体C3浓度密切相关。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CRP、UA浓度与IMT呈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 CHOP样方案(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在本院采用利妥昔单抗+CHOP样方案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CHOP样方案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6~8周期,于治疗结束时统计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12 ~ 36个月统计远期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CHOP样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理想,1~3年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5.
6.
人脑胶质瘤P53蛋白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脑胶质瘤P53蛋白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刘爱学浦佩玉程爱国彭琼王春艳用单克隆抗体Pab1801检测44例脑胶质瘤细胞内P53蛋白的表达,同时用PCR-SSCP(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及DNA测序检测其p53基因突变,并比较两者的检...  相似文献   
7.
8.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和糖蛋白。它们是局部或系统内的细胞间调节因子,在体内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即可作为机体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又可作为与其它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网络因子而发挥多种生物效应。80年代后人们开始了解到这些细胞因子的理化性质,分子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云克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和骨质疏松(OP)的影响。方法选择115例RA伴骨质疏松(O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2组。治疗组给予云克(锝99-亚甲基二磷酸盐)和辛伐他汀联合2种缓解疾病的抗风湿性药物(DMARD)。对照组给予2种常规DMARD药物治疗。治疗周期6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脂(TC、LDL-C)、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等指标。测量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和非贯用桡骨骨密度(BMD)。结果云克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骨代谢指标ALP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腰椎和桡骨骨密度(BM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ALP无变化,BMD有下降。结论常规剂量的辛伐他汀联合云克治疗能增加RA患者BMD,改善患者的O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法迪三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择105例RA伴骨质疏松(O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2种免疫抑制剂(DMARD)药物(如甲氨碟磷、爱诺华、羟氯奎和柳氮磺氨吡啶等)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d,阿法迪三0.25μg/d。对照组给予阿法迪三0.25μg/d联合2种DMARD药物治疗。治疗周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TC、LDL—C)、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血沉(ESR)等指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和非惯用上肢桡骨远端骨矿物质密度水平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和桡骨骨密度均有显著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LDL—C和骨合成指标ALP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LP较治疗前有下降,BMD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炎性指标ESR、CRP、RF变化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能增加RA患者BMD,改善患者的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