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检查自发、诱发眼球运动,包括自发眼震和头位眼震,是通过眼部表现,检查眩晕症和平衡障碍的方法,作为客观反应,在平衡检查中很受重视。一、自发、诱发眼球运动的分类不经过实验在自然状态下出现的此种异常眼球运动,在眩晕和平衡障碍的检查中,属于非注视条件下和注视条件下的检查。亦可将其分为非注视眼震、注视眼震和注视异常眼震。  相似文献   
2.
日本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小硅胶外顶压加惰性气体内充填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刘哲丽,闫启昌,吴景天,王秀荣(第一临床学院眼科)(卫生保健科)关键词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硅胶,惰性气体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往往是脱离时间较长,脱离范围较大,玻璃体混浊较重,视网膜下液较多,按常规手术封孔放液...  相似文献   
4.
关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和移植的研究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眼科刘哲丽,吴景天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器官移植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某些不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随着对RPE在视网膜病变修复中作用的不断被认识,许多学者开始探索应用体外培养的RPE细胞进行移...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白内障小切口超声乳化(phacoemulsification,PEA)加人工晶状体植入(intraocularlens,IOL),术中及术后并发病的报道较多,但有关PEA加IOL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报道尚少。现将我院收治的7例7眼PEA加IOL术后视...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发达国家引起失明的四种主要眼病之一。我国近年来由于传染性眼病的明显减少,人民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包括很多方面,激光治疗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异种间移植后排斥反应所致玻璃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活性变化。方法:将人眼的RPE细胞移植于不同组兔眼的视网膜下腔,行异种眼RPE细胞移植手术,术后3周内定期检测各组玻璃体内TNF的活性变化,并观察环孢菌素A(Cy—elosporin—A,CsA)对其的影响。结果:异种间移植组家兔玻璃体中TNF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注入CsA组家兔玻璃体中TNF活性变化不大。结论:RPE细胞移植后的玻璃体中TNF活性变化与排斥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治疗青睫综合征的手术疗效。方法:调查2001/2004年因青睫综合征在我院住院行小梁切除术共追踪到12例14眼,平均随诊30mo。结果:矫正视力手术前、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前、后眼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合并或不合并药物治疗眼压获得控制13眼(93%),1眼(7%)不能控制需再次手术治疗。视野进步8眼(占70%),无变化1眼(10%)恶化1眼(20%),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征。结论:小梁切除术治疗青睫综合征控制眼压和保存视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视网膜细胞缺血再灌注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升高大鼠眼压到110mmHg(1kPa=7.5mmHg)持续1 h的方法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HIF-1α在视网膜细胞的阳性表达;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erminal dUTP nick end labelling,TUNEL)法定位凋亡的视网膜细胞来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结果:缺血再灌注2h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细胞出现HIF-1α弱阳性表达,12h组阳性表达至高峰,24h组HIF-1α表达渐减少.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见于缺血再灌注12,24及48h组,凋亡细胞主要位于内核层,且24h组凋亡阳性表达最强.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HIF-1α的表达增加.参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细胞的损伤部分以凋亡的形式发生,HIF-1α的表达可能与视网膜细胞凋亡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对正常和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曲安奈德加入到培养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中,用MTT法测定曲安奈德对RF/6A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曲安奈德对正常和缺氧条件下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缺氧条件下可使内皮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相对减少,G2-M期细胞比例增加,曲安奈德对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周期有明显影响并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可使正常及缺氧条件下内皮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相对增加,G2-M期细胞比例减少,说明曲安奈德可阻滞内皮细胞由s期进入G2-M期,从而降低其有丝分裂能力。结论:缺氧条件可促进视网膜内皮细胞的增殖;曲安奈德对正常及缺氧条件下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