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70年代以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0,因此肺癌的治疗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由于肺癌起病隐匿,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己为晚期并伴有骨、脑等处的远处转移,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在非手术治疗中,包括放疗、化疗、介入、免疫和中药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方法。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等全身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不连翻修手术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3月至201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下肢病区采用翻修手术治疗的62例肱骨干骨不连患者资料。男43例,女19例;年龄20~73岁,平均42.3岁。骨不连类型:萎缩型19例,缺血型14例,肥大型29例。记录并分析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临床数据、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并通过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和简明疼痛度量表(BPI)评价肱骨干骨不连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患者肘关节功能。结果入院时患者SF-12中的生理总评分(PCS)评分为(24.3±5.2)分,SF-12中的心理总评分(MCS)评分为(26.3±3.8)分,BPI中的中严重程度(BPI-S)评分为(6.5±1.9)分,BPI中的疼痛干扰(BPI-I)评分为(6.7±2.5)分。术后1年随访时,PCS评分平均(43.6±8.1)分,MCS评分平均(34.7±4.4)分,BPI-S平均(4.9±1.2)分,BPI-I平均(4.4±1.4)分。以上四组指标术前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EPS标准,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2%(59/62)。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肱骨干骨不连患者术后PCS评分与Barrentt食管、原发性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硅肺患者的P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CS与脑卒中患者M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干骨不连是一种破坏性的慢性疾病,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负面影响。虽然对肢体疼痛的影响可以通过翻修手术来缓解,但整个治疗过程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永久的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术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11年8月,就诊于我科行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术并有完整病例资料的72例进行分析。纳入标准为:骶骨肿瘤切除患者术中发生硬脊膜损伤且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同时排除有持续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禁忌证如脑疝、颅内压明显增高、穿刺部位皮肤或软组织感染、全身严重感染败血症或休克、穿刺不能合作、L1以上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等情况的患者。最终符合纳入标准共11例。将2005年3月前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使用单纯伤口旁放置引流管引流的5例作为对照组,2005年3月以后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6例为采用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脑脊液漏治愈时间和患者一般情况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均无逆行性颅内感染发生,其中单纯放置引流管引流组1例发生手术切口局部感染。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患者脑脊液漏愈合时间中位数为14.5(12~18)天,较对照组患者25(23—36)天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腰椎穿刺引流组患者治疗期间骶尾部切口渗液少,肿胀明显较单纯引流组轻,患者自体感觉如伤口疼痛、头晕等症状较单纯引流组轻。两组患者均无低颅压性头痛、无进行性低颅压、气颅、脑疝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治疗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较单纯伤口旁引流效果好,并且有效缩短脑脊液瘘VI闭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与空心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76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1例;年龄23~63岁[(49.5±8.2)岁]。骨折Garden分型:Ⅱ型25例,Ⅲ型34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局部联合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对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38例(均为单侧)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后静脉点滴TXA(15ml/kg)并在松止血带前5~10min局部灌注TXA(15ml/kg);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以及松止血带前5~10min分别通过静脉点滴、局部灌注的方式应用(15ml/kg)的生理盐水。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术后48h引流量、术前术后血液纤溶水平、血红蛋白指标、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性疾病以及术后伤口并发症情况。 