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目的:从强化程度、对比剂伪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四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应用于肺癌患者的最佳方案。方法:将入组的104例患者随机按两种增强方案进行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共进行127次检查(若同一患者做2次检查,则采用交叉入组方式)。增强方案A:对比剂注射后32s行动脉期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对比剂注射后60s行静脉期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耻骨联合。方案B:对比剂注射后32s行动脉期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紧接着完成胸部扫描;注射对比剂后60s行静脉期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方案A、B的延迟期扫描均开始于对比剂注射后120s,扫描范围均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两方案的图像客观评价(主动脉、肺动脉、腹主动脉CT值和辐射剂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方案的图像主观评价(对比剂伪影,纵隔淋巴结及腹盆腔各脏器的强化程度和噪声), 两位医师的主观评判结果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结果:方案B的胸部血管强化较方案A更高(P均<0.001),腹主动脉CT值无统计学差异。相对于方案B,方案A形成的对比剂硬化伪影较轻、对淋巴结、肿瘤和胸膜病变显示效果更好(P均<0.001)。两方案间的腹盆腔脏器的强化程度和噪声评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方案B的辐射剂量较方案A更大(P<0.001)。结论:对于胸腹盆腔联合增强CT扫描,对比剂注射后60s的胸部扫描方案较32s后动脉期扫描可更好的显示淋巴结及胸膜病变,同时减少对比剂的硬化伪影,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最终出现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组与对照组的CT血流储备分数(computed tomography 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FR)值,探讨CT-FFR值与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6月接受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且结果显示为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中度病变(狭窄程度30%~70%)的76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应用人工智能CT-FFR软件对患者CCTA图像进行分析并计算。同时回顾性分析CCTA检查后5年内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定义心血管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发生心肌梗死、接受紧急血运重建,以及随访CCTA检查提示冠状动脉病变明显进展者。将出现终点事件患者纳入试验组,未出现终点事件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CT-FFR值≤0.8、性别、年龄与患者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CT-FFR值≤0.8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呈显著相关性(OR=3.903,P=0.021),为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无明显...  相似文献   
3.
4.
<正>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管腔狭窄与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以及心外膜血管或微循环功能改变的心脏病[1]。在美国,平均每40 s就有一人因为冠状动脉斑块脱落形成继发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严重时可危及生命[2]。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术前薄层CT的三维影像组学预测亚厘米磨玻璃样肺腺癌浸润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东医院2013年1月-2017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394例亚厘米肺腺癌患者(共446个结节)的术前肺部薄层CT和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253例患者的286个结节为验证集;2016年1月-2017年7月141例患者的160个结节为训练集。所有病例参照病理金标准分为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且所有结节均逐层勾画ROI而得到其容积感兴趣区(VOI)。采用Matlab 2016b软件从每个结节的VOI中提取475个影像组学特征,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进行特征筛选,随后建立影像组学标签。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出训练集中两组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并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在验证集中对此模型进行验证。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对结节浸润性的预测效能。结果:经可重复性分析及LASSO降维,最终筛选出13个影像组学特征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像组学标签和CT值是预测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子。在训练集中,回归方程、CT值和影像组学标签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95%CI:0.730~0.840)、0.742(95%CI:0.681~0.802)和0.696(95%CI:0.630~0.760)。在验证集中,回归模型、CT值和影像组学标签的AUC分别为0.704(95%CI:0.618~0.790)、0.683(95%CI:0.595~0.772)和0.674(95%CI:0.588~0.761)。结论:基于薄层CT的三维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资料建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亚厘米级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浸润程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CT肺动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是指在外周静脉注射一定容积的含碘对比剂,当对比剂充盈于肺动脉时,利用CT设备对其进行扫描以生成肺部血管的增强扫描影像。CTPA可以充分显示肺动脉至亚节段水平[1],是临床上诊断肺动脉病变最常用、最直接的影像检查方法。然而,该检查会带来电离辐射,尽管没有充分证据表明电离辐射会直接引发恶性肿瘤,但是仍然有致癌风险[2]。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重组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探索图像滤波对于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胸痛中心接受CCTA检查的50例、临床诊断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基于扫描后重组的SSF组,在图像后处理中选择smooth 3D+滤波函数,产生一组...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特征性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胸部CT图像,根据肿块位置、淋巴结及纵隔侵犯情况等对SCLC进行分型。Ⅰ型,仅肺门肿块;Ⅱ型,肺门肿块伴同侧纵隔淋巴结增大,肿块与淋巴结分界清晰(Ⅱa)或不清晰(Ⅱb);Ⅲ型,肺门肿块伴双侧纵隔淋巴结增大 ,肿块与同侧淋巴结分界清晰(Ⅲa)、不清晰(Ⅲb)或与双侧淋巴结融合(Ⅲc);Ⅳ型,周围型肿块。结果:143例中Ⅰ型20例(13.99%),Ⅱ型46例(32.10%),Ⅲ型57例(39.86%),Ⅳ型20例(13.99%)。Ⅳ型肿块可见分叶(n=11)、毛刺征(n=13)和胸膜相连或胸膜牵拉(n=19)。合并支气管狭窄/阻塞134例;血管侵犯110例(76.9%),包括主、叶肺动脉(PA)及上腔静脉(SVC);胸腔积液和(或)胸膜结节或增厚71例;肺实质受累124例(86.7%),包括邻近肺实变/结节(n=77)、血行播散(n=52)、淋巴道播散(n=96)、阻塞性肺炎(n=56)和阻塞性肺不张(n=38)。合并慢支、肺气肿100例(69.9%)。结论: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有一定特征性,对其CT表现进行分型有助于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自由心率、个性化的扫描参数和碘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A(CCTA)中正弦图确定迭代重建(SAFIRE)和高级建模迭代重建(ADMIRE)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推荐最合适的迭代强度.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CCTA检查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0例,序号为1至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探讨低剂量胸部CT检查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其他扫描参数一致的情况下,分别以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11和26对37例外伤患者进行两次扫描,记录每次CT检查的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和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Bone Reading 软件和薄层横断位图像对扫描所见骨折情况进行诊断及Ⅰ、Ⅱ、Ⅲ、Ⅳ型的评估,以5分制对CT图像诊断的可接受率及主观噪声评分进行评价。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NI的图像对肋骨的诊断差异,采用Kappa分析评价不同观察者评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NI=11和NI=26时的ED分别为5.75±2.75和1.24±0.73;后者较前者DLP下降了78.4%;不同NI对诊断肋骨骨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位医师的评定结果一致(Kappa值分别为0.931和0.905)。结论  采用合适的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可以用于肋骨骨折的诊断及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