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冲击波对糖尿病大鼠股动脉血管黏附分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10周龄,体重220g—250g,随机分为3组(n=6):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冲击波治疗组(C组)。B组和C组通过高糖高脂饮食及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C组在模型建立成功后第1、2、3、4周时各接受1次冲击波治疗。治疗结束后,超声观察各组大鼠股动脉直径和多普勒血流变化,并取各组左侧股动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CAM-1、VCAM-1蛋白表达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ICAM-1 mRNA、VCAM-1 m RNA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大鼠ICAM-1、VCAM-1蛋白表达及ICAM-1 mRNA、VCAM-1 mRNA表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ICAM-1、VCAM-1蛋白表达及ICAM-1 m RNA、VCAM-1 mRNA表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C组大鼠股动脉直径及血流量明显减小(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股动脉直径及血流量增大(P<0.0...  相似文献   
4.
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既可抑制中枢前列腺素( PGs)的合成也可抑制末梢神经的PG合成,从而减弱手术创伤痛觉[1,2]。氟比洛芬酯(FA)是一种非选择性的环氧化酶(COX)抑制剂,由乳化脂质微球组成,对炎性组织具有高度的亲和力[3,4]。以往的研究表明,多模式止痛法联合FA给药可改善术后疼痛处理的质量,减弱细胞因子的释放,改善开腹结直肠术后疼痛和肠功能[5,6]。  相似文献   
5.
余倩  贺纯静 《贵州医药》2006,30(12):1110-1110
急性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系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理疗及针灸等,其合并糖尿病者预后较差。本研究对急性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至200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分别于术毕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组);术后6、12、24及48 h采集引流管内引流液2 mL,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前列腺素E2(PGE2)浓度,记录术后6、12、24及48 h静息状态和术后24 h、48 h持续被动运动时VAS疼痛评分,并各时间点的吗啡消耗量以及持续被动运动(CPM)角度.结果:术后6、12、24和48 h的IL-6、IL-8、PGE2浓度CFNB组低于PCI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被动运动VAS疼痛评分CFNB组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和48 h吗啡消耗量CFNB组低于PCI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M角度CFNB组大于PCI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FNB可以减轻TKA后膝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7.
8.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引起的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1],其治疗方法很多,如物理、针灸、神经阻滞、手术等治疗,恢复缓慢且疗效不佳[2]。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气压弹道式冲击波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糖尿病合并肩周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起病到确诊7d内的患者4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组(A组),常规治疗组(B组);另选择22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C组)。观察A、B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以及面部表情肌数量级量化评分;C组单次取血测定以上指标设为正常对照值。结果(1)治疗前A、B两组间MDA、RBC-I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高于C组(P<0.05)。两组治疗后MDA含量、RBC-IC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A组又明显低于B组(P<0.05)。(2)治疗前A、B组间RBC-C3bRR、S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B组均低于C组(P<0.05),治疗后两组RBC-C3bRR、SOD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组又明显高于B组。(3)治疗后两组面部表情肌数量级量化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A组分值改善情况优于B组(P<0.05)。结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人,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缩短痊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糖尿病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病程≤7 d)32例,年龄51~73岁,体重53~74 kg,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A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组(B组),每组16例。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A组静脉输注5%葡萄糖250 ml+胞二磷胆碱0.75 g+奥扎格雷250 ml,肌肉注射Vit B6 100 mg、Vit B120.5 mg,1次/d;B组以1%利多卡因10 ml含Vit B12 0.5 mg行患侧SGB,1次/d。疗程20 d,在治疗过程中痊愈的患者终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T1)、治疗后第1天(T2)、治疗后第5天(T3)、治疗后第10天(T4)和治疗后第20天(T5)清晨空腹取静脉血。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亚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清NO浓度及NOS活性。根据面部表情肌数量级量化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T1时面部表情肌数量级量化评分及血清MDA、NO浓度,SOD、NOS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相比,两组T4,5时面部表情肌数量级量化评分升高,T3-5时血清MDA浓度降低,NO浓度、SOD、NOS及cNOS活性升高,B组T2时SOD、cNOS活性升高(P〈0.05或0.01);与A组相比,B组T4,5时面部表情肌数量级量化评分升高,T3-5)时血清MDA浓度降低,NO浓度、SOD及NOS活性升高,T2-5时cNOS活性升高(P〈0.05或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通过提高糖尿病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血清cNOS的活性,提高NO水平,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