结果 38例患者中37例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79.5012.98)ml,对照组(93.7210.72)ml;观察组患者术后失血量为(202.6536.75)ml,对照组(313.5054.59)ml;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Hb(111.4510.52)g/L,对照组(104.0511.07)g/L;观察组患者术后48h引流量(189.9015.43)ml,对照组(252.2832.67)ml;观察组术后24hD二聚体(4.251.85)mg/L,对照组(6.012.59)mg/L;观察组术后24hFDP(3.311.09)mg/L,对照组(4.651.87)mg/L;观察组术后72hFDP(3.111.03)mg/L,对照组(4.221.71)mg/L;观察组术后伤口红肿渗出1例,对照组6例,以上指标两组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以及术后伤口皮缘坏死情况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局部联合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失血、术后引流量以及降低术后伤口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并不会增加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戚鸿飞  任程  马腾  许毅博  李明  张聪明  李忠 《骨科》2021,12(1):51-55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95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并通过门诊复查、电话询问和社区走访等方式获取病人术后康复信息,根据病人术后1年的Barthel指数将病人分为不能自理组(Barthel指数评分≤60分)和基本自理组(Barthel指数评分>60分)。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95例病人中,不能自理组65例,基本自理组13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术前合并内科疾病种类、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居住环境、术后是否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是否于康复机构康复均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自理能力恢复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326,95%CI(1.036,1.096),P=0.025]是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皮质开窗后扩髓清创结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髓内填充及胫骨开槽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治疗胫骨髓内钉固定术后慢性骨髓炎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下肢病区收治的20例胫骨髓内钉固定术后慢性骨髓炎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扩髓组和开槽组。扩髓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为(47.6±11.4)岁。开槽组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为(49.2±13.9)岁。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持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细菌培养结果、总住院时间、炎性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感染控制率、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12~25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感染持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细菌培养结果、炎性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感染控制率、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髓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11.7±4.7)d]、下地负重时间[(5.8±1.6)周]显著短于开槽组[(16.8±4.6)d、(8.1±2.9)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传统胫骨开槽灌洗结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充,胫骨远端开窗后扩髓清创结合硫酸钙髓内填充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同样可以有效控制感染,获得良好的功能,同时后者允许患者更早负重,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髓内钉结合辅助钢板固定胫骨近端1/3骨折的稳定性,比较并观察胫骨近端1/3骨折后内侧辅助钢板与前外侧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Sawbones第4代人工胫骨模型。根据辅助钢板位置分为后内侧钢板组和前外侧钢板组,每组4例,髓内钉远近端均2枚锁定钉固定,钢板远近端各3枚皮钉双层皮质固定。模拟AO分型41-A2型骨折,水平截骨平面位于胫骨髓内钉近端锁定钉远端0.5 cm即近端关节面以远5~6 cm位置。截骨完成后,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机分别进行轴向压缩、三点弯曲、循环加载及极限应力测试,比较各组轴向刚度、三点弯曲刚度等结果。结果 轴向压缩实验表明,后内侧钢板组平均轴向刚度低于前外侧钢板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点弯曲实验表明,后内侧钢板组无论是对抗内翻应力(钢板位于骨折压力侧,t=3.679,P<0.05)还是外翻应力(钢板位于骨折张力侧,t=8.975,P<0.05),其弯曲刚度均优于前外侧钢板组。结论 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固定胫骨近端1/3骨折可以提高近端骨折块固定的稳定性,并允许患者更早负重。钢板置于后内侧或者前外侧均能够提供足够的轴向强度,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行分期治疗和终末治疗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下肢病区收治的5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男37例,女14例;年龄19~62岁,平均39.9岁。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分期治疗组(A组,拆除外固定支架后更换为内固定,35例)和终末治疗组(B组,以外固定支架作为终末治疗,1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9、12个月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SF-12量表中的生理总评分(PCS)和心理总评分(MCS)、骨折愈合时间、携带外固定支架时间、并发症发生率、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估的优良率及下肢功能评分(LEFS)。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至少随访12个月,A组患者的PCS、MCS均于术后12个月均达到峰值,B组患者的PCS、MCS分别于术后6、3个月达到峰值。A组患者术后6、9、12个月的PCS、MCS均高于B组,骨折愈合时间[(19.2±4.6)周]短于B组[(23.3±5.6)周],携带外固定支架时间[(15.6±4.2)d]短于B组[(270.0±15.4)d],并发症发生率[5.7%(2/35)]低于B组[35.3%(6/17)],术后12个月LEFS评分[(88.3±7.2)分]高于B组[(78.5±5.2)分],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估的优良率[94.3%(33/35)]高于B组[70.6%(12/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外固定支架行终末治疗相比较,拆除外固定支架后更换为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功能,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