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合并早期肾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合并早期肾功能不全的AMI患者55例作为肾功能不全组,56例肾功能正常的AMI患者作为AMI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肾功能不全组于穿刺成功后开始应用半剂量替罗非班,AMI对照组全量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间住院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及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AMI对照组比较,肾功能不全组3支病变比例(21.1%比43.60)、术后肌酸激酶峰值浓度[(1863.1±86.7)IU/L比(2371.5±126.3)IU/L]明显升高(P均〈0.05);两组术后TIMI3级血流率、校正的TIMI计帧数和Blush3级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h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下降幅度及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剂肾病:AMI对照组无发生,肾功能不全组有3例发生(0%比5.45%,P〈0.05)。结论:合并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三支病变比例高,半剂量替罗非班联合PCI能有效再灌注心肌,降低住院心血管事件发生,未见明显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增加,但需警惕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术后应加强监测与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中,冠脉内注射比伐芦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罪犯冠脉血流恢复情况,以及术后30 d内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探索性临床研究,选择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拟行PPCI的急性STEMI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比伐芦定组(n=44)。经冠状动脉插入指引导丝或小直径球囊导管预扩张,使冠状动脉恢复前向血流≥TIMI 1级后,对照组不予冠脉内注射比伐芦定,正常进行PPCI常规操作;比伐芦定组经指引导管或微导管一次性冠脉内推注50%静脉负荷剂量的比伐芦定,此后按照PPCI常规正常操作。主要观察终点为PPCI术终靶血管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次要观察终点为患者30 d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包括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脑卒中)、支架内血栓及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定义的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靶血管PPCI术后,最终CT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 d内,MACCE事件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改善冠脉血流方面无显著作用;冠脉内应用比伐芦定对术后30 d的临床缺血及出血事件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女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合并多支病变(multivessel disease, MVD)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探究影响女性预后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 入选2005-2015年以STEMI合并MVD就诊于本院并且在症状发作24 h内成功完成直接PCI的患者1 033例, 其中女性196例。收集患者基线、PCI术资料, 随访采取集中电话和病例随访。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利用Cox回归模型筛选不同性别STEMI多支病变患者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与男性患者相比, 女性发病年龄显著较高, 而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支架植入史的比例显著较低, 其发病到行PCI术的时间显著延长, 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比例显著较高。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 女性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始终高于男性。影响女性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Killip心功能分级Ⅱ~Ⅳ级(HR=1.804, 95%CI 1.060~3.071,P<0.05);而狭窄程度超过50%的病变数(HR=1.808, 95%CI:1.123~2.912,P<0.01), 为男女共同的危险因素。结论与男性相比, STEMI合并MVD行直接PCI的女性患者, 救治延迟显著,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 心功能不全是影响女性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院内获得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心内科监护病房(CCU)明确诊断为院内获得性Tdp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收集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家族史等,治疗过程中应用的药物、生化、心电图变化,发生Tdp后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1例因服红霉素过量引起,3例冠心病并心绞痛,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12例为心功能不全.4例应用抗菌药物,5例应用胺碘酮,12例应用利尿剂.所有病例心电图示QT间期延长,低血钾10例,低血镁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补镁补钾,必要时电复律,9例给予临时起搏器提高心室率,10例仅药物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钾[(3.4±0.4) mmol/L vs.(4.7±0.3)mmol/L,P< 0.001]及血镁明显提高[(0.8±0.1)mmol/L vs.(1.1±0.1) mmol/L,P< 0.001],QT间期[(504.1±19.0)ms vs.(450.0±21.0)ms,P< 0.001]及按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明显缩短[(512.9±12.9)ms vs.(477.1±11.5)ms,P<0.001].临时起搏器组室速发作、电复律次数低于单纯药物组.18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 院内获得性Tdp是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重要原因,但及时发现可以治愈,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安装临时起搏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联合比伐卢定对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心肌功能、血凝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比较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42)和B组(n=38).