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99Tcm-DMSA肾皮质显像诊断小儿肾发育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皮质显像诊断小儿肾发育不良的价值。方法 疑为肾发育不良患儿29例,行常规^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和腹部B超检查。图像分析:将发育不良肾分为0~4级。结果 ^99Tc^m—DMSA肾皮质显像示29例患儿中24例为单侧肾发育不良,其中11例1级,7例2级,6例3级,余5例患肾未显影为0级,结合其他:检查诊断为肾发育不良。患肾分肾功能为0~24.9%(平均6.3%)。29例患儿中24例患肾肾皮质显像诊断为肾发育不良,5例患肾未显影,由其他影像学方法确诊,诊断灵敏度为82.76%。29例中19例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证实为肾发育不良。结论 ^99Tc^m—DMSA肾皮质显像诊断肾发育不良灵敏度高、可靠,可确定发育不良肾部位和判断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Ⅲ(IGFBP3)及骨钙素(OST)在性早熟儿童骨骼发育异常严重程度的判断及疗效考核上的价值.方法对117例特发性性早熟女孩,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血清IGF1及IGFBP3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OST含量.患儿按年龄分组,各项测定值与同龄儿正常值对比;再将患儿按青春发育分期(病情严重程度)分组,各项测定值与青春发育分期水平之间行相关分析.并对骨龄提前程度与血清IGF1含量间行相关分析.其中38例患儿于治疗6个月后重复测定各项指标,作治疗前后对比.结果①性早熟女孩血清IGF1及OST浓度均较同龄儿明显增高,而血清IGFBP3浓度较同龄儿明显降低.②血清IGF1浓度与青春发育分期水平呈正相关(r=0.489,P<0.05),与骨龄提前程度亦呈正相关(r=0.411,P<0.05).③治疗后IGF1浓度从(455.52±119.45)μg/L降为(284.55±99.52)μg/L(P<0.001),血清OST浓度从(29.82±10.62)μg/L降为(14.07±4.71)μg/L(P<0.001),表明随病情缓解,血清IGF1及OST均明显下降.结论血清IGF1及OST可作为判断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孩骨骼生长加速、成熟提前严重程度的定量指标及疗效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3.
小儿肾积水手术前后利尿性肾动态显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在小儿肾积水手术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肾积水患儿的利尿性肾动态显像(F15法,常规方法中第15 min注射呋塞米),对肾脏影像、单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及肾图曲线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结果①以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进行积水分类,术前轻、重度积水各9例,中度积水31例,均被手术证实。功能差的25例SKGFR术前为(26.99±13.85)ml·min-1,术后为(31.15±17.04)ml·min-1,平均提高4.16 ml·min-1。②术前完全梗阻30例,部分梗阻18例,无明显梗阻1例;术后部分梗阻12例,无明显梗阻37例,没有完全梗阻病例,术后梗阻改善明显(P<0.001)。③术前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O)47例,输尿管膀胱交界处梗阻(UVJO)2例,术前梗阻定位为手术证实。④综合梗阻和肾脏功能信息对患儿分类,术前最差型21例,较差型28例,无正常型;术后较差型15例,正常型34例,无最差型。手术前后患儿的构成类型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是评价小儿肾积水的可靠方法,能准确反映手术疗效和疾病转归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应用核素显像评价小儿肾瘢痕形成与膀胱输尿管返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膀胱输尿管返流(VUR)与急性肾盂肾炎(APN)后肾瘢痕形成的关系及评价小儿泌尿道感染(UTI)核素显像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临床首次诊断为上尿路感染的患儿48例,均经^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皮质显像确诊为APN。肾显像后10d内行直接法放射性核素膀胱显像(DRC)以评价VUR。结果:(1)肾皮质显像示29.2%(14/48例)患儿APN伴瘢痕形成。DRC示47.9%(23/48例)患儿、44.8%(30/67个)病变肾存在VUR。(2)伴瘢痕形成APN患儿,其VUR发生率为85.7%,明显高于无瘢痕者(32.4%,P<0.01);伴瘢痕肾VUR发生率为88.2%,明显高于无瘢痕肾(30.0%,P<0.01)。(3)有VUR的30个肾中,重度VUR侧肾瘢痕发生率为73.3%,明显高于无VUR及轻、中度VUR侧肾(11.5%,P<0.01)。结论:证实VUR是诱发APN后肾瘢痕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DRC为一辐射低、灵敏度高的评价VUR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皮质显像预测急性肾盂肾炎(APN)患儿肾瘢痕危险性及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118例临床首次诊断为APN的患儿,男44例,女74例,年龄1个月至14岁。所有患儿急性期行^99Tc^m-DMSA肾皮质显像,根据肾受累范围将肾损害程度分为5级,0级为肾功能正常,肾损害自轻度到重度依次分为Ⅰ至Ⅳ级,治疗至少6个月再次显像判断是否形成肾瘢痕。72例患儿进行直接法核素膀胱显像(DRC)评价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反流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应用SPSS 11.5软件,分别对相应数据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118例患儿以单肾为单位共236个肾,急性期(发病2周内)肾显像结果,正常肾组79个,Ⅰ级肾损害组64个,Ⅱ级肾损害组51个,Ⅲ级肾损害组19个,Ⅳ级肾损害组23个。