两组患者均行PCI术,术前静脉给予注射用比伐卢定.A组于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B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后的心脏射血分数(EF值)、二尖瓣血流舒张与收缩期最大流速的比值(E/A)、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EF、E/A、Fg、D-D、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EF、E/A分别为(58.60±12.71)%、(0.95±0.41),高于B组的(52.93±10.80)%、(0.84±0.37),Fg、D-D、hs-CRP、IL-6分别为(3.64±0.81)g/L、(0.41±0.20)mg/L、(23.65±3.82)mg/L、(17.61±3.22)U/L,低于B组的(4.02±0.63)g/L、(0.81±0.42)mg/L、(31.61±4.40)mg/L、(26.00±2.7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托伐他汀比较,瑞舒伐他汀联合比伐卢定可更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功能及血凝状态,并使炎症因子得到有效抑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快速肾功能减退患者与非快速肾功能减退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入选2004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治疗患者382例,入院次数≥2次,入院间隔≥1年且资料完整.回顾性分析患者基线资料,并根据肾功能减退速度分为快速肾功能减退组(A组)和非快速肾功能减退组(B组),通过电话或调查问卷等方式随访,记录患者MACCE事件的发生率.将平均每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速度>3 mL/(min·1.73 m2)定义为快速肾功能减退.结果 快速肾功能减退患者占总人数的13.0%.A组较B组在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A组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卒中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均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参与了肾脏疾病的进展过程,另外肾功能减低又影响了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支架(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我院2005年至2014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病例,并因再发症状于我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333例,男性270例(81. 1%),女性63例(18. 9%)。根据支架内狭窄是否≥50%,分为再狭窄组及无再狭窄组。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手术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平均复查时间25. 04个月(中位数12个月),复查造影支架内再狭窄组132例及无再狭窄组组201例。再狭窄组年龄小于无再狭窄组组[(56. 08±10. 10) vs.(58. 40±10. 42)岁,t=-2. 032,P=0. 043];再狭窄组LDL-C高于无再狭窄组组[(3. 17±0. 81) vs.(2. 95±0. 82) mmol/L,t=2. 404,P=0. 017];应用球囊后扩张比例再狭窄组低于无再狭窄组组(13. 6%vs. 45. 3%,χ~2=36. 319,P0.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 962,95%CI:0. 934~0. 991,P=0. 010)、CK-MB(OR=0. 998,95%CI:0. 996~1. 000,P=0. 033)及使用球囊后扩张(OR=0. 139,95%CI:0. 068~0. 284,P0. 001)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糖尿病病史(OR=1. 902,95%CI:1. 036~3. 492,P0. 038)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行球囊后扩张术支架内再狭窄率较低,且明显降低支架内再狭窄风险。同时糖尿病病史显著增加支架内再狭窄危险。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受累大动脉炎误诊为肺栓塞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动脉炎(又称Takayasu动脉炎,高安动脉炎)是主要累及弹性动脉的特发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引起不同部位血管的狭窄或闭塞为主,少数患者也可呈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肺动脉受累的大动脉炎属少见病。肺栓塞是指血栓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病变的患者行直接PCI(pPCI)时后扩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连续入选2005年至2014年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的STEMI合并多支病变行pPCI并植入支架患者1081例,根据是否后扩张,分为后扩张组及未后扩组,其中后扩张组455例,未后扩组626例。比较两组即刻效果及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心肌梗死部位、冠脉病变特征(梗死相关血管、非梗死相关血管、冠脉狭窄≥70%病变数量)、围术期用药、心功能分级等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平均支架直径、残余狭窄≥30%、分叉支架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栓抽吸后扩张比例低于未后扩组。起病至pPCI时间长于未后扩组,重叠支架、支架数量、支架总长、预扩均多于未后扩组。两组术后即刻无复血流或慢血流,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IABP使用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再次急性心肌梗死,梗后心绞痛、梗死相关血管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心功能分级,出院前复查EF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后扩张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未后扩组。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多支病变患者直接PCI,安全可行,支架后扩张不增加即刻与住院期间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冠状动脉远端血管弹性对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开通后出现无复流或血流减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中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成功置入支架完成IVUS检查的CTO病变患者34例。支架置入后远端血流正常组26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Ⅱ级],血流减慢组8例(TIMI血流分级0级或Ⅰ级)。分析可能导致无复流的病变形态学特点。结果两组患者血管钙化、中膜血肿、导丝行走于内膜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流正常组的远端参考管腔面积[(4.09±1.71)mm2比(2.70±0.86)mm2,P=0.036]、远端血管收缩面积比[(15.96±3.95)%比(7.26±1.62)%,P=0.020]显著高于血流减慢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远端血管弹性差(OR 13.75,95%CI 1.946~97.178,P=0.009)是支架置入后远端无复流及血流受限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IVUS观察的CTO病变远端血管弹性是影响CTO病变开通后远端出现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