6个月后再次显像显示肾功能正常组无一个肾形成肾瘢痕;肾损害形成肾瘢痕的发生率分别为Ⅰ级7.81%(5/64),Ⅱ级49.02%(25/51),Ⅲ级68.42%(13/19),Ⅳ级100.00%(23/23)。肾瘢痕发生率与首次肾显像肾损害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877,P〈0.01)。另外,72例进行DRC患儿中,以单肾为单位共144个肾,VUR发生率54.17%(78/144),其中轻、中、重度反流。肾分别为4,43和31个。66个无VUR肾瘢痕发生率仅为4.55%(3/66),肾瘢痕发生率在轻度VUR为1/4,在中度VUR为46.51%(20/43),在重度VUR为87.10%(27/31)。VUR与肾瘢痕形成呈明显正相关(r=0.624,P〈0.01)。结论APN患儿急性期^99Tc^m-DMSA。肾皮质显像肾损害程度分级对预测肾瘢痕危险性有重要价值,肾损害程度越重,VUR程度越重,肾瘢痕形成危险性越大。对于急性期有肾损害,尤其是Ⅱ级以上肾损害、伴有输尿管反流的APN患儿应重视,积极治疗,以预防或减少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肾超声检查和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皮质显像在诊断小儿急性肾盂肾炎(APN)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APN的165例患儿均行肾超声检查及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其中男79例,女86例,年龄1.5个月11岁,平均20个月.以肾皮质显像为诊断参考标准,确定肾超声检测APN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165例患儿330个肾,其中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发现99个肾存在APN阳性表现,而肾超声仅发现31个肾表现阳性.在余231个99Tcm-DMSA肾皮质显像无异常的肾中,超声检查发现4个肾有异常表现.肾超声探测APN的灵敏度为31.3%(31/99),特异性为98.3%(227/231).结论 肾超声对小儿APN的诊断特异性较高,但灵敏度较低.对于肾超声检查阴性的APN,临床仍需采用99Tcm-DMSA肾皮质显像以帮助确诊.  相似文献   
7.
首诊泌尿道感染患儿影像学检查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首次就诊的UTI患儿核素肾皮质显像、肾脏B超等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探讨小儿UTI影像学检查的策略。方法研究对象为224例首次就诊的UTI患儿,在1周内进行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及肾脏超声检查评价是否有肾实质感染,一到两周内进行膀胱输尿管显像以评价VUR。结果经DMSA显像证实121例(54%)存在肾实质感染,其中8人伴肾瘢痕形成;103例(46%)DMSA显像正常。以DMSA肾显像为诊断标准,B超检查评价肾实质感染的灵敏度为53.72%。在肾实质感染患儿中,41%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100个发生损害的肾脏,48%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而92个未发生损害的肾脏,有1个存在中度VUR。在有肾瘢痕的UTI患儿中,75%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对VUR分度及肾损害分级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发现肾损害分级程度越重,VUR分度越高。结论对首诊的UTI患儿,临床上怀疑肾实质感染者,应行DMSA显像以准确评价肾损害程度,B超检查可作为筛查及补充手段;DMSA显像提示肾损害或有反复尿路感染者,尤其是有瘢痕形成的UTI患儿,行VUR检测十分必要,并建议3~6个月后随访DMSA显像,以检测是否发生肾瘢痕。  相似文献   
8.
血清IGF-1和IGFBP-3在矮小症患儿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矮小症患儿诊断中的价值.对青春发育前矮小症患儿9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48名,用精氨酸激发试验和胰岛素低血糖激发试验检测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并根据患儿GH峰值分为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CGHD组,20例)、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PGHD组,38例)、特发性矮小(ISS组,34例).采用CLIA检测血清IGF-1和IGFBP-3.对CGHD组、PGHD组、ISS组和对照组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除PGHD组和ISS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文结果显示血清IGF-1和IGFBP-3检测对矮小症患儿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确诊CGHD有价值的指标,但对于PGHD和ISS患儿则需结合GH激发试验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肾超声检查和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皮质显像在诊断小儿急性肾盂肾炎(APN)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APN的165例患儿均行肾超声检查及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其中男79例,女86例,年龄1.5个月11岁,平均20个月.以肾皮质显像为诊断参考标准,确定肾超声检测APN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165例患儿330个肾,其中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发现99个肾存在APN阳性表现,而肾超声仅发现31个肾表现阳性.在余231个99Tcm-DMSA肾皮质显像无异常的肾中,超声检查发现4个肾有异常表现.肾超声探测APN的灵敏度为31.3%(31/99),特异性为98.3%(227/231).结论 肾超声对小儿APN的诊断特异性较高,但灵敏度较低.对于肾超声检查阴性的APN,临床仍需采用99Tcm-DMSA肾皮质显像以帮